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卢麒元通过视频表达了其内心的极度酸楚和无奈。他说“明明知道前面有白骨精,却不知道该跟谁说,怎么说。有关的建议我已经提了18年,依然没人问、没人听。资本殖民的套路这么简单,那些人民供养着的专家学者怎么就能视而不见?”。在最近的一个视频中,卢麒元更是伤心欲绝,含泪控诉:“都过了年了,仍然在走资,仍然在沉没,仍然在空转”,等等。
卢麒元的无奈,说明了卢麒元提出来的那套理论完全不足以解决当下中国存在的严峻问题。对此,我早有预见,且反复对他讲,怎奈,他完全听不进去,只好由他去,让时间和实践检验去好了。现在,应该说已经有了结论。卢麒元该好好反思。
那么,其他人呢?
纵观国内外整个思想界,我最欣赏的,一个是清华教授孙立平,另一个是独立思想者杨芳洲老师。
我认为孙立平的理论贡献是在《孙立平:如何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进程》中提出了让整个思想界都感到模糊的阻碍中国前进的一堵墙的问题。他说“这个权贵体制因素及其弊政,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最现实的阻力。这些年的现实告诉人们,这种权贵体制及其弊政就像一堵墙一样挡在那里。有那堵墙横在那里,往哪去都动不了。无论是往左还是往右,往往都绕不过这堵墙。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现在整个社会对这堵墙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在当前的左右争论中,左右之间,互为仇雠,甚至有点不共戴天之势。他说往左走,他说往右走,其实,只要有那堵墙横在那里,哪条路也走不通。”。也就是说,包括他自己,对于这堵墙的认识也是相当模糊的。
但是,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马克思也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在我看来,孙立平教授能够提出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已经十分难得了。
对于杨芳洲老师,我以为他的理论贡献是通过《杨芳洲:当今中国该如何变革》和《杨芳洲:当今中国社会问题症结研究——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清晰地解释了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实事求是地剖析了特色现实,精准无误地指出了当今这场斗争的动力、依靠、对象、性质和前途等。但是,对于孙立平教授提出来的阻碍中国前进的这堵墙的问题,杨芳洲老师也没能说清楚。这就决定了,杨芳洲老师不可能精准无误地指出当前这场斗争的突破口。而这是一定不行的。
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亦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固然是非常正确的。但是,要想全面切实落实“六个坚持”,我以为也绝对绕不开被孙立平教授提出来的阻碍中国前进的那堵墙的问题。
接下来,怎么办?
期待高手。
【文/痴人呓语,作者原创投稿,授权红歌会网首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