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21年度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的一番话,在全球媒体的镜头面前,他指出,美国正犯下一个典型的错误:即对自己无限实力充满信心,给自己制造无法应对的问题,就像曾经的苏联那样。
普京这番话的深层次含义,就是戎评之前提到过的国家扩张极限的概念。从外部因素来看,历史上所有强大国家的崩溃,都是源自于国家扩张超出其国力支撑范畴,进而导致系统性危机的爆发。
“防止国家扩张超出国家实力极限,深刻且准确的认识到本国扩张边界”看似通俗易懂,但实际上却是国际政治学和国家战略学久攻不下的话题。
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世界近代史序幕以来,先后有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沙俄、日本、苏联等九个国家,从地缘意义上的全球性大国王座跌落谷底,如今继英国之后,第二个建立起全球性霸权的美国也大有步之后尘的迹象。
由此可见,界定国家扩张极限和边界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深到后来的苏联与美国即便在有这么多前车之鉴的情况下,也难免重蹈覆辙。
所以,探讨这个问题,有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国际形势的基本发展规律,以及令西方顶级战略学家忌惮如斯的中国战略智慧。
为什么国家扩张的边界难以界定?原因比较负复杂,因为国家扩张的边界取决于国家实力,但衡量国家实力不是一个单纯的静态值或静态表现力,而是需要把他融入世界大环境的变化曲线去看待。
影响这个变化曲线的条件有很多,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他国家的实力增长、技术扩散程度、竞争对手的利益诉求变化、地缘权力结构的重组。
我们一个一个来谈。
他国实力增长:对于建立起全球性霸权的国家而言,霸权的稳固在于本国实力增长的速度是否能超过其他国家实力增长的速度,英国为什么能建立起长达两百年的霸权?
那是因为英国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对其他仍处于农业文明的国家形成了降维打击优势,这使得英国国力增长速度远超其他国家。如果说其他国家国力力增长单位是个数级的话,那英国国力增长单位则是几何级。从理论上来讲,只要一直维持这个优势那英国就能一直维持霸权。
也就是说,拥有降维打击优势的国家其扩张边界是无穷大的。
再来看看美国,单纯以各项数据来衡量,美国的实力增长可谓是非常惊艳,在20万亿美元GDP基础上维持年均2%的增长率、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赚钱的公司等等。
但我们为何总在说美国衰落了呢?
因为静态数值只是衡量国家实力的底层基础,真正具备参考价值的是该国为追求既定战略目标时,其国力在动态释放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效率,以及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
毫无疑问,从2010年后开始,美国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效率和实现程度都大不如前了。
比如三十年前的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两次均以摧古拉朽之势打进巴格达,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阻止伊拉克实力南下中东富油区和欧元进军原油市场的目标。
而十一年前的拉开大中东计划的叙利亚战争却一败涂地!
从根本原因来说,美国的失败是因为技术扩散程度的广泛性,使得美国没法像英国那样建立起长久的降维打击优势,于是他国国力尤其是中国国力的快速增长在理论上遏制了美国国家力量的发挥;从直接原因来说,则是中国利益诉求的变化导致其必须依托快速增长的实力遏制美国力量的发挥,进而让美国国家扩张的边界急剧缩水。
可能大家觉得有点拗口或者烧脑,但没关系,继续往下看就能明白了!
技术扩散程度:生产力大小与否决定国家静态实力的宽度,技术先进与否则决定国家静态实力的高度。地理学讲,纵向空间一定比横向空间大,所以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地步时必须依托先进的技术去寻找纵向上的增量空间,否则就会落入横向上的存量陷阱。
而技术伴随着不断加深的全球交流逐渐呈现出扩散性质。英国之所以能拥有这么长时间的降维打击优势,原因在于他所主导的工业革命是弱扩散性。
不论是蒸汽工业革命还是电气工业革命,两者产品所涉及到的工业体系,都是属于那种需要政府长时间、大资金投入的重资产,即重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只有这类重资产在具备一定规模后,才能通过对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来提升国力的增长。
显而易见,这种体现为重资金、重基建、重工业的重资产,即便是放在全球化深入多年且局势相对稳定的今天,都难以进行大范围的国际扩散,更何况是在列强征伐不断的殖民时代?
