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郭树清及“计划生育工作者”谈
【许多人不愿多交养老金,而更愿意自己处置将来,与国家信誉缺失有很大关系】
郭树清谁不认识?他是“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原党委书记、原银保监会主席――概言之“他是吃金融饭的”,与“计划生育工作者”八竿子打不着,任你联想丰富的人也决难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不信你使劲联想一下试试?
给你讲个故事,这样的故事也是为这“联想丰富”专门设计的。
新中国初期――事实上民国国民党执政时期也这样――有内地去西南旅游或出差的回来总会嚼一件趣事:那里的男人一到五、六十岁就显露一付疲态、萎靡甚至猥琐相,甚至走在大街上还经常见到这样的男人蜷缩着,眼神迷离无光,看似“晒太阳”,其实无趣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这样的男人在我们内地汉族地区可正是精力充沛、魅力四射之际――汉族地区常有“男人四十一朵花”之说。
这里的男人怎么会这样?
后来知道,这些男人大都没有自己的后代,到老了就会产生这种情况;确切说他们是有家的,科学上也是有自己的“基因后代”的,但确实没有我们今天认知上“家”和“后代”,这个与我国西南地区特殊的婚姻制度有关。
大家一猜就猜到了,那里施行的是“走婚制”,生娃期间男人到相中的女方部落,然后男子回自己的部落,生产生活该干啥就干啥。孩子由女方部落抚养长大,孩子长大后知道自己有“爸爸”,也知道在哪个部落,但是他们那舅舅最大――孩子所在部落适龄男子都是他的“舅舅”,都有义务照顾抚养孩子,道理上说老了后孩子们也有抚养他的义务――但毕竟与我们今天对偶婚情况下的不一样。
那些男子年轻时必定风光的,与年老时的落寞形成对比,人总是有来有去,年轻时付出多少则年老时回收多少――不然这个世界就是不可理解的。
不是说那里的男子品行不端,就该接受此惩罚,而是他们那时文明的进化程度还处在“走婚制”阶段,个体人是没法超越时代的;伟人执权后第一件事就是“移风易俗”改变旧的婚俗制度,强行规定与内地趋同――今天再看那里男子的道德品性,与内地汉族男子是一样的,并没有显著区别的。
今天那里的“走婚制“仍有,但别搞错了,那是表演项目,是文化保留项目,更多的是旅游项目(比如“泸沽湖三日游”之类的),经常听得笑话,有念头不正男孩借“旅游”之名去那儿碰碰什么的,结果在那碰到“党支部书记”,发觉你念头不正就把你“骗”到当地派出所,让你三天白白在那呆着尴尬尴尬。
事实上是人都想的明白,既使那时行“走婚制”,也有一套严格制度的,不然就不可能有延续社会存在的;脚趾都能明白,想法不正的男孩也总是有的,文艺书看多了,还处在文艺年龄,男人应有的责任意识尚未形成。
――――【我年轻时也满满的文艺细胞,文艺书看的很多,也曾想不明白,难道真的与汉地相差这么大?编书的瞎编的吧?后来确信这个事是真的,有些地方确实直到伟人来了才改变的;我看有些研究认为,既使自以为了不起的汉族人,他也是距今两千多年的秦汉之际才彻底改过来的,那时大部分地方仍象“泸沽湖”那样行“部落制”、“走婚制”的,一个定理要明白:人类文明制度远远慢于、落后于人类智商,那时离今天并不遥远――汉地与西南之地也就“五十步笑百步”。
且听一些研究者说,这项制度很可能来自“落后”的草原和游牧人,许多研究指向一个事实,我们今天人类共同的对偶婚姻制是以欧亚大草原为中心,向四处扩散的,离这个中心距离越远的地方,类似“走婚制”保留的越晚,欧洲、亚洲、非洲都是这个情况。
婚姻制度很可能是“反文明”的,他是当时落后野蛮的草原人向先进的定居人传播的】――――
真的假的?不去管他了,不同的人研究有不同的结论,不知谁对谁错?不过好歹记住,下次去旅游一定要听导游的,听从导游安排,别自说自话一个人走,再碰上一个“党支部书记”,坏点钱坏点名声还是小事!
×××××××××××××××××××××××××××××
今天忽地“联想丰富”,把西南“走婚制”、金融巨匠郭树清、“计划生育工作者”他仨八竿子打不着的联系到了一起!
事出有因。
郭树清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年轻人不养老吗?要考虑长远,不能只顾眼前。
是呀!年轻人不能只顾眼前,要考虑自己和家庭的一辈子,可是再好的制度,个人总有选择的余地,有些年轻人就是考虑年轻时舒坦点,年老时窘迫再说,我们现在的制度总会留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不会一刀切的。
可是这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个人做事个人担当”,第二个前提是“国家的制度设计必须有长远思考”。
这两个前提是互为因果的,个人选择确实可以自由的,只要遵守第一项前提即可,但如果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那将来一定出现社会问题,你那时的国家可以“不管”吗?既使皇权时代,后朝也得为前朝买单。再不情愿也得做。那是树立政权权威的必要之举,哪能随随便便呢,许多事不象文艺青年睡懒觉赖被窝那么惬意的,
由是看,既使遵行第一项原则,国家也必须考虑未来最坏可能,在制度设计时充分考虑进去――我们当下的国家制度设计考虑到了吗?
