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球时报2014年年会上,中国社科院学者房宁认为“不应妖魔化“人治”,神化“法治”。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好比汽车大还是司机大。人治就是一个经验性的治理,法治就是一个规范性的治理。法治不是一个点,不是一个线,而是一个可能性的空间,那么在这个空间中就是人治。”引来反中国制度者的美分水军的大肆围攻,一直歪曲人民民主专政的砸党锅人士中青报曹林,立即又写上《讨论人治时别用伪问题掩盖真相》一文率众大骂房宁是“封建”“无耻”。
曹林在《讨论人治时别用伪问题掩盖真相》一文中说房宁理论上是没问题,但现实就有问题,是“用庸俗的辩证法玩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游戏,以“不能妖魔化人治”这个伪问题,掩盖了“法治还远远不够”这个真问题。”言下之意就是,人治讨论多了法治就变少,如此,曹林将人治与法治对立起来。
那么,曹林说的对吗?本笔者的答案是:一定是错的.因为理论没问题哪还能现实中就有问题呢?既然理论没错,又哪来的伪问题呢?曹林没有行文逻辑.那,人治与法治是否是对立的?到底是房宁与曹林谁伪之呢?有道知识是打开真理的大门,当我们探知这当中的真假,就能知曹林之真伪与目的所在。
其实人治对立于法治是近几十年来,是别有用心者为攻击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治理与政策,宣扬其所谓西方才是民主所立的谬论,其借来的是中国古代儒法流派之争一说立论.不过,知历史者必知事实上,法儒之争并不是法治之争,与封建皇权的律法之治毫无关系.之所以秦汉之后封建皇家不用法家,是皇家认为法家之规对皇帝皇族管束太严,逐渐选择了儒家一种对皇家宽松的主张,而实质是皇家放弃了法家强调的皇帝皇族在政事上必独揽,事事打理到位,不迷信百官,这种较操劳的规定,选择了儒家主张的一种较之无为,而倚重百官之治,使当皇帝皇族成了一种较舒服的职业.儒家与法家之争的只是一个要求皇家集权,一个要求皇家放权而已。而儒家引领千年,秦法也跟了百代,文献中找不到儒教的“仁政”与法家制定律法有对立之说,谬论者却是巧妙地将法家之名“法”字改成法治,与儒家的提倡官治的“仁政”的“仁”字改成了人字,变成了法治与人治之争。
当一个理论来源荒谬,那它的所有解释肯定都是胡说八道,就当他们说的人治是说靠人的意识去治理的说法成立,但历来枉国法者多是偷换法律概念,实行自我的法治境界罢了,并不存在没有法的治,而显然,人治与法治只作中性词,又何来对立呢?当然,这些谬论者会把一些执法犯法,无法无天全塞给他们制造出的“人治”,但这也说不过去,除了“人治”组成作一动词,法治则形状之名词,概念不同外,因为“治”字本意就是“有条管理”之意,又何来人治与法治对立呢?所以中科院房宁所说的法治与人治是不在一个点上,是完全正确的.不在同一点同一线上的东西,你拿来对立,不是关公战秦琼吗?而用这种虚无概念去批评政府吗?本身不就是妖魔化政府了吗?这些理由完全证明了曹林之流攻击房宁,就想要维护这种虚无主义概念,这才是他们的真相,其意图是清晰的。
更可笑的是曹林除了在文章中说谈人治违宪(宪法中没有哪条写着反对人治的),还把人治称封建化,他却不知“法治”一词出自离封建朝代更远的奴隶社会与封建交接的春秋时代,在那时统治者就已经懂得谈法治,谈依法治国.这难道说奴隶建社会开始,奴隶主就有民主化思想了?这当然是扯淡的,因此说,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与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有它们本身的法治所在,人治不是民主的代名词,同样,法治也非民主社会的象征,民不民主只有看哪个阶级所掌握而呈现不同.法本身是工具,而它必靠人之布施,法治否定靠人治,难道它靠鬼治不成?
所以说,房宁对人治与法治的澄清,是拨乱反正,曹林的《讨论人治时别用伪问题掩盖真相》一文对房宁的批判是毫无理据的,只不过看着所仗可妖魔中国的谬论,眼看被揭穿,心急火燎,连怨带骂,文章既不讲知识、连言语逻辑都不讲,尤如泼妇骂街,真想不到泱泱大国的机关报,却任了如此浅薄的一个编委?最后奉劝曹林,如果还有点自知之明,应该蒙脸自己卷铺盖走人。
相关文章:曹林《讨论人治时别用伪问题掩盖真相》http://news.sina.com.cn/zl/zatan/blog/2014-12-09/14402794/1193210930/471ef4320102v7bd.shtml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