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弱扩散性,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其他国家与英国竞争的门槛,还延迟了欧美国家与英国同维度竞争的时间,这是英国能统治世界长达两百年的根本原因!
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产品属于建立前两次工业革命基础上的轻资产,再加上制造业终端成品零部件愈发精细化,单一国家支撑不起如此庞大且苛杂的供应链,需要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全球产业体系分工中来。所以,第三次工业革命具有技术强扩散性。
这种强扩散性的特征给霸权国带来了三点不利影响:
第一、ICT产业革命的强技术扩散性让全球化以空间的速度深化,这使得美国需要维护的利益边界远远超出实力所能支撑的国家扩张的边界。
第二、ICT产业革命的强技术扩散性让美国盟友如欧洲、日本等国的经济实现快速复兴,后两者得益于国家实力的增长积极调整利益诉求,并与美国的利益发生了直接冲突。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ICT产业各的强技术扩散性让美国最强劲的对手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与美国进入同纬度竞争,并依托完善的工业体系、庞大的人口规模与先进技术进行结合,导致美国国家的扩张边界急剧缩水。
比如5G技术和工业互联网的普及,让美国在ICT高端市场份额变小,影响国家实力,而国家实力的受损必然会让美国扩张极限的阈值降低。在其扩张节奏不变的情况下,扩张极限阈值降低的结果必然是国家扩张超出其国力支撑范畴,进而导致系统性危机的爆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开了一家店,收入足够我住豪宅、开豪车、吃豪餐,突然有一天你在这条街附近开了一家店,我的收入很大部分被你的店铺分流了,但我依然维持骄奢淫逸的生活习惯。
结果会是什么?家庭破产,店铺倒闭!这就是美国面临的现状。
竞争对手利益诉求的变化:竞争对手会根据自身国力的变化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当这种利益诉求与霸权国扩张方向迎面相撞后,该国势必会做出相关反应,而这种反应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霸权国扩张极限的阈值。
以我国为例,90年代以前,我国主要目标是确保边界安全,也就是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因而我国对美国在全球扩张基本上没有意见。不论是在中东或者是印度洋,甚至是南海,我们采取的都是比较隐忍的政策。
中国知名地缘战略学家张文木先生指出,任何国家都有两条边界线,一是边界安全,指国家领土主权安全;一是安全边界,指利益边界线。
到二十一世纪初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工业产能的提升和国际市场的扩大,承载进出口贸易和能源的海上运输线,也成为了我国国家利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这时,我们的利益诉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国家安全开始融入域外相关利益区安全,也就是安全边界。
在这个概念下,南海、东南亚、印度洋、阿拉伯海、中东,以及非洲部分地区的局势,都会对我们的利益乃至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均属于事关中国安全边界的利益诉求区。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国家实力必须通过外溢来维护安全边界内的稳定。
然而,美国的国家扩张方向是,一方面通过不断挑拨地区矛盾,发挥域外影响力,用离岸平衡的战略权术实施全球地缘称霸;另一方面则是用资本逐利避险的天性不断制造地区动荡局势,配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发展红利进行周期性收割。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我们的利益诉求和美国的扩张方向迎面相撞了。
于是,双方就开始不断博弈,从南海到东南亚,从中东到中亚,从经济贸易到产业科技。
而在这一系列博弈的过程中,由于博弈双方处于同一纬度下,霸权国的扩张遭到了空前的阻碍和挫折,比如南海仲裁案后,东南亚地缘风向集体向中国倾斜;比如经贸战的失利导致美国收割全球经济红利的阴谋失败;比如为确保中东富油区存在一定制衡美国的力量,稳定能源安全,兔熊背靠背又在伊朗和叙利亚将美国一统中东的计划打到流产。
这说明什么?
