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食粮门庭若市 精神食粮无人问津
离记者住所不远的一个大型商场里,有两间比肩而立的店铺,一个是专销中文书刊的“纵横书坊”,还有一个是马尼拉著名的中餐馆“梅林”。这两家店铺一个卖来自中国的精神食粮,另一个卖源自中国的物质食粮,它们拥有完全相同的商业环境,可命运却有天壤之别。
“梅林”里几乎总有客人。一到饭点,就有许多客人在门外等空位。特别是当厨师在朝向店外的大玻璃窗前开始做“梅林”的招牌食物——兰州拉面的时候,许多人围在窗前目不转睛地观赏拉面师傅是如何把一团面粉变成一把又细又匀的面条。
而隔壁的“纵横书坊”却一年到头门可罗雀。尽管店面装潢很漂亮,图书种类非常多,而且还经常挂出“7折”、“减价”之类的牌子,但就是没人光临,偶而有一两个顾客进出,也基本上是光看不买的。
书店苦苦支撑
两家店铺的老板都与记者相识。“纵横书坊”的老板叫黄栋星,41岁,祖籍福建,1978年随家人来菲律宾。黄栋星从小酷爱读书,在马尼拉苦于买不到像样的中文书刊,于是当他拥有了创业的资本后,便不顾一切地开办了“纵横书坊”,并使其成为马尼拉首屈一指的中文书店。
不过,这是个赔本的买卖。因为毕竟在菲律宾认识中文的人太少,就连约占人口百分之一的华人华侨当中也有许多不懂中文,所以中文图书的市场实在太小。
为了减少开支,黄栋星的老母亲、妻子、弟弟、弟妹都被发动起来,轮流到书店站柜台。他本人则利用自己的中文写作优势和灵活的头脑,为一些华商企业作公关、设计广告、经营菲律宾航空公司的机舱读物《纵横》月刊等,以弥补书店的亏空。
记者曾问黄栋星:“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关掉书店做别的生意、多赚些钱不好吗?”他回答:“这是我从小的志趣和爱好,难以割舍。”所以开业3年来,他一直苦苦支撑着书店。
饭店顾客盈门
“梅林”的老板叫吴幼源,今年67岁,祖籍也是福建,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安徽省师范大学中文系。很巧,吴幼源也是在1978年来到菲律宾。他从1980年开始与人合开中餐馆,积累了一些心得与经验。1992年,他独自创办了“梅林”中餐厅,短短十年间在马尼拉和旅游胜地博拉盖共开了5家分店,此外还开了5家冬阳火锅店,家家都是顾客盈门。
吴幼源说他成功的秘诀有两点,一是汲取中国各地风味饮食之长,二是融入菲律宾人的口味。在“梅林”的菜单中,光面条类就包括了中国东西南北各地的风味面条。菜式更是丰富,有粤菜的XO酱炒花枝,也有海派的酥炸上海春卷,还有川菜的麻婆豆腐等等。如此五花八门的菜单不禁令人感叹“食者无疆”。
“梅林”的菜单不是吴幼源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他在多年的餐饮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说:“中餐不能仅仅让中国人爱吃,也要让菲律宾人爱吃,才能有市场。”比如,菲律宾人本来是不爱吃蔬菜的,而梅林的干煸四季豆却非常受欢迎。因为菲律宾人爱吃油炸的食物,吴幼源就让厨师把四季豆加入调料、配料,在旺火热油中炸得又香又烂,结果成了一道特色菜,所有食客都很爱吃。
吴幼源从台湾引进的烤涮一体的“冬阳火锅”在菲律宾是个创新的吃法,收效奇佳,因为菲律宾人特别喜欢吃煎烤的食物。常见菲律宾人的火锅里清汤滚沸,却空无一物,烤盘上倒堆满了食物,一家老小围着大快朵颐。这里也同样受中国食客欢迎。总而言之,想尽办法同时满足中菲食客的需要,就是吴幼源创新的原则和成功之道。
坐拥“梅林”与“冬阳”,吴幼源财源滚滚。但他骨子里还是个文人。“梅林”和“冬阳”的店内装潢、招牌设计都充满中国文化特色,比如中式仿红木桌椅、四壁的中国字画,写着“万事如意”的大红灯笼等等,使来往的菲律宾食客对这些中国的东西留下深刻印象。应该说吴幼源对中国文化、中文在海外的传播也有贡献,通过成功地经营餐厅和火锅店,他使许多没念过一天中文的菲律宾人认识了招牌上的“梅林”和“冬阳”这四个汉字。
传播中华文明
一个正正经经学中文、教中文的人却在异域他乡开中餐馆发了财,而另一个文学爱好者却在苦苦地经营着摇摇欲坠的中文书店,我总觉得这事儿很有趣,所以每次路过这两家比邻而居的店铺时都忍不住多看上几眼。
中文书店在异域生存,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黄栋星的痴憨和勇气简
直有点像“愚公移山”。但他却有着愚公的乐观。
他说:“随着中国的强盛,越来越多的菲律宾人开始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感兴趣。去年阿罗约总统曾号召菲律宾的大学增开中文课,为今后菲中两国扩大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培养人才。等学中文的人多了,我书店的生意也会好起来。”
两个不同追求的华商,有着如此不同的境遇。黄栋星的“纵横书坊”可能永远也无法像吴幼源的“梅林”那样火爆,但两家店铺在异域的生存,却同时宏扬着中华文明的精粹。(摄影 薛颖)
1、“梅林”餐厅生意火爆
2、黄栋星与他的“纵横书坊”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