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起惨烈火灾的受害者,林生斌最初出场时,只是一个悲情人物,就像许许多多事故和案件的遇难者家属一样,这些悲情会被媒体发掘,用于新闻特稿,然后随着事件的结案,主人公也就很快淡出公众视野。
一个新闻事件中的悲情角色,是如何转化为了深情人设,也是出自当事人的选择。林生斌在事件之后的几年间,一直在用相当水准的文笔公开表达悲伤和怀念,才逐渐形成和固化了所谓的深情人设。
当然,一个人经历这样大的变故,悲伤和怀念肯定会持续很长时间,但这是个人的事情,他可以选择独自来消化,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通常不会把这些悲情不断地向公共平台诉说,即便拥有这样的平台,也不会。
就好比明星艺人经历痛失亲人的变故之后,可能会有一篇悼文,然后在公开的自媒体平台,就不会专注在这件事上了。这不意味着他私下里不会继续思念伤感,而是这个事情跟大众无关了,面对粉丝明星该干嘛还得干嘛,该路演路演,该扮笑扮笑,这是他们的正经工作和正常的公共形象。谁也不能靠一个偶然事变带来的人设活着,除非没有其他的噱头了,他只能靠这个活着,甚至发财。
林生斌之前就经营服装,事变之后业务暂停,两年前以“潼臻一生”品牌再度重启,重启之后的生意因为关联到其“深情人设”而大涨,近期又搭上了直播卖货的快车,亲自下场进行推广……回头看来,无论是事前的设计,还是自然的演变,都可视为其“深情人设”的成功变现。
关注者方面其实也有很大的助力。林生斌跟其他灾难受害人有什么不同呢?大家都记得,因其在维权时表现出来的文明、理性、尊重法律,被大家视为“体面人”和“完美受害者”,之后粉丝量不断暴涨。
然而在这些广泛的支持背后,是蕴含着隐性条件的。首先他们住在价值几千万的豪宅,属于富人,外人设想他不会为封口费而轻易与责任方妥协。曾经的家庭看上去十分幸福美满,包括男主角在内的一家人也都具备不错的外形观感,属于电视剧上才能见到的偶像家庭……最后轻轻贴上男主角深情、专一、念念不忘的人设,粉丝的心碎了。
应该说这些隐性条件缺一不可,否则粉丝不会忠诚地追这么久。设想一个深情的男主角但是一贫如洗,设想一个惨案的遗属是一个蓬头散发的中年人,这形形色色的新闻角色都曾被短期关注过、同情过,但都会被很快遗忘的。能够支持长期追下去的,绝不是靠惨,而是靠喜欢。
从林生斌的粉丝构成上也能看出端倪,大约80%都是女性粉丝,包括其童装品牌的买单者,也都是女性为主。他所塑造的不仅仅是深情人设,还是完美男人的画像:年轻、多金、帅气、专情……这是女性粉丝最吃的人设。
所以当初粉的有多用心,今天翻车就有多愤恨。如今由于他宣布娶妻生子而在网上大举讨伐的主力,恰恰就是同一批人,那些感觉受骗的女粉丝。恨到有人不惜捕风捉影,开始倒翻4年来的每一个细节,发掘出“镇魂井、镇压纹身、拜佛超度、跑路澳洲、与女伴出游、与保姆私通”等大量谣诼……这就是欺骗女人的典型后果。
今天请大家都反思一下,林生斌可能没有你们当初设想的那么好,也可能没有你们今天设想的那么坏。如果他没有被你们持续关注,可能早就走出公众视野,四年之久,有没有重新结婚生子,谁会关注,谁会知道呢?
一方面是他塑造了人设,弄得好像准备一辈子守寡,另一方面粉丝也相信了人设,认为他就应该一辈子守寡。忽然间,真相打破了假象,大家受不了了。
当初不要过度美化,事后也不要过度牵挂。在新闻事件中,我们都要理性吃瓜,多关注与公共价值相关的部分,少关注一些个体感情,乃至八卦的部分。当初,声援林生斌维权的网友并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很多人都在力主追究物业、开发商方面的消防管理责任,这是为了我们千家万户的安全而呼吁。但事件结束之后,男粉丝轻轻划走了这一页,而女粉丝留了下来,继续关心着完美男子的一举一动,这就是造成今天所谓“人设翻车”的源头,这个事件跟当初那一起火灾事件已经没有关系了。
当初我们站在公共利益角度支持林生斌维权是没有错的,仅仅因为他是个受害者和维权者,而不是什么人设。今天他的人设翻车,也不意味着物业、开发商可以翻案了,当初消防系统维保不力几乎瘫痪的情况,是早已定论的。今后不管有没有完美受害人,我们还要站在弱势维权者一边,站在公共利益一边,这个原则不会翻车。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