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之前,王安石曾向宋神宗上过一道奏议,就是被称为” 北宋百年第一札“的著名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这道奏议拉开了“王安石变法“的序幕。该奏议谈到了当时北宋王朝的许多弊病,我觉得其中有一段话所说明的问题,直到今天仍然困扰着我们的当今社会。我把这段话的原文摘录如下:“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以异于庸人。”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当时的北宋政府机构)调动官员十分频繁,已经难于考核官员以前的政绩,而游说空谈的一些人,因此能混充真有才干的人。私下勾结猎取声望的人,多得到显赫的官职;没有靠山勤于职守的人,有的却受到排挤压抑。所以官场上下因循苟且、偷懒怠惰,只要讨得别人欢心罢了。即使有能干的人在职位上,也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
放眼一下我们今天的社会,其实这种情况非常地普遍,无论在政府、公司,还是在社会,“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所谓的“圈子里”,许多人热衷于相互交结,“搞好关系”,以抬高自己的声望,从而为自己的升职升官拉拢势力,铺平道路;而对真正的实际工作却漠不关心,即使“关心”,那也是出于“升迁”的需要,一旦与个人利益不再挂钩,便束之高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而那些真正做实事的人,却一直都是“边缘人群”,默默无闻,无人注意,“娘不疼,爹不问”,甚至因为成为前一种人升迁道路上的绊脚石,而遭到排挤打击,升迁升职加薪是很难轮得到他们的。我想我所说的这种情况,你一定可以在你周围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具体人物。显然,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病态社会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社会弊病?为什么人们热衷于“交私养望”,而不愿去“独立营职”?为什么欺世盗名的“交私养望者”可以“多得显官”,而干实事的“独立营职者”却只落得“或见排沮”的下场?在当时的北宋官场,交结私人,特别是那些位高权重的权贵,获得他们的首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什么真才实学,也可以获得升迁。为什么权贵们只在乎逢迎者与自己的关系,而不在乎他的才学?为什么逢迎者相互之间也同样对此视而不见?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显然,权贵与奉迎者之间有一种相互之间心知肚明的默契,他们都是一路人。首先,权贵们自己也未必是什么有真才实学的人物,即使有些才干,他也不会在乎从自己手中提拔的人是否真的具有才干,因为他更加关心的是被提拔者对自己是否忠心。如果对提拔者对自己并不忠心;或者性情耿直,因而将来有可能因为国家的利益而对自己有所不利;或者被提拔者即使不会对自己异心,但却具有真才实学,那也会成为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或者既不会对自己异心,也没有真才实学,也不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但对自己无用,在以上三种情况下,他都会弃之不用,而选择提拔一个庸才,甚至坏才,但对自己有用的人。即使如此不利于大宋的国运,权贵们也不会在乎。在权贵们心目中是不会有什么宋朝的江山社稷这种概念的,即使有一点意识,那也是因为会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妻儿老小,如果不再对自己的身家性命,妻儿老小不利,宋朝的江山社稷对于他们便毫无价值。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家国,所谓的民族尊严,所谓的天下苍生,都是些欺骗愚民的大话,他们是根本不相信的。其次,从逢迎者的角度来说,他们也对权贵的心理心知肚明。虽然逢迎者表面也是家国大义,一套一套,在内心中他们同样对这些毫不关心,而只在乎自己的官运前程。权贵与逢迎者其实完全是一路人,区别之处只在于得志与暂时不得志而已!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造成“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这种病态现象的背后有一个根本原因——私利!一切都是私利在作祟!而私利并不是源于什么“人的自私天性”,“人的自私本质”,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其根源在于——“私有制度”!如果没有私利,人人都是好人,这真的很难理解吗?因为一己之私,集团之私而亡国败家的事例中外历史上比比皆是,甚至说是国家、文明灭亡的最主要因素都并不为过。此种事例多如牛毛,我都懒得去列举一二了。有了私利,官场上、公司里、社会上如果不是“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如果不是“上下偷惰,取容而已”,如果不是“虽有能者在职,亦无以异于庸人”,那才真是咄咄怪事!长此以往,日积月累、滴水穿石,一个国家如果不因此而败亡,那才真是咄咄怪事!
今天,如果我们的改革是为了人们一己的私利,是为了走向私有制这条不归路,那么恐怕就危险了。切莫掩耳盗铃!警醒吧!该回头了!
【文/雨凡,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