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所谓“继续”指的是战争为政治服务,是政治的手段。战争的形态在本质上由战争要完成的政治目的决定,其次才受到具体技术条件的影响。在很多人的脑海里,战争并非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诸多想象的碎片。这些碎片要么来自电影和游戏,要么来自报道和解说,要么纯粹是一厢情愿的杜撰。这最后一点在那些 1)既不了解战争,2)又极其希望某一方取得胜利,3)同时又不必真正承担失败后果的人那里尤为突出。
上述三点的重合,让这些人的判断力被扭曲的情感所淹没。当战争的结果越来越不同于他们的想象的时候,他们在第一阶段会极力否认,并把一切局部的无关紧要的有利消息当成是全局的变化,在第二阶段会对不同观点展开与战争完全无关的道德羞辱,在彻底无望的第三阶段则会阴阳怪气的嘟囔“没有胜利,只有结束”。从煞有介事的“分析”,到破口大骂的诅咒,到顾影自盼的哀怜,他们往往会出现情绪上的大起大落,他们的观点也会逐渐极端化、低幼化。这就是中文互联网上“挺乌”一派的写照。在西方世界掌握互联网“制推特权”的今天,这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会比较漫长,而且相互交织,这更加加剧了他们情绪大起大落的过程。
在过去的两周中,俄罗斯的政治目标同战争目标的结合是越来越清晰了。
俄罗斯的长远政治目标是将美国的地缘政治力量挤出东欧,与西欧诸国(可能不包括英国)达成划分势力范围的协定,从而将欧洲的原苏联加盟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或者变成缓冲区。同时,与中国、印度、伊朗达成一个涵盖欧亚大陆“世界岛”范围的松散联盟,对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反动秩序形成割据。这一计划是阳谋,根本不必掩饰。俄罗斯在去年发往北约国家的谈判条款中就压根没有“取消对俄制裁”这一项。这说明俄罗斯对搞经济割据是有充分准备的。
俄罗斯的短期目标是打垮乌克兰傀儡政权,消除直接威胁,借此瓦解美国的盟国和傀儡国对美国的信任,加速他们的孤立主义倾向;同时摧毁拜登和其他帝国主义政客的群众支持(比如揭露拜登儿子与乌克兰当局在生物武器研究上的肮脏交易),促使特朗普和类似集团上台,加速美国战略撤退。
为了实现这个短期目标,就需要对乌克兰的未来有明确的设计。这个设计不同于美国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时天马行空的“民主”计划,而是要有效地将乌克兰的部分地区整合进俄罗斯,并且保证剩余地区无法威胁俄罗斯;即至少将原乌克兰的部分地区从傀儡政权的“失败国家”中解救出来,实现有效的国家建设。目前看来,俄罗斯的目标可能有如下几个:第一,顿巴斯两共和国独立并获得全部法理领土。第二,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第三,全部第聂伯河以东地区、第聂伯河以西150到200公里、赫尔松和敖德萨划为“莱茵兰”模式下的非军事区,禁止乌克兰军事力量存在;这几个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可以是高度自治的地方政府,也可以以州为单位成立一个“第聂伯联邦”。第四,乌克兰残余部分不得加入北约,不得发展进攻性军事力量,不得组织法西斯武装和雇佣外籍雇佣兵;如果波兰和匈牙利愿意,可以让波兰托管西乌克兰的利沃夫、沃伦两州,让匈牙利托管外喀尔巴阡州,以换取俄罗斯对两国的安全保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从基层政权开始彻底扫清东乌克兰境内的纳粹分子。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让乌克兰武装力量无害化。在战争初期的特种作战阶段结束,无法通过瘫痪乌克兰指挥中枢直接实现目标时,就需要通过军事打击的方式迫使乌克兰最精锐的武装力量投降来实现。而如何压垮乌克兰武装力量,迫使其投降,就是第二阶段即机械化战争阶段的目标。
现代战争对后勤补给的依赖远超过古代战争。要维持人员的生存,仅仅需要食物和药品,但是要维持有效的作战力量,就需要源源不断地从后方获取武器弹药、油料和零部件。因此,合围是现代战争中最有效率的作战形式。任何有全局规划,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打败敌人的军事集团都不会允许自己的主力陷入合围。理由很简单,陷入合围之后的单位作战能力会急剧下降。乌军在2014年政变并法西斯化以后,就彻底抛弃了苏联时代机动作战以求胜利的传统,全部转向困守城市和工事并向西方乞怜待援。这一方面是因为长期的政治迫害使得乌克兰失去了能够指挥机动作战的军官,剩余的军官无法做到“又黑又专”,自然只能守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迷信西方会尽全力救援乌克兰。因此,乌克兰当局作战的目的就不是消灭敌人,而是行为艺术式的表演。在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表演中,乌方在三月初失去了唯一一次将顿巴斯地区主力撤退到第聂伯河一线重整防御的机会。
俄军在三月上旬和中旬的动作不仅仅是休整,而且是为了给围歼顿巴斯地区乌军主力创造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第一,稳固地占领顿巴斯乌军主力北侧顿涅茨河的出发阵地,包括巴拉克列亚、伊久姆、斯拉维扬斯克;第二,扫清东南乌克兰的后方障碍马里乌波尔;第三,摧毁顿巴斯乌军主力的补给堆栈和指挥中枢;第四,牵制基辅方向、敖德萨-尼古拉耶夫方向、利沃夫方向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方向的可能增援;第五,向乌军后方进行深远突击完成合围,占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和巴甫洛夫格勒。
