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大陆书籍畅销宝岛台湾当局神经紧张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11-26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大陆书籍畅销宝岛台湾当局神经紧张 【香港《明报》11月20日报道】题:大陆书入台未解禁 “国家安全”作盾牌 台业界忧白色恐怖 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岸'...

大陆书籍畅销宝岛台湾当局神经紧张


【香港《明报》11月20日报道】题:大陆书入台未解禁 “国家安全”作盾牌 台业界忧白色恐怖
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岸交流已十多年,许多看似平常的事务,台湾法令却仍是不允许,如在台湾贩售大陆书籍,按现行法令就属非法,但买卖双方都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已触犯法律。业者与民众主张政府开放,但相关官员仍以“国家安全”为由,无意以平常心看待,令人担心似乎又回到戒严时期,政府拟对学术自由采取管制的态度。
白色恐怖 业界忧心
早在台湾戒严时期,大陆简体字书籍即在台湾地下市场流通,买卖双方都是偷偷摸摸交易,与警备司令部人员大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当时的确有人因买卖与看了大陆书而坐牢。
台湾解除戒严令后,两岸交流正常化,不少人到访大陆后带一些大陆书回台,大陆书籍专卖店也陆续在台湾出现。据估计,台湾有16家专卖大陆书的书店,没有人认为售卖大陆书是违法的。
直到今年2月25日,台北新开张的一家专卖大陆书的书店“问津堂”被新闻局发出口头警告,海关并查扣了业者所有进口的大陆书,这时大家才警觉原来大陆书仍未容许在台湾合法流通。此事以后,其他售卖大陆书的书店老板才发现,店内突然出现身穿深色西装、结领带、神色极严肃的陌生客人,仔细搜看架上的书籍。
一名不愿具名的业者说,“这些陌生客与戒严时期警总人员的做法极为类似”,令他们担心“白色恐怖”时期的思想管制又重临。“问津堂”总经理王永说:“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政府还有能力去管制学术自由,像戒严时期去查禁书?台湾不可能走回头路。”
“法例”禁止 钳制思想
新闻局出版处四科科长陈鹏光无奈地说,他不是不了解大陆出版品在台湾流通的情形,也明白民众的需求,但《两岸关系条例》第37条清楚规定:大陆地区出版品非经主管单位许可,不得进入台湾地区;但是如果个人需求或是研究机构、学术单位或图书馆需要,则可申请进口。在法令未修改前,主管机关不能不管。
几名书商跑去找立法委员陈倩,举办公听会邀请新闻局局长叶国兴、副局长李雪津与陆委会等相关官员出席,共同研究解决这个问题。不过,书商得到的答案却是,必须在“国家安全”、“两岸对等”、“避免文化入侵”、“避免共产思想渗入”等条件配合下,才会开放大陆书籍合法正常进入台湾。
台湾业者不得不强烈质疑,政府是不是有意回到戒严时期、钳制思想,因为官员限制大陆书进入台湾所持的理由,与当初国民党政府在戒严时期的理由,并没有太大差异。
大陆书的进口涉及台湾统独的意识形态之争,基本上自由派学者倾向开放,而独派的学者或文化人则认为应该管制。
推行“台独” 扼杀学术
被归类为左翼学者的政治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黄德北等人表示,捍卫学术思想自由是知识分子的天职,更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人权,大陆图书进口属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范畴,政府不应该用任何理由作为借口限制人民,除非政府又想回到戒严时期、进行思想控制。
独派人士则持另一套看法。主张台湾独立建国的“台湾教授联盟”的学者认为,中国是台湾的敌对国家,管制中国大陆出版品是理所当然的事,大多数台湾人不会认为这样的管制是违反学术自由、搞白色恐怖。他们说,何况以当前的两岸关系,中国大陆的出版品经许可才可进入台湾,是为防止共产独裁的毒素入侵台湾学子。
在台湾,谁是大陆书籍的读者?业界表示,其实大陆书籍在台湾一直属小众市场,读者群为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口,如学者、研究生、专业人士,即使连大学生都不多。但是,台湾民众随着两岸交流的频繁,对于大陆书的需求,已由学术、文化界扩及一般读者。
交流趋多 势不可挡
专卖大陆书最具历史的书店“结构群”负责人廖秀惠指出,大陆书的市场不大,其中以文、史、哲、中医、法政、翻译等专业书为主,台湾的出版社无法满足这类书的需求。
“问津堂”总经理王永表示,大陆就算再冷门的书,总会有三四千本的销量,但类似的书在台湾或许只有三四十本的市场,是不会有出版社愿意出的。
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二年级的陈姓同学表示,台湾因为学术翻译环境极差,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而且除了英语人才不缺外,其他语言的专业人才少得可怜,因此许多翻译书根本找不到。反观大陆在这方面却做得又快又准确,他们当然只有买大陆书。
业者表示,虽然官方一再表示贩售大陆书是非法行为,但大陆书的读者群中,有不少是官方人士,甚至透过这些大陆书专卖店来订书,像正在遭“查扣”书籍的“问津堂”,都会看到陆委会、新闻局的官员在内流连买书,显见大陆书确实有其存在的必要。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