中国实力因利益诉求的外溢在阻止霸权行径的过程中不断打败美国,导致其扩张极限的阈值成倍降低,利益边界严重缩水,相应的美国国力在动态释放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效率和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出现大幅度下降。只要华盛顿的称霸政策不改变,那么美国就得永远在超出自身实力的情况下持续作战,直至步入苏联的后尘。
俄罗斯则是一个反面例子,苏联解体后,由于和美国有着共同利益边界追求,即全球性霸权的竞争对手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仅求一定战略生存空间的俄罗斯,因此彼时美国扩张极限的阈值很高,扩张边界的范围也很大,所以才有了后来一系列肆无忌惮的战争。
地缘权力结构的重组:任何大国的扩张行径,必然伴随着地缘扩张,而地缘扩张的关键离不开其权力的结构性变化。
我们总在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全球化领衔者的角度看,是500年未有之大变局。这里很多人肯定有一个疑惑,东西方分流明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距今也不到300年的历史,怎么就西方领导世界500年了?
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16世纪西欧国家开创的大航海时代和血腥殖民时代,使得地缘权力结构重心从陆权转向海权。
这种转变使得奉行海权强国的国家实力增长速度远超陆权强国。
一个关键点在于,幅员辽阔的陆权强国尽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但在利用这些资源时他们还要承担起压力山大的治理责任;而充满维京海盗基因的海权国家,只是一昧的掠夺资源而没有进行任何的治理工作,国家支出成本与回报相比几乎为零。
因此,过去五百年时间里,西方国家积累财富发展国家实力的速度,远超东方国家,这是造成东西方大分流的根本原因。
海权结构的出现,对地缘最大的影响便是大国扩张成本降低,扩张极限阈值大幅度提高。你想想,以前古代大国搞地缘扩张,要劳师动众的出兵征伐,占领土地,建立新的行政体系,驯化居民,这无疑会让该国付出巨大的扩张成本和治理成本。
而殖民时代搞扩张,派几艘战舰在重要航道上一摆,或者到主要沿海国外海来几次炮舰外交,就能让他们屈服,然后低成本掠夺资源或倾销。
从收益层面来讲,扩张成本越大,国家扩张极限的阈值越低,边界范围越小;扩张成本越小,国家扩张极限的阈值也就越高,边界范围越大。因为一旦出现意外,扩张成本小的国家将有更大的国力去应付新的对手,这就好比一战和二战,欧洲国家玩了命的扩张,海军战舰上千艘的造,结果还不是被殖民地没有几处的美国人捡便宜了?
现如今,随着中国的复兴,世界地缘权力结构冲海权中心化发展为海陆二元化,最终会随着高铁网络的普及重新回归陆权。届时奉行地缘扩张的强国搞霸权就不止是占几条重要航道、搞点舰炮外交、策划动荡那么简单了,那得付出惊人的成本到内陆各个重要节点去搞破坏。
如此一来,其扩张极限的阈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本的投入不断降低,直至主动收手或被动崩塌。
以上就是影响世界大环境变化曲线的四点因素,这里面每一点因素在不同时间段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对国家扩张的极限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要想界定国家扩张的边界在何处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它需要大国们在细致入微的信息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感知。
这一点美国根本做不到!
因为以上四点任意一点的变化都足以引起老大国的衰落,或是新大国的崛起,比如德国利益诉求的变化最终导致美国的崛起和欧洲的衰落,再比如美国掀起的强技术扩散最终导致苏联的灭亡和中国的复兴。
而美国面临的情况则是四点影响国家扩张极限的曲线,同时发生着深刻的难以逆转的改变。
以5G、人工智能为新表现形式的强技术扩散不断拉近中美国力水平,后者不再具备降维打击优势;国际战略力量重组使得欧洲在内的国家的利益诉求,均与美国的扩张方向发生强烈的对撞;世界地缘权力结构的海陆二元化的重组以及回归陆权的终极目标,让美军在维护霸权的时候愈发吃力。
所以,无法认清本国扩张边界,国家扩张长期超出其国力支撑范畴的美国,步入苏联后尘是迟早的事情。
李光满冰点时评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和世界。
110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