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这种喜欢发明历史的臭毛病,以后就拍点虚构类作品就好了,喜欢编不是毛病,但千万别碰历史题材了,尤其是主旋律作品,那些伟人、英雄、烈士们,不是给他来编故事玩的。
管虎近年来参与创作了三部作品:《八佰》《金刚川》(导演之一)《革命者》(监制)。但引发争议更多的,则是管虎诸多场外因素,比如《八佰》拍摄时用知名“长腿将军”孙元良后人来炒作:
比如刚拍完了抗美援朝主题的作品,然后带着美军海军军帽接受采访。作为一个历史题材电影的导演、编剧(《金刚川》的故事就是他原创的),肯定了解了相当多的背景知识,你很难说他不是故意的。管虎海军帽事件堪比当年赵薇穿着日本军旗走秀,非常之恶劣。
更有爆料显示,剧组在电影拍摄期间向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献花圈,唯独管虎双手背在后面像纪念碑鞠躬。
管虎的父亲管宗祥在1942年就加入了八路军,跟鬼子真刀真枪的干过;解放战争期间任三野文艺宣传大队副队长,参加过淮海战役,搞不好还真的参与过围剿追击孙元良的战斗。不知管老爷子看到自己不肖子孙对当年牺牲的战友们这种态度,会作何感想?这就证明,即便是又红又专的老革命,在教育子女方面也不一定很靠谱。
不过本文的重点不是在说这些“场外信息”,而是要分析管虎的艺术创作风格。管虎如果能把主旋律拍成《能文能武李延年》这样,他就算戏外认美国人做爷爷我们也会就事论事——批判他的行为、认可他的作品。但是,管虎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他的作品也拍的一样不行。
管虎被人诟病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发明历史”。我发现这不止他一个人的毛病,好多文艺创作者都觉得自己很聪明——真是发生的历史,不精彩;我编剧的故事,精彩!
譬如《八佰》中,上海市民冷漠、麻木,对抗战漠不关心,直到看到八百壮士英勇作战,才激发了民族意识。事实上,918之后上海市民就捐钱捐物、写歌写文、踊跃抗日,至少比国党上层积极一万倍。毕竟上海是全国工业化最早的城市,也是被帝国主义侵略最深入的一个城市,这里的市民阶层建立起普遍的家国情怀与救亡意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上海一直都是全国支援抗战最坚实的大后方。
这就是根深蒂固的精英主义思想作祟,八佰的主创表达创作精神——“故事写的不是从人到英雄,是从畜生到人”——这话就说得很恶心了。彼时踊跃参军痛击日寇的中国军人,就算他们穷、苦、没文化;但是跟那些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官僚比一比,跟那些不抵抗投降路线的国党高层比一比,跟那些把买战斗机的外汇储备和捐款炒期货的太太比一比,到底是谁更像畜生?他们,从来都是人,是一个大写的人;只是有些人把他们当“畜生”。至于是谁把他们当畜生,曾经是国民党反动派高层,现在就是你们这帮高高在上的文艺工作者。
在譬如《金刚川》中,非要加入一个美军飞行员的“敌方视角”,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虚构的,这里网上相关的文章很多,我就不展开分析了。
等到了《革命者》中,这个毛病已经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
发明历史1:电影开头就是张学良在上海邂逅李大钊的剧情。小六子看俄国人当街杀人,路见不平一声吼、冲冠一怒为报童,直接举起枪来要打俄国人。
我就想笑,小六子要有这骨气,会一枪不放丢了东北?不抵抗政策蒋光头占首锅,他张学良怎么也得次锅吧?二十年代的张学良还是个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公子哥,结果在电影里演成了一个敢爱敢恨的革命青年。彭昱畅的扮相也简直了,满眼都写着纯真。更离谱的是张学良被李大钊的高尚情操所感召,成为了他的小迷弟,还参加了一次反对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你咋不让他直接入党呢?
没有任何史料证明,李大钊跟张学良有过交集,也没有任何史料证明,张学良如《革命者》中展示的试图救李大钊一命。大钊先生被捕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张贻惠、北京大学校长余文灿去找张少帅求情,结果小六子避而不见。
张学良有关李大钊唯一的表态,只见于在北京晨报上回复北京市民(其实就是各路士绅和请来的托)关于当下政策的热议,他说:“你说应该从速宣布李大钊勾引赤俄扰乱中国的证据,定为叛国罪,处以死刑。这件事,军警当局此时正在分别审讯,自当等候依法办理”。
发明历史2:李大钊先生拜会孙中山先生,门口被蒋介石拦下来了。蒋光头还很嚣张,说我不想让你见总理,我不认同你们的主义。
拜托,那时候他蒋光头何德何能,当时中山先生最倚重的怎么也是廖仲恺、汪精卫他们吧,你把汪大汉奸安排在门口也更合理一些啊。而且蒋介石他是个门卫?侍卫长?大总管?他凭什么能挡孙先生的客人啊?这个剧情安排的莫名其妙,不知是从什么三流宫斗剧里抄过来的恶俗桥段?
