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对高教事业比较关心,关心此事的年限少说也有二十年了。自己在基层政府工作有三十多年的了,由于长期接住农村干部与农民,他们为子女中考高考断不住征求自己的意见,故而也就有业余关注起了国内的高教事业了。当然,每年义务为农民高考子女填报志愿也成了惯例。
今晚,上网浏览发现了一则旧闻。旧闻的内容是去年教育部发起的为西部高校招募退休教师计划(银龄老师即65岁以上至70岁副高职以上教师)。
首先,俺十分赞成教育部的这项银龄老师招聘计划。赞成的理由是这是解决西部高校教师短缺,尤其是副高职以上教师短缺现实问题的立竿见影之策。也是高校老教师发挥余热,老有所乐又能增加收入的双赢之举,然从中也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一点悲哀。
从积极的方面看,这些老教授,尤其是76所教育直属高校的老教授。这些老教授,只要身体条件允许的话,一般退休后不缺乏发挥余热的场所。一般,在原服务院校都能找到相应的余热场所,起码每年搞几场专题讲座还是没问题的。那么教育部为何还发起这样的计划呢?解释的唯一理由就是西部高校缺乏高质量的教师。不过,这在当下好像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一方面发达地区高校,从中西部地区高校挖高质量教授,一方面教育部又不得不号召银龄教授志愿西部高教,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经济的角度讲,高校教师追求个人效益最大化好像也没有什么过错,如此以来各类引智计划的出炉也就是必然了。由此推而广之,国内高级知识分子外流也就好像顺理成章了。但从知识分子的良心而言,原来服务高校对他们多年的帮助与支持这个角度看,好像高知分子为了银子而被破出走也就不应该那么理直气壮了。当然从教育部批准的西部银龄计划试点高校看,也有可能是这些高校新开或开的不久的专业故而才缺乏高知的。但无论如何,俺都感觉有那么一点悲哀的成分。
相反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一二线城市小学招聘博士教师这个角度观察,也或许能感受到那么点酸酸的味道。当真那些城市小学教师就需要那么高的学历吗?是否存在学历浪费或学历高配的之嫌。都是国家财政供养,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诱惑啊!
从消极的角度看,为了振兴西部高校,不得不讨饶本该安度晚年的高级知识分子,从这点看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那样那样的问题。尽管这些银龄教师是自愿的,那么作为银龄教师的子弟或高足们不感到汗颜吗?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这是人类起码的天理。那些银龄教师的博士生或硕士生们,看到教育部的银龄计划,内心没有一丝丝自责吗?假如换做是我,俺就是停职一年或两年也要替师傅师母们去支教。否则,他们怎样对后人去讲这段历史啊!
教育部的银龄计划,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怎么想都有那么一点点悲壮!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