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即将打到第三个月,目前来看和平仍然遥遥无期,而这场战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正在不断发酵。
以农业为例,全球四大黑土地:一块在美国密西西比,一块在中国东北,一块在阿根廷潘帕斯,另一块就是乌克兰与俄罗斯交界的大平原。
俄乌也因此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农业输出国,两者的冲突也对全球粮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那么,俄乌在全球农业产业链上究竟处于什么位置?两者的冲突让哪些国家受影响最大?以及我国农业是否会受到这种影响的波及?
本期节目中,我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了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经贸系教授、前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司经济学家田曦,与他一起聊聊俄乌冲突对农业的影响。
以下为访谈内容节选的文字稿:
奥特快:俄乌在全球农业产业链上究竟处于什么位置?
田曦:总体上看,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国家在贸易上对全球来说都是小国、贸易量不是很大。尤其是俄罗斯一直跟欧美关系不好,贸易量一直是一个萎缩的状态,大概一年也就那么两三千亿美元。乌克兰也就是几百亿美元。
不过,俄罗斯和乌克兰在一些特定产品上,尤其是一些特定的金属、一些稀有气体以及农产品上,在全球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比如小麦、玉米,还有像葵花籽油、菜籽油。
还有一个问题是,俄罗斯是世界上的能源大国,而能源价格跟粮食供应价格是高度紧密联系的,尤其像天然气。
能源首先直接影响运费,天然气是生产化肥、尤其是氮肥的主要原料,而化肥又是全球农业供应当中
最重要的元素投入之一。
所以,俄罗斯通过这些角度在全球的农业农产品供应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奥特快:两者的冲突让哪些国家受影响最大?
田曦: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北非国家,还有一些东南亚、印度和中东国家,他们比较缺少小麦的生产能力。
如果战争持续太久,那么埃及、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菲律宾、利比亚,还有苏丹、巴基斯坦等国都要受冲击。
因为俄罗斯、乌克兰现在打了一个多月了,如果这个事件在未来、比如说在俄罗斯乌克兰的夏天收割前能解决,那么谷物的问题能够得到极大的缓解。
但是俄罗斯、乌克兰战火如果持续拖下去的话,那么这几个地方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奥特快:我国农业是否会受到这种影响的波及?
田曦:这要看我们把哪些认为是粮食品种,我们的主粮自给率其实是很高的,可能是95%、甚至是100%,像小麦和大米几乎是可以100%自己供应的,然后甚至还略有一点点出口,而且我国库存量是很大的。
所以从短期来看,对我们国家来说,主粮方面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
我国的玉米可能从去年开始有比较大的进口量,乌克兰占我们的进口量的30%左右,但全球的玉米产地很多,然后我国国内也在增产扩产,所以短期内的影响可能也不是很大。
中国一方面是大豆的进口量很大,可能在八九千万吨到一亿吨左右,还有玉米的进口量有些大,但其他主粮的进口量不大,因此,粮食安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我们一直讲粮食安全的问题,其实更多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准备。
我们的粮食安全一直是一个紧平衡状态,大概刚刚能够自己供应自己,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其实我们更希望能像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那样有超过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两百的自供能力,这样就能应对这种重大的事件和发生的冲突。
所以,短期内看,我们国内粮食可能没有太大影响。
当然我们可能会发现,市场上像金龙鱼的葵花籽油可能会涨价。美国或者巴西可能会有更多的玉米或大豆生产生物质燃油,如果在中期内(比如说半年到一年)油气价格不下跌的话,可能会发现大豆会涨价。
但我们中国人直接吃的大豆其实不是很多,大豆的话一是做成植物大豆油,另外主要是豆腐、豆皮这种豆制品。
因此,对我们最大的影响是,大豆供应的是生物质蛋白,很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肉类供应,比如像牛肉、猪肉、鸡肉这种动物饲料的供应,大豆是优质的蛋白,所以我们非常依赖于大豆这种蛋白来维持动物性蛋白的供应。
如果长期大豆价格上去的话,可能会看到肉蛋奶禽的价格会受到一些影响。
奥特快:除了中短期影响,俄乌冲突对我国的粮食安全还有什么长远的影响?
田曦:俄乌冲突对我国更深远的影响是,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我国本可以从俄乌进口更多的玉米来减少对美国、阿根廷的依赖,但突如其来的这场冲突让进口多元化战略遇到了挫折。
中国过去一直推动进口的多元化战略,以减少对美国、阿根廷、巴西等个别市场的极度依赖,所以我们推行农业一带一路走出去,跟全球很多国家维持很好的关系。
俄罗斯乌克兰应该是我们农业多元化的一个潜在对象,因为俄乌的好处是,虽然我们不直接吃他们的玉米,但它是非转基因玉米、跟美国以及其他国家不一样。
虽然俄乌的大豆产量现在不高,可能就几百万吨的样子,远远满足不了中国。因为它历史上种大豆的时间不长,可能也就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产量没那么大,但种的都是非转基因大豆,而整个欧洲对转基因是非常审慎的。
所以,如果没有发生俄乌战争的话,长期我们有可能把他们发展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豆、玉米多元化的重要来源,减少长途从阿根廷、巴西、美国运输,而且也能形成季节上的交替来稳定全球供应。
奥特快:我国农业出口方面是否存在机遇?
田曦:我觉得对中国氮肥可能是个很好的机会。氮肥主要是煤化工生产的,如果煤炭的价格能够稳定,那么我们的氮肥出口形势可能会比较好。
氮肥、磷肥、钾肥三者之间有一种相互替代作用,但又不能完全替代。
俄罗斯的氮肥主要靠天然气生产,如果天然气的价格一直很高,那么全球的氮肥供应就会紧张。
但中国的氮肥主要是靠煤炭,其他的国家呢可能除了澳大利亚、印尼这样的国家是煤炭的主要生产国,像南非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都已经停止了煤炭生产。
所以,全球氮肥供应可能会偏紧张。但对中国可能会在出口上有比较大的好处。
奥特快总结:
与田老师的交流中,有三个点让我印象很深刻。
第一,结构问题与总量问题不可同日而语。
俄乌两国虽然在贸易总量上不过尔尔,但由于在农业这个品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仍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因此,看总量往往并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很多时候结构比总量重要。
第二,虽然很多朋友担心俄乌冲突的外溢,但在农业方面,至少从大米、小麦这些主粮层面,我国的粮食安全十分稳健,不会因为俄乌冲突导致粮价提升。
但在菜籽油、大豆等品类上,如果战争长期不结束,则一定的影响恐怕在所难免。
第三,农业在某些方面和工业一样也有最终制成品与中间投入品。
农业里的最终制成品就是吃到我们嘴里的食物,而像化肥则是中间投入品。
俄罗斯正是因为禁止了钾肥出口,对巴西等国的农业生产同样会造成冲击。
可见在一个供应链高度分散的世界,一个地区的风波往往会波及全世界,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已经饱受疫情摧残的当下,俄乌冲突或许会进一步加剧各国的供应链安全呼吁。未来,我们很可能迎来一个供应链大重构的时代。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