须知,蒋光头在孙中山在世的期间从未在国民党系统内获得重用,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武人去负责军队,更不可能当成接班人去培养。蒋介石彼时既不是常务委员会委员,同样不是国民政府委员,也不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甚至连候补委员也不是),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在国民党内的地位都比蒋介石高得多。蒋介石是通过军队、黑帮、买办的势力在上海“篡党”之后才逐渐有了地位,但从此国民党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总而言之,蒋介石堵门拦住李大钊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在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更离谱的是他们还打了个赌,安排这个剧情是要体现大钊先生的童心童趣吗?
发明历史3:大钊先生被监禁后,有一位叫“庆子”的地下党党员参与营救,结果被大钊先生拒绝了。
这位“庆子”在北洋军阀警察局内部做到了不低的位置,对大钊先生声称自己“是组织上派来的”……拜托哎,地下党什么时候才有的有点历史常识好不好,去查查中央特科啥时候成立的?27年之前一直国共合作蜜月期,那个时候就有可以在监狱营救要犯的成熟地下组织了,你在逗我吧?更不要说庆子这个小乞丐,怎么就去德国留学了一番,还打进敌人内部了?为了安排剧情过于刻意的金手指了。
更离谱的是后面,李大钊拒绝了庆子的营救,理由是:大革命失败了,国共合作破裂了,如果流的血不够多,就再加上我一个。
首先,共产党员从不是殉道者,我们不怕牺牲,但从不鼓励无谓的牺牲。能走不走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李大钊先生身上,他如果获救,可以组织多少工作,可以挽救多少革命运动的损失,这一点他自己不会不清楚。而用“自己牺牲换来国人觉醒”这种理由,李大钊又不是戊戌变法的谭嗣同,更不是写《猛回头》的陈天华,唯物主义者不会指望感动和顿悟来救中国。
所以这种情节的安排,就是对大钊先生的思想完全不了解,是对他境界的矮化,大家不会觉得他是个英勇无畏自甘牺牲的人,而是一个有圣母病的莽夫。
真实的历史中,北平工人们计划过劫囚车、劫法场去解救大钊先生,但是因为敌我实力差距太大。敌人在法场周围调来了全副武装的两个营,没有热兵器的北平工人不可能营救成功,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大钊先生亲自拒绝了这个营救计划——那是因为他知道这已经是死地了,强行的营救计划只会搭进去更多的革命力量。
所以你老老实实按照历史拍不行吗?强行安排一个地下党,又把李大钊“圣母化”,非要过一把拍谍战片的瘾?
其次,电影中李大钊的台词又是一个严重的历史错误。李大钊先生牺牲于4月28日,这时距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仅仅过去两周。在当时,所有人的认知里是蒋介石纠结上海买办和青帮屠杀革命者,但是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还远没有与我党分裂,陈独秀犯下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也是这个时候对汪精卫抱有幻想,希望以国共合作的大局为重,未能对蒋介石进行果断还击。直到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这时国共合作才算正式破裂。
所以李大钊先生在这里说出“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无异于“八年抗战开始了”这种不可原谅的历史性错误。
李大钊先生这么伟大的革命先辈,一生那么多波澜壮阔的事例可以谈,那么多济世救民高屋建瓴的思想可以讲,老老实实把真实历史所发生的拍摄出来就行了呗?非要发明一堆不着调的历史,显得你能耐了?
剩下发明的历史我就不说了,比如白客这一形象,莫名其妙,感觉就是为了在电影里露个脸。
主要因为同档期的《1921》太烂了,烂出了新高度、烂出了新境界,所以衬托之下《革命者》竟然也显得眉清目秀了一些。但是《革命者》也是烂片,只不过烂得隐蔽,烂得狡猾。所以我今天必须要写这篇文章,不能让大家被管虎的“虚无主义史观”和“发明历史路线”带跑偏了。
除了剧情的还原,角色的还原也很重要。我们来看佟丽娅饰演的李大钊夫人赵纫兰这一形象:
历史上赵纫兰比李大钊大五岁,在农村里把五个孩子拉扯大,看佟丽娅这扮相,脸还要美白一番,可有一点劳动妇女的样子?
再看看陈独秀,大名鼎鼎的“南陈北李”像一个怪蜀黍。
满眼都是纯真的张学良就不用说了,上面有彭昱畅的扮相。我给大家放一张历史上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张少帅真实形象(你们都知道张学良那张帅照,但我想说黑白照片的角度真的很重要):
最最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青年毛泽东让李易峰来演。他李易峰演的了毛主席吗?他没这个能力知道吗?整部戏就是靠瞪眼睛来表达情感,我愿称之为史上最差的毛泽东特型演员,没有之一。
说起对流量明星的青睐,管虎对吴亦凡的点评犹在耳边:“因为国外成长经历,特别干净,眼睛特别单纯,跟别的(国内成长)男孩不同”,并鼓吹要在价值观成型之前把孩子送出国接受国外教育。
这,我能说啥好?难不成觉得你爹这个老革命没把你教育好,所以没有纯真的眼神?
总而言之,管虎这种喜欢发明历史的臭毛病,以后就拍点虚构类作品就好了,喜欢编不是毛病,但千万别碰历史题材了,尤其是主旋律作品,那些伟人、英雄、烈士们,不是给他来编故事玩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