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微热评

斯大林和乌克兰

字号+作者:4sjs4 来源:红歌会网 2022-03-04 11:29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斯大林和乌克兰:斯大林青年革命反对帝俄的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很早就已经和乌克兰的革命者关系密切,他的亲密战友伏罗希洛夫就是乌克兰重要革命者,伏罗'...

  斯大林和乌克兰:斯大林青年革命反对帝俄的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很早就已经和乌克兰的革命者关系密切,他的亲密战友伏罗希洛夫就是乌克兰重要革命者,伏罗希洛夫在卢甘斯克领导革命,就是现在成立的卢甘斯克共和国,在苏联叫伏罗希洛夫格勒。帝俄民族压迫是禁止乌克兰人用本民族语言,就像现在乌克兰纳粹和反动派对待乌克兰东部的俄罗斯人,所以列宁和斯大林支持乌克兰民族反抗帝俄压迫是合理的,就像现在俄政府支持卢甘斯克的俄罗斯人反抗纳粹起义。ljb品论天涯网

  斯大林在苏联成立时主张乌克兰共和国加入俄联邦,斯大林的制度就是现在俄国制度,是各民族共和国组成俄联邦,斯大林希望的俄罗斯联邦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乌克兰人民也不会遭到民族压迫。当时的乌克兰在帝俄灭亡时遭到外国干涉军入侵和乌克兰民族极端分子和反共力量的内战,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斯大林到察里津领导南俄工作时,乌克兰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主要有斯科雷普尼克,在1919年他代表乌克兰布尔什维克在共产国际讲话中介绍了乌克兰抗击外国干涉军和白军的情况,他是乌克兰党的杰出领导人,在很短时间就组建了十八万红军,并且对在乌克兰的德军、法军干涉军士兵做思想工作,有力地支援了苏俄政府抗击外国侵略者,协约国干涉军对苏俄进攻是英国在摩尔曼斯克登陆攻北俄,芬兰和德国攻维堡和彼得格勒,迫使苏俄迁都莫斯科,英国在印度也向中亚也发起攻势,美日联军在远东登陆攻入苏俄,西面是德军、波军,三面受敌。ljb品论天涯网

  在乌克兰是德国进攻,在德国战败后法军也侵入,乌克兰面临被瓜分,苏乌掩护了苏俄南翼,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伏罗希洛夫帅领乌克兰各族红军部队撤到察里津和斯大林共同战斗。苏乌政权和苏俄政权等各地的革命者相互支援,抗击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内反动派内战,进行了密切合作和英勇战斗,这是后来苏联能成立的重要原因。斯科雷普尼克等领导的乌克兰红军也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向列宁和斯大林表示不用再派人到乌克兰支援,已基本把德法联军和反动派压制住了,德法联军撤离了乌克兰,南线乌克兰红军有力支援了其他战线。ljb品论天涯网

  斯大林在1920年也指挥布琼尼、伏罗希洛夫等部队参加了对波兰干涉军的进攻,在协约国第二次干涉中,波兰军队一度攻占基辅等地,伏罗希洛夫指挥乌克兰的部队为自由而战,这次战争也保障了乌克兰没有被波兰吞并,但这场战争后,西乌克兰的部分地区仍被波兰占据。在苏联时期,原来帝俄国内的乌克兰族才真正获得民族尊严,不再被压迫和禁用乌克兰语,列宁把乌克兰人和哥萨克人口占多数的东乌克兰、西乌克兰、顿河哥萨克和新俄罗斯地区合并为乌克兰,俄罗斯和蒙古人占多数的克里米亚没有划入,这也是合理的民族政策。ljb品论天涯网

  斯大林在二战前期收复了乌克兰西部的波兰占领区,直到这时才可以说乌克兰民族首次在历史上真正统一,主要乌克兰民族聚居区都合并统一了。乌克兰革命者不仅有伏罗希洛夫,还有钢铁战士保尔,两人都是世界闻名。乌克兰在二战中也因为战略地位重要成为法西斯进攻的主要方向,这里进行了很多激烈的战斗,著名的敖德萨战役和基辅战役等,红军英勇坚守作战的事迹受到世界人民的称赞。ljb品论天涯网

  斯大林在1942年发电报祝贺乌克兰苏维埃成立二十五周年,其中也提到祝贺乌克兰第一次成为统一的国家,鼓励乌克兰人民抗击法西斯残暴统治收复失地,纳粹在乌克兰杀害的乌克兰人和犹太人多达数百万,法西斯把斯拉夫民族的乌克兰人和犹太人都当劣等种族,采取奴役和灭绝政策。斯拉夫兄弟民族共同打败法西斯,二战胜利后,斯大林又开疆把部分领土纳入乌克兰版图。斯大林参与创建联合国时,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安排成为创始国,苏联代表俄罗斯等其他加盟国,也是因为这两国在战争中遭受法西斯统治最长、损失最大、苦难最多,而且两国在苏联成立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把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这在苏联分裂后引发克里米亚危机。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和俄罗斯都经历苦难,现在的乌克兰仍是欧洲落后地区,人民生活困苦,纳粹分子横行,引发乌东起义,俄国也遭美国等排挤打压,两国是斯拉夫兄弟,应该团结合作发展。在斯大林领导下能团结战胜法西斯,现在背弃社会主义和反斯大林陷入被西方操纵自相残杀地步,是非常可悲的,希望斯大林时代民族团结的乌克兰能恢复,也希望俄罗斯和乌克兰能早日停战,两个民族和好如初,清除乌克兰纳粹法西斯,走上中立富强道路。ljb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