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的师生关系是真正的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学相长的教育效率是最高的。
人民教育与精英教育在师生关系上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
精英教育的师生关系是对立的关系(在为你好的名义下“把学生当敌人”)。
人民教育的师生关系是真正的教学相长的关系。
下面分别论述。
在长期的封建教育中,读书的目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朝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这无疑是精英(贵族)教育。目的就是阶级进阶。这种教育就是极端的教师中心:“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和“天地君亲师”。实际上这是教学效率最低的教育方式。
中国西汉时有个教育家戴圣,真的很了不起。他写了《礼记·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关系,科学地定义了和谐的“教学关系”。戴圣的教育理论基本上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因此具有超时代的意义。
西方国家有很多教育家也都在探索教育的规律,为现代教育理论及制度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比如赫尔巴特、夸美纽斯等。
杜威是集西方教育理论之大成者,他的教育理论可以作为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取代了传统教育的 “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这是新旧教育转折的分界线,也大大提高了教育效率。
但是杜威的理论依然是不彻底的,有缺陷的。比如在教学关系上的“儿童中心”论,依然是“对立”的。只是把服从的对象从“教师”转变为了“学生”。这在实践中是很难实现的,具有浓重的“乌托邦”色彩。中国有教育家发现了这个弊端之后又有人提出了“双中心论”,本质上还是对立的。“双中心论”只是一种口号游戏了,完全没有实际意义。
人民教育事业以陶行知为发端,一开始就把教学相长作为教学关系确定下来了。陶行知 《怎样做小先生》十一:“我所写的小先生歌里有一首是注重这个教学相长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从一开始就把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抗大时期,“教学相长”的教学关系已经发展到了完善的程度。“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共同学习、相互提高”蔚然成风。使教育效率达到了最佳状态。
为什么这个完善的“教学相长”却并没有完全延续下来而只是在一部分先进的教师哪里得以传承呢?
笔者长期观察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除开复杂的历史、政治的原因不说,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素质的问题。
比如说抗大,都是一批真正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的时代精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董必武、王稼祥、贺龙等核心领导人都是抗大的兼职教师登台授课。
而我们现在有很多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划重点考试。这就只能是灌输式教育。灌输式教育抹杀学生个性,以成绩判定学生优劣,喜优厌劣而迁怒、怪罪于“灌不进去”的“劣等生”,从而引发教学矛盾导致教学关系紧张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教学事故和社会问题。
教学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以一篇短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重要的问题依然要说三遍:
教师中心的教学关系是对立的教学关系。在对立的教学关系下,学生天性受到压抑,因此是教育效率最低的。
“教学相长”,不以学生为对立面,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因此教学效率是最高的。
能否实现“教学相长”关系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素质。
2023年12月22日星期五
【文/颂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