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演讲是讲给全国的学人和文人听的。
一个退休工人为什么要给学人、文人作演讲呢?
因为您是人民的先生啊,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啊!
有句老话您可能不爱听,“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这可是一句至理名言啊,您不爱听,就真的会有麻烦的。
于是有人说了,我从来就不想做什么人民的先生,我只是为了想吃饺子而写作。
这句话就言不由衷了。事实上您不但争抢着要做人民的先生,而且要做“不准批评”的人民的先生,沽名钓誉的人民的先生,自我封神的人民的先生。
结果会怎么样呢?
结果就是您完全不做真学问了,连掉书袋的水平也没有了,把信口开河的胡说八道当作了学问,让别人服从,让别人顶礼膜拜。
您以您的立场或者说您的利益诉求作为衡量社会的标准,没完没了地搞内斗——否定人民革命的历史,否定中国人民为了争取当家作主、甩掉一穷二白帽子而艰苦奋斗的历史,甚至诽谤、构陷先烈,侮辱母亲和领袖。
别人只要一批判您,您就哭天抢地地喊着“搞内斗啦,我一介文人,你们专在无权无势的人身上挑毛病!”
您的欲望极度膨胀,贪得无厌,占尽了体制内外的好处却还嫌不够,还觉得自己获得的太少,酸溜溜地说:“叫我滚,好,我滚了。叫我回来,对不起,滚远了。”
“我们从小被教育,爱这个爱那个,其实很简单,你在困难的时候,谁爱你你就爱谁。”
这种以“我”为核心的价值观一旦树立,别人再爱你你也说爱得不够。也会觉得全世界都欠你的!
莫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莫言出身于大队会计之家,叔叔是供销社干部,本来就是当地有权有势的“富裕家庭”。哥哥是当时村里唯一的大学生,莫言自幼顽劣,被学校开除,却一路顺风、平步青云,先当工人,后参军入伍、提干、入党、保送大学、成为作家;然而莫言却觉得全社会都欠他的,他是被“迫害”大的。满世界地控诉!
草根弱弱地问一句:从东亚病夫转变为钢铁巨人不经过艰苦奋斗行吗?不艰苦奋斗怎么可能吃饱饭呢?
这个道理您似乎永远也整不明白,却以“知识精英自居”,对全社会颐指气使,不可一世。
可是,您真的有知识吗?
回答是否定的,您不但没有知识,而且连一点自省精神也没有,不自知之明,却对真正有学问的人吹毛求疵地挑毛病,用假学问批判真学问。
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眼前就是现成的例子。有作家批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等诗词经典,却完全不懂起码的诗词知识,不依据任何批评的标准,完全是从个人的立场出发吹毛求疵地说些不着调的外行话。别人对他们进行反批评他们就嚷嚷说:“你们搞文字狱!”
他们以为只要用一句“文字狱”就可以让无知批评智慧,用野蛮批判文明大行其道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严峻的现实——文坛、学坛嘴炮横行!
还是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吧:
有两位立场观点对立的朋友抬杠,一个说“什么鱼翔浅底啊?中国文化里根本没这个词,分明是生造词汇,凑字。你能从古代典籍里能找到鱼翔这个词吗?你要是能找到我就服了。”
另一个人就去找了,还真拿出了一个“证据”,且图有真相:说西晋文学家枣据有一篇《船赋》,其中有“登扬侯之激浦兮,方鱼翔而龙游。虽滔天而横厉,长抱乐而无忧”。
颂明一看就笑喷了。不管你是什么立场,你也不能以“伪证”来支撑自己的立场啊!这句话的原文是“方凤翔而龙游”,显然这位朋友是把“凤”改成了“鱼”,固然也说得通,却并不是原文。
不管是什么立场,这种“求证”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
《沁园春·长沙》中"鱼翔浅底"中"翔"字的运用究竟是神来之笔还是败笔暂且按下不论,先讨论在中国文学典籍中,到底有没有人用过“鱼翔”这个词语。
在颂明的知识范围内,确实还没见过有诗人把这个词入诗。
但是,“鱼翔”在中国文化中却是个熟词、常用的词汇。在文学作品罕见,而中医学中却有个有名的“鱼翔脉”。
鱼翔脉是一种在中医中被称为七怪脉之一的脉象,它的特点是脉搏似有似无,如同鱼在水中游动一般,表现为脉在皮肤表面,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鱼翔脉是一种严重的脉象,提示着体内的阴阳平衡失调和脏腑功能衰弱。在治疗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症状和治疗原发病。
评价文学作品是要从形象分析入手的,就诗词而言,除了形象、画面感以外,更讲究意境和神韵。
“鱼翔”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法,形象地描绘了鱼在水中游动的场景,它不仅展现了鱼儿游动的轻快和自如,还通过与鸟儿飞翔的联想,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感,使得诗歌的意境得以拓展:
清澈的江水倒映着蓝天白云,鱼儿仿佛在空中飞翔,这种意象上的转换,赋予了诗句更深层次的含义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翔”字的使用,不仅是对鱼儿在水中游动状态的精准捕捉,也隐含了作者对精神解放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句更具感染力和深度。表达了一种大义上的自由,使读者联想到人类为获得自由而孜孜不倦的追求。传达了作者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极大地丰富了诗句的艺术魅力。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一幅多么生机勃勃而和谐的赞美生命的画面啊!
所以说,这可真不是一般文人所能够企及的神来之笔。
颂明说过,考察一个作者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景实事实情”写作。面对一个现实的场景或事物,要求你即时创作诗文。作者所能达到的水准就是作者最真实的水平。
这种方法是我们老祖宗最常用的方法,比如就眼前的景致出个对子,对得出、对得好、对得妙,就是不同的水平层次。
那种生吞硬剥的凑句、改写、组装等“套路写作”,是无法衡量一个人的真实水准的。
不妨和您做个游戏,颂明信手写了一首字谜诗。您要是能解出来,或许会有所反省和启发:
二帝归来发已斑
地境一半在云边
遣字仍从点滴始
城西约会人不见
此怪口边却长角
纸里包火为哪端?
欲寻黄木作大梁,
街中丢圭不敢言。
2024年9月17日星期二
【文/颂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