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教汉语的突尼斯老师
洛特菲·谢比勒博士是突尼斯人,但汉语说得非常流利,是突尼斯目前唯一的本国籍汉语教师。从20世纪70年代到北京留学开始,他的心就和中国紧紧地贴在了一起。十多年来,他献身汉语教学事业,汉语已经成为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洛博士现任教于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这所专门培养外语人才的大学外表很不起眼,校园和教学楼的规模不仅无法和中国的大学相比,甚至不如北京、上海一流的中学。但“庙小神灵大”,学院的师资力量很强,近110名教师中,八十多人拥有博士学位。
在这样一所人才济济的大学里,洛特菲博士可以说大名鼎鼎,这不仅因为他1992年至1998年当过6年的语言系主任,更因为他殚精竭虑,不辞辛劳,为使汉语等“小”语种由选修课提升为本科专业立了大功。
人生四个目标
初次与洛博士见面,是在学院教学楼的走廊上。他中等身材,目光炯炯,正在和几个学生用汉语交谈。由于事先知道这所大学里只有一位教汉语的突尼斯老师,所以我断定眼前的这位中年人一定是洛特菲,之后便和性格开朗的洛博士有了交往。
洛特菲汉语讲得很好,有时还带点“京味”,一听就知道在北京呆过。1976年秋,考取了奖学金的洛特菲来到了朝思暮想的中国,进入北京语言学院学习。4年后,洛特菲获得汉语语言学学士学位。按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留学期间,洛博士不仅遍游北京,还利用假期去了上海、广州、西安、桂林等地。正是在这段时间,他确立了人生的四个奋斗目标:在突尼斯的大学里开设汉语本科专业、在突尼斯的高中里开设汉语课、培养突尼斯的汉语博士和在突尼斯建立中国研究中心。
1980年秋,洛特菲毕业后离开北京,来到汉语教学水平较高的法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通晓法语的洛特菲要在法国深造,拿到博士学位,否则难以获得在突尼斯大学任教的资格。1984年,洛特菲的博士论文《法汉动词比较研究》通过答辩,成了突尼斯第一个专门研究汉语的博士。
此后,洛特菲被法国的一家信息技术公司聘用,开发汉字输入技术。在法国工作3年,他收入不菲,待遇优厚。但洛特菲忘不了在中国留学时确立的人生目标,他要利用自己的专长在祖国干出一番事业。于是,经过多方联系,他于1988年9月回国,进入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任教。
设立汉语专业
突尼斯的汉语教学始于1977年。那一年,中国派两名教师到突尼斯开设汉语课,供大学生们选修。中国派来的教师都通晓法语,每两年轮换一次。洛特菲回国任教,成为在突教授汉语的第一位突尼斯教师。
洛特菲回国时,汉语依然仅是选修课,而他的第一个目标是使汉语成为本科专业。1992年,洛特菲担任了语言系主任。他在教学和工作之余,开始了深入的社会调查。他找了语言学院许多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情况和想法。他向五百多家企业发出调查表,了解它们需要哪类外语人才。
社会调查使洛特菲了解到,学院里的阿语系学生严重过剩,他们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而社会上对德语和意大利语等语种人才的需求又得不到满足。洛特菲向高教部建议将德语和意大利语及汉语改为本科专业。1998年,洛特菲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突尼斯高教部同意将这些系提升为本科专业。
洛特菲欣喜异常,1998年秋季开学,突尼斯大学里的第一届汉语本科专业录取了21名学生。面对朝气蓬勃的学子,洛特菲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和两位中国同事认真备课,书写教案,把这些对方块字还完全陌生的学生一步步领进汉语的殿堂。考虑到今后学生会逐年增多,三名教师无法承担全部4个年级的教学任务,洛特菲又和学院领导不远万里来到北京,请求中国增派汉语教师。他们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满足,从2000年起,中国增派了两名教师。现在,4位中国教师与洛特菲一起在突尼斯教授汉语,汉语专业拥有的中文图书也增加到三千多册。
寻求就业出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998年汉语本科专业开设了,但毕业生将走向何处,又成了爱管“闲事”的洛特菲考虑的问题。洛特菲认为,要使突尼斯的汉语教学顺利发展,必须让学生看到毕业后的光明前景,否则学生就会缺乏动力,学习积极性难以持久。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在高中开设汉语课的问题。于是他上书主管中学的教育部,希望在一部分高中里开设汉语课,这样既可以扩大高中生选修外语的范围,又可为一部分汉语专业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
经过3年耐心等待,教育部终于在今年春天作出决定,同意在少数高中开设汉语课。但这一决定要等到2003年秋季开学才能真正落实,因为在突尼斯当中学教师必须通过资格考试,而准备这种考试需要一年的时间。至此可以说,洛特菲的第二个目标也即将实现。
洛特菲很健谈,他为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他说,回国十几年来,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他付出了大量心血。现在,他的前两个人生目标已经或即将实现,今后他将为培养突尼斯自己的汉语博士和建立中国研究中心而继续努力。
洛特菲博士家乡一景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