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成都外国语学校XX校区三二班的小学生踢足球输了,于是巴蜀笑星李伯清、前国足成员马明宇,魏群、姚夏、黎兵等四川文体界名人拍了个视频,鼓励小朋友们“胜败乃兵家常事、下次一定会赢回来”、“下次雄起”。
这简直惊掉了网友的下巴,大多数人输了球,恐怕也就爸爸妈妈和体育老师会来安慰人了。
本来嘛,没几个人知道孩子们输球了,这可好,凭着李伯清的影响力和四川观察抖音号的宣传,怕是全川百姓都知道了,孩子们估计得气个半死。
无论那位请动几位本地“大佬”的家长是出于真心鼓励小朋友,还是赛场上输球了面子得从别的地方找回来,能请这样一些名人,家长必须得有能量、有资源、有人脉,还真不是普通人家能够做到的。
当然了,家长使尽浑身解数拼资源比本事讲排面,大概也成了这学校的日常。
这种资源,省会城市的普通中小学都做不到,更别说那些县里面的乡镇中小学和村小了。
写到这儿,笔者不禁想起高中时的一段往事,当时有一个院士团西部行的科普宣讲活动,笔者母校虽不在省会城市,但作为省内靠前的高中有幸被安排了一场,而这已经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了。当时的技术条件没法做到全校直播,于是每班分两个名额,班上为了公平起见,采用抽签的方式,笔者抽中签后,笑得嘴都合不拢,同学形容,“你这是范进中举了啊!”
然而,这种边疆省份优质高中都极为难得的机会,却是京城某些小学见怪不怪的日常。
说起排面,去年中关村三小的毕业典礼那才叫排面,相比之下,成外这输球请人的排面简直都不够看的。
请的什么人?
雷军、陈薇、钟南山、郎平、康辉、徐颖(航天)、莫言、马里维和警卫分队……
他们几乎都不是中关村三小的校友。
这不禁让人感慨,这里面读书的到底是什么人类之光?
这种豪华阵容,说句难听的,普通的985高校都不一定能做到。
这也难怪有些家长要砸锅卖铁买学.区房,毕竟好的学.区是成功的一半。
的确,孩子的成长需要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单就这些“巨佬们”给孩子留言祝福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妥。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样的资源,只有这样的学校才“配”拥有。不然,怎么就没人给乡村的小学生们也搞一次毕业寄语呢?村里的孩子看到这种点对点的祝福,保准会和笔者高中时参加那个院士交流会一样激动。
反正都是云出镜,技术上也没啥难度不是?再有,央视已经有了开学第一课,搞一场面对全国小学生的毕业典礼,不比这更好吗?
这种“资源”的高度集中,不是一种错配吗?不更是教育精英化的呈现吗?那它又是随什么流动、集中的呢?
难怪网友感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世有牛马,然后有罗马,牛马常有,而罗马不常有”;“有人生在罗马,有人出生就是X马,007学习上985得到一个996的机会”。
这不由让人想起教员1952年那封信。
然而这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彻底解决,近些年来不光死灰复燃还颇有燎原之势。
再后来的,1975年《红.旗》杂志还发过一篇《请看苏X的一种新行业》,有兴趣的可以找全文看看。
“有钱,就可以进入高等学校”,这是苏X一家不大不小的官方报纸吐出来的一句很难得的真话。
在苏XXX集团的统.治下,劳动人民既没有那么多的钱去雇请“私人教师”,又没有那么高的地位来得到同僚们的“照顾”。他们的子女,无论在分数面前,还是在其他什么面前,怎么能同那些公子小姐们“一律平等”呢?
当年我们嘲笑老大哥,还把它给当做了负面典型,然而该来的还是来了,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
还能说什么?
只能感慨:奔涌吧,后浪;毕竟,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文/风雷,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疫观全球”,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