我今天撰文特地为这。
网络上经常听到一种呼声:当年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国有个巨大国策“计划生育”,这项国策必然要考虑养老问题――我虽不是制度学者,但这个是必然的;今天这项国策已经不再,并且完全相对而行,许多地方已经施行鼓励奖励生育,当时这批父母今天已步入风烛残年的“养老”年龄,这个呼声在喊,当时的这项国策是否还在管今天这批人的“养老”问题。
以我知悉,国家确实在管,但国家是以统筹的方式在管,已不再与当时的“计划生育”国策产生法律上的“关联”。
是不是这样的?
我并非制度学者,不知道内情就里,但是一个事实,这批人的呼声没有人理睬,没有政府相关部门以“法律”的名义出来回复这些呼声。我注意到这类呼声已经十多年了。国家不是私人组织,想不作为就可不作为,政府相关机构有法律义务出来回应。
况且“计划生育”是我国现代国家史最重要的一件事,怎么可以十多年没有一点响声?人民的呼声、国家的信誉放哪儿去了?
×××××××××××××××××××××××××××××
今天撰文还有一个动因,千思万虑不知该怎么着落。
我们邻居家有人被逮了,他是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关咱屁事,世界上角角落落发生的奇怪事多着呢,你去管!可老杜不一样,他在任时与中国关系很好,于是有人发狠话,你下台后有你好看的。
这件事被认为冲着中国来,不敢对中国直接动手,就转弯抹角对离中国近的下手;关键是被逮前来过中国――以私人旅游身份去过香港,被传向中国求救,外交部厉声斥责“没这回事,别瞎传!”
我相信外交部说的,肯定有人使坏瞎传,真有这回事中国决不会撒手不管的;但事实摆在那,并且还香港回去一下飞机就被逮,哪怕一百张嘴再辩也辩不清了。
这不仅对中国形象的玷污,也是对中国实力的一次严重侵蚀,是个巨大损失,中国长期来塑造的“不可侵犯”并由此获得的尊重严重受损,十几甚至几十年也难弥补,我的估价中,这次损失不亚于当年大使馆被炸,公海被人搜身,这两次侮辱带来的次生灾害接踵而至――好在这是有研究定论的,我是从不瞎说的。
本想这件事说道说道,我们有关部门工作上也许有需要检点的地方――当然不可能一两个部门的事,而是体系上的事,比如我国的情报安全机构应该早有信息,本可及早提醒老杜,在香港多待几天,退休含饴弄孙,既然来了多玩几天也不碍事嘛,哪国政府哪个世界组织可以阻止人之常情?多玩几天碍啥事?
本想这事发表看法,我绝对信任中国政府,但事已如此,对中国确实是一次巨大打击,前期“硬汉”努力前功尽弃,未来十几甚至几十年弥补不了损失;但下笔如千钧,说不好容易埋汰了不该埋汰的,其中更涉巨大国事或机密,罢!罢!罢!别写了!
这事如果直接冲中国而来,中国有难处不敢直接发威,很可能俄人也会出手相助,对那个不三不四的国际组织发出威胁:谁敢动我的中国兄弟!俄人干得出,事实上两年来已干过两次,三个人被干没了,俄人来真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个世界还是相信来真的;可是这次转弯抹角对老杜,不是直接对中国,俄人与美国和西方关系也转暖,出手干预的可能性不大,老杜遇难事了!中国肯定在救,肯定忙着呢,但付出的代价肯定比当初大的太多了。
×××××××××××××××××××××××××××××
今天借着郭树清这事一块说道说道,国家的存在,信誉最重要――他必须通过各项制度及执行体现出来,“计划生育”制度后续及人民的长期呼吁没人理睬,老杜未能妥善安置等等此类,都是对国家信誉的严重侵蚀和破坏,有些损失几十年都补不回来。
年轻人不愿多交个人养老金,这固然多方面原因,制度总有活络的余地,允许个人自由选择,只要“未来风险个人承担”即可;人是水中萍,漂东漂西由不得己――就象当年泸沽湖男人老来呆滞的目光,卷缩一旁无助的可怜相,我们的文明发达到今天,总是有所改变,且应该有所改变――正如今天的泸沽湖男人与我们汉族男人一样,自信满满走在大街上;可是以我思考,“国家信誉缺失”也是个诱因,很可能是个重要原因――我们现在缺乏这样的技术(或者存在这个技术,但碍于多种原因不让用)将这个原因揭示出来警示肉食者们。
我本人也是这行吃这口饭的,有图有数据有研究,并且还是最原始不被掺沙子的数据,我时常对朋友举例说,中国居民存款畸高,完全超出正常水平,不仅高于世界平均,还高于世界最高水平,并且长期畸高不下,“国家信誉缺失”是重要诱因――中国的“某些”肉食者们对此还喜气洋洋,变着法儿动用这些居民存款,而不是想办法设计优美制度把他降下来。这些人在一天就祸害一天!
中国人智商最高的群体,一点不傻,把钱放在银行变霉变烂,自己不用给人用,收回来时都一堆废纸了!为什么会这样?
国家信誉缺失,人们不相信存在一个叫做“国家”的东西,在两难选择时,宁可损失一些可见可计算的(比如居民储蓄畸高),也不选择未来不可信的存在。
是的,许多人不愿多交养老金,而更愿意自己处置将来,与国家信誉缺失有很大关系。
将来技术发达了,我们用数据证明我的看法吧!今天郭树清被我无缘无故“联想”了一回!实在抱歉!以我长期观察,郭树清是那个圈子里少有的正气正派的人,有机会当面赔不是。
【文/道一人,红歌会网专栏作者】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