“学区房”终于进入了高层之视野。
所谓“学区房”,在房产市场已经红了不少年。
它与另一个“网红”有着脱不开的“血缘”关系。
那是一个口号,很吃香,很有“号召力”(其实是蛊惑力),即所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就要住“学区房”,进校外辅导班。现实为家长编织起一个“输出”血汗钱的大网。
于是,只要是沾上“学区房”的一缕阳光,哪怕面积小,房型差,又破又旧也没事,都可以坐地起价,赚个盆满钵满。
“学区房”成了房产市场的病态,也反映了教育之病态。
高层重视了,治病的条件成熟了。
其实,“学区房”的问题,症结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
教育资源,有“硬件”,有“软件”。差异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
人们当然很注重“硬件”,然而,更注重的,也更不易改变的却是“软件”。
这里说的“软件”,主要是教师的资质和水平。
严格地说,“学区房”是个伪命题。为什么?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学区,哪一幢民宅不是“学区房”?
当然,我也知道,社会上当前所谓的“学区房”,所对应的学校,一般是指那些“重点”学校,或者在某一地区中,毕业生日后升入名校机会较多的“准重点”、“次重点”学校,甚或是房产中介精心吹嘘出来的所谓“优质”学校。
说穿了,无非是一,升学率高,尤其是入名校率高;二,高职称教师众多,包括往往是拥有一位声望较高的校长之类。
应当承认,教育资源“软件”的不均衡永远是绝对的。不可能将所有学校的校长与教师的资质与水平,像泥巴一样揉个团,再平均分配给一所所中小学。
但是,教育资源的“软件”,争取实现相对平衡,这个目标通过努力应该是可望达到的。
一旦实现了这一种相对平衡,那么,现在这么吃香的“学区房”,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环境与基础,换言之,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了。
彻底打垮“学区房”,这应当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长远目标!
问题来了,怎么实现这个长远目标?
答曰:最具体的,最关键的,是必须依靠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一项长久的永远的战略任务。
在此必须强调,需要正确理解上文提及的教师资质与水平。它绝对不是只从专业角度提出的一个问题,优秀教师不能只重业务!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古人在“授业”之外,尚且重视“传道”与“解惑”!教师自身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身体力行,方能以德育人,以身教与言教去培育下一代,把文化科学的金钥匙交到学生的手中。
回到打垮“学区房”的话题。
为了尽快实现教学资源的相对均衡,有必要采取一些可行的举措,尤其是要从师资力量的角度,去研究制定一些方案、办法。
目前的现状,往往是好学校里优秀教师众多,而一般学校里优秀教师稀缺。
历史原因导致的既成事实,客观上划出了一条“学区房”与非“学区房”的鸿沟。
要打垮“学区房”,就要填平这条鸿沟。绝对化是做不到的,相对而言吧。
那么,针对师资力量很不均衡的客观现状,目前,要改变这张师资分布图,怎么办,怎么做?
补充优秀教师,一下子大力充实一般学校的教师队伍?这是不现实的,根本做不到。
唯一的出路,是让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源就地流动起来!
怎么流动?
重点是让所谓“学区房”学校的教师先定额有计划地向外流动,去向是本市本区本县的一般学校。并且,要从高职称教师做起。
政策上,可以规定,定向流出的教师原编制不动,待遇不变,去了后具体职务由所去学校考虑,流出年限定期,到期后回原校工作,并可获一定奖励。
这个政策,不仅可调动被流动教师的积极性,而且可形成定期轮换的制度,保证了教师资源的长期流动性,可带动一般学校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则可就近入学,放弃热衷于挤入“学区房”学校的盲目选择,最终逐渐达到地区教育事业相对的均衡发展。
相应地,一般学校的优秀教师,可定额定期向“学区房”学校流动,享有与“学区房”学校的流出教师基本相同的政策和待遇。
这些教师“升级”任教,利于自身的进步,也可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扬其所长,与新同事互补互学,并在新同事的指导下工作,以确保这些“学区房”学校不降低原有的教育教学质量。
如此双向流动,一般学校也有了优秀高级教师,甚至特级教师;重点学校也有了更多的新鲜血液,活力倍增。
一潭死水变为一股清流。
长期坚持,相得益彰。教育资源上的差距逐步缩小,日趋相对均衡。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多方获益。
若干年后,“学区房”还有生存之地吗?
家长还会高价寻觅“学区房”吗?
打垮“学区房”,就不再是纸面上的一句话。
中国中小学的新纪元就将迎面走过来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