第一项和第二项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扫荡工作将会交给两共和国和车臣武装进行。第三项工作正在空天军和导弹部队的支持下完成。顿巴斯附近的乌军主力轻武器弹药可能尚能维持,但是重装备的状态岌岌可危,油料已经不足以支持他们整建制撤退到第聂伯河以西。为完成第四项任务,俄军在敖德萨附近反复做出想要登陆的姿态,在基辅附近囤积重兵却不攻击,在白乌边境地带反复做出大规模出击的假象,在尼古拉耶夫也摆出一副随时攻城的架势。这些动作成功地将西乌克兰的乌军残余机动力量牵制在了第聂伯河以西超过20天,为俄军歼灭马里乌波尔残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现在关于俄军的战略意图流行两种观点。推特上给自己的名字加了乌克兰国旗的人和机器账户、流亡海外的独运轮分子、在抹黑特朗普和制造新冠假消息中名声扫地的西方自由派媒体(CNN,MSNBC,《纽约时报》,BBC等)和中国的“反战”“左派”一致认为俄军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基辅,打了一个月基辅没打下来就是普京崩溃的前兆。就连美国战争研究学院(ISW)也不愿放弃这个愚蠢的结论,砸了自己的牌子。相反,有点战争常识,知道只有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才能获取更大的军事政治主动权的人,都知道俄军现阶段的目标在顿巴斯,他们当中包括了许多有过军事指挥经验的人士。目前坚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在互联网上受到各路假消息的压制乃至直接删帖封号的迫害,这在英文互联网上尤其明显。当然,正如我们前文所说,“基辅速决论”者在马里乌波尔战役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焦躁情绪。乌克兰当局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情绪,并在推特上伙同西方主流媒体又打了一场“基辅反击战”,收复了一些俄军从来没占领过或者仅仅是路过的村庄。这不仅仅缓解了挺乌人士的焦虑,也让他们用自己玩“战略”游戏《钢铁雄心IV》的经验幻想了一出俄军北线集团被切断补给的好戏。鉴于中文互联网的战争消息会有3天左右的迟滞,今后几天关于这场“基辅反击战”闹剧的更多消息会被逐渐译介到国内,届时我们可以看看这场闹剧如何收场。
事实上,基辅地区的乌军除了两个机械化步兵旅以外多数是战争爆发后动员起来的部队,或者干脆就是流氓地痞组成的法西斯民团。他们相对于基辅城下的俄军是有人数优势的,但是却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毫无作为。就算是与俄军对峙,也让基辅附近的乌军感觉难以承受,并开始出现了军官带着部队成建制投降的情况。就连一向为乌克兰散布假消息的《纽约时报》也看不下去了,开始发文质疑乌军的战果。其实,只要基辅没有在三天之内拿下,那么它在三个月以内是否能拿下都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真正的主要问题在于乌军主力的生死存亡。而即将落幕的马里乌波尔战役就钉上了乌军主力棺材板的最后一颗钉子。
马里乌波尔围攻的准备工作耗时将近20天,除了军事工作以外,开辟人道主义走廊,解救被法西斯“亚速营”绑架的群众是复杂且艰巨的任务。然而在这些任务基本完成、俄军和顿涅茨克人民武装开始总攻以后,战役却进展地相当顺利。俄军和顿涅茨克民族自卫武装两天内就占领了马里乌波尔市政府大楼,并成功打碎了城中乌军和亚速营的建制体系。现在城中的乌克兰武装力量残部已经失去了几乎全部的重武器,只能以班排为单位扼守被俄军孤立的建筑。对马里乌波尔的清扫工作有望在未来数天内完成。
(马里乌波尔3月27日军事形势图:橘色区域为俄军已经解放的地区,箭头代表俄军进攻方向,市区南侧、沿亚速海岸被俄军从东北西三面包围的黑色区域就是法西斯亚速营的最后巢穴—— 亚速钢铁厂)
马里乌波尔的解放有着独特的意义。第一,它说明俄军已经吸取了格罗兹尼城下的教训,不再长驱直入市中心,而是步步为营地推进,有效地减少了伤亡。第二,它说明俄军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摧毁守军的指挥和后勤系统,阻止敌军内线调动。第三,它说明俄军有能力在疏散平民之后迅速攻取一座乌军经营数年已经堡垒化了的城市,这将给目前还在防守其他城市的乌军传递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第四,攻取马里乌波尔以后,从俄罗斯的罗斯托夫、塔甘罗格通往克里米亚的南部高速公路交通线就已经彻底打通,从此第聂伯河以西的俄军就可以放开手脚向克里沃洛格方向进发。第五,参与攻城的俄军部队在稍事休整以后就可以投入从南面包围顿巴斯乌军主力的战斗中。
未来几天到两周之内的看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顿巴斯乌军侧后俄军南北对进的进展。
第二,乌军主力的撤退、损失和投降状况。
第三,乌当局是否会制造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事件来嫁祸俄罗斯。
第四,美国国务院(相当于美国的外交部)的技术官僚和好战政客能否迫使拜登政权发动更大的战争冒险;美国统治集团中的其他部分是否有足够的力量以及智慧停止拜登政权的战争冒险。
原题:乌克兰军事形势短评(2022年3月27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