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台独”苦叹:台湾“外交”走入死胡同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12-24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台独”苦叹:台湾“外交”走入死胡同 “台独”报告:“国际空间”日趋缩小 【台湾《自由时报》12月19日报道】陈水扁总统印尼之行由于中国大陆从中作梗'...

“台独”苦叹:台湾“外交”走入死胡同


“台独”报告:“国际空间”日趋缩小
【台湾《自由时报》12月19日报道】陈水扁总统印尼之行由于中国大陆从中作梗而未能成行。调查局针对中国大陆对我国外交斗争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大陆对我国采取“以其广大市场和购买力为诱饵,借此要求其他国家参与围堵我国”等7项外交斗争手段,旨在阻断台湾问题国际化、矮化我国政治地位。
报告认为,我国应采取4项对策以回击中国大陆的外交封杀,包括:稳固我国现有邦交国,伺机争取中国大陆邦交国与我国建交;进一步提升与美、欧、日等大国的实质关系,加强双边经贸,并争取军售机会;争取参与各种官方、民间的国际性组织,和其他国家进行对话,吸引国际关注;加强国际宣传,积极向国际说明中华民国立场,避免国际社会误解。
报告指出,中国大陆单方面认为,依照国际法规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是“中央政府”,遂不顾国际现实,一味否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国家地位,并围堵、封杀我国的国际活动空间。
中国大陆对我国外交斗争有7种具体手段,凡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建交、互访,必定在双方建交公报或联合公报中,声明中国大陆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同时要求各国信守“一个中国政策”。
中国大陆还以高层官员密集出访非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等地,借机劝阻各国勿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全力围堵封杀我国的国际活动空间;此外,还诱使马其顿等国家和我国断交,且利用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身份,迫使其他国家在联合国保留对我国的支持。
封杀我国参与国际组织方面,中国也不遗余力,例如阻挠我国政府高层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导反对我国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观察员等作法。
另外,中国大陆也多方阻挠、反对他国军售我国,对有意售给我国武器的国家,中国大陆必定强烈抗议,百般施压。
印尼态度:“我们只承认一个中国”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20日报道】题:副总统:不是通过冲突和恫吓 印尼与台须寻求化解方法(记者  余歌沧)
台北与雅加达之间关系由于陈水扁来访被拒而恶化,已引起印尼政府高层关注,副总统哈兹表示,希望台方了解印尼立场,并妥善地解决该问题。
据《点滴电子报》报道,哈兹昨天在总统府回答媒体询问有关台湾要通过经济制裁对印尼进行报复一事表态,他说,必须寻求化解方法,而不是通过冲突和恫吓,譬如通过与安排投资有关的其他国家来调停。
他说,尽管双方没有外交关系,但希望台方不要作出激烈反应,台方也要尊重印尼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他承认,如果台湾落实(经济制裁)的恫言,必将对印尼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因为每一家外资厂商撤走,都将不利于国家经济。
哈兹又说,必须设法留住现有的外资企业,因为新的外国投资可能要在2009年才流入。
另一方面,针对台湾由于陈水扁总统访问印尼计划受挫,以及印尼外交部发表被台方认为不友善言论而恫言要对印尼实行经济制裁一事,印尼外长哈山作出冷淡反应,但工商界认为不能对该恫言掉以轻心。
哈山前天对雅加达媒体指出,日前印尼政府拒绝台湾总统到访,对于在印尼的投资气氛将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昨天雅加达有3家报章引述了哈山的上述谈话。
哈山说,做生意有一定的逻辑,建立经贸或投资关系纯是为了谋取利润,如果投资环境舒适和有利可图,即使双方没有外交关系,正如印尼和台湾之间的情形一样,也可以进行,至少到目前为止如此。台湾总统不曾到印尼来访问,但根据上述逻辑,双方经贸与投资合作照常进行。就台湾方面对陈水扁来访计划受阻而作出强烈反应,哈山说:“各自国家可以有自己的意见,而我们也有不同的看法。印尼所持原则很清楚,我们只承认一个中国。”
不过,台湾要对印尼实行经济制裁一事受到印尼工商界重视,印尼工商总会投资部主任苏利奥·苏力斯迪奥指出,不能将台湾方面要实行经济制裁的恫言视若等闲,因为这不是一件小事。他说:“试想想,如果台湾真的要撤走在印尼投资,将造成多少工人失业。”
据资料显示,目前台商在印尼累计投资170多亿美元,包括900多个项目,至于来自中国大陆投资不超过15亿美元,其中大多数在能源部门投资,但统计数字显示,印尼自发生金融危机后,2000年至2002年期间中国大陆投资计6.23亿美元,台商投资只2.341亿美元,两岸与印尼贸易来往中,印尼对中国大陆出超达10亿美元,但对台湾却入超近8亿美元。
分析家指出,北京对印尼提供大量经援,如前后给予2000多万美元无偿援助,3亿美元出口贷款及4亿美元低息优惠工程贷款,双方已签署印尼将向中国福建省出口价值85亿美元液化天然气合同,另一项可能向江苏出口近100亿美元液化天然
气合同也在洽谈中。

(原载台湾《中国时报》)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