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微博的一则标题把笔者震惊坏了:《青年面对“内卷”,可以学学毛泽东思想》……
说的是张维为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第101期节目中让青年人“学习毛泽东”。
难道是张维为先生“改姓”了,要抢“网络左青”的饭碗?
点进去一看,好家伙!(请允许笔者直呼“好家伙”)张维为还是那个张维为,但他口中的“毛泽东”却未必是那个历史上的“毛泽东”。
前面一大段,张维为摆了一下1949年以前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这段史实似乎也产生不了太大争议,当然,张维为的主要目的是要拿这一段讲述,把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诠释成“实事求是”和“摸论”。当然,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当节目现场有人向张维为问起“您怎么看待青年人的‘内卷现象’?”时,张维为作了如下回答:
毛主席的游击战、运动战军事思想竟然能被张大师拿来解释青年人如何避免“内卷”,不给不给一个大写的“服”。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一再解释过,目前年轻人的“躺平”主要是不愿意再跟着资本指挥棒、喝“奋斗者鸡汤”、去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的消极抵抗,并不是真的不工作、不干活了。
张维为这是在教青年人“躺平”吗?显然不是,他的上下文还一直在教导青年人要“奋斗”呢。
张维为的给青年人“内卷”开出的药方就是,买不起北上广的房子,就去买偏远的房子,买其他城市的房子,这就是张维为理解的毛泽东思想“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然而,张维为的这副“药方”却显得幼稚而可笑。
为了避免“内卷”,不买北上广的房子主要有两种操作:
一是直接“逃离”北上广。对于先“逃”的人而言,这不失为一条出路;然而,大多数青年人都选择逃离的话,情况又不一样了。
二线省会城市前几年开始抢人大战之后,房价纷纷暴涨;青年人在一线城市工作,月薪两万以上是比较理想的了,买不起一线边缘区域五万以上单价的房子;青年人跑到二线城市,能找到月薪一万的工作就不错了,可房价也涨到了两三万,同样是买不起;以此类推,三线、四线也会面临这个问题。
反过头来,资本主要集中的一线城市,然后慢慢再向二三四线城市摊薄,而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工作岗位也就控制在资本手中,主要的工作机会也就优先往一线城市集中,然后才是二线、三线……青年人想“逃离”北上广,那也得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满意的工作才行。显然,对于大多数北漂、深漂、沪漂,逃离是求而不得的事。
另外一种操作就是当“候鸟”。成都市中心的房子单价才两万的时候,天府新区的房价已经涨到了四万,跟中介一打听,相当一部分购买人群就是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的人,入住率低的可怜。他们有些要么就是四川省内出去的,要么是被赵雷的《成都》吸引过来的,买不起北京、上海、深圳差一点地段的房子,还买不起成都最贵的房子吗?他们以为在一线城市混到“财务自由”了,将来可以到成都找份工作“安逸”地生活。殊不知,这样的操作可害苦了成都本地的“打工人”,低廉的工资面对高企的房价,北漂们已经面临的困境正在困扰成都的青年人。而很多二三线城市也正在遭遇与成都类似的境况。
对于已经面临结婚生子压力的“候鸟”们,这样的模式意味着他们要在北上广深打拼,而北上广深根本解决不了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们的子女、父母不得不在他们买了房子的二三线与他们分居。三亿农民工面临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问题,又降临在这群上过大学的年轻一代“候鸟”身上,这不也照样是“内卷”吗?
张维为的“药方”显然希望塑造这样的新青年:生活上的“佛系”,工作上的“战斗系”,这真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那么,面对“内卷”,毛主席究竟会怎样教导青年人呢?以前的文章说了很多,这里针对张维为的“药方”,只说两条: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今天我们大踏步的撤退,是为了明天我们大踏步的前进”。(《南征北战》台词)
青年人可以选择不去跟着资本鼓吹的“消费主义”指挥棒追求高消费、不去为资本奋斗,是为撤退;但撤退不是目的,仅仅是手段,我们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改变整个阶级的命运而前进,把人生的主要精力放到改造社会的壮丽事业中。
笔者想,这才是毛主席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期望。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