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慧眼辨真凶
【美国《时代》周刊10月21日一期文章】题:科学如何破案(作者  杰弗里·克卢格)
这颗已经变形的子弹头在外行看来毫无用处,而在位于马里兰州罗克维尔的财政部酒、烟和火器局一个没有窗户的实验室里,它却成了检验官手中的宝贝疙瘩:一块碎片就有可能把最近这次狙击手袭击的罹难者和前几次的受害者联系起来。与以前找到的那些弹头一样,有专人负责小心翼翼地把这颗弹头送到实验室,面交本案的首席检验官——50岁的沃尔特·丹德里奇。他的“徕卡”牌比较显微镜下挂着根细杆,借助一点胶蜡,他把这颗已经变了形状的弹头粘在上面,与那个狙击手射出的一颗子弹并排放在一起,接着把两颗弹头在目镜下一圈一圈地转动,一会儿把它们贴在一起,一会儿又把它们分开,就像一对舞伴。审视良久,他离开了桌子。虽然46岁的小组长蒂莫西·柯蒂斯要用几个小时才能进一步确认研究发现,但是结果似乎已经很清楚了,两枚子弹相仿,说明连环杀手再度出击。
如果说有什么能令那些目睹枪手作案场面、惊魂未定的美国人稍稍宽心的话,那就是:对付如此狡猾的杀手,现在警官的技术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雄厚。正当那个枪手(或者说那些枪手)上周一个一个地杀掉更多的受害者,令探案人员十分恼怒之际,当局启用了一些全新的工具来破案,其中有地理剖面测定计算机,用以确定杀手的住所;还有弹道数据库,利用其弹道痕迹找到相关的其它案件,以及印痕物质技术,用来采集指纹、DNA之类任何可能粘在弹壳或纸牌上的线索。
即便这些资料都具备,要想抓住疑犯,还是得有不错的运气或可靠的线报。不过办案人员不像以往那样靠运气了,这个星期所展示的只是些有代表性的高科技设备。现在的计算机程序能够把模糊不清的监控录像转化为清晰易辨的电子影像;化学扫描仪能够以分子为单位探查证物;还有处于试验阶段、尚存在争议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分析疑犯的脑电波,从而确定他所知道和不知道的情况。追踪和搜捕罪犯的工作正在经历一场技术革命,一直翘首期盼“下一个重大发明”的公众对此并未忽略。
即便从最乐观的方面来看,司法鉴定也不是一件什么都能十拿九稳的工作。条分缕析的案件调查所采用的手段,从老式的实地侦查一直到安然公司丑闻这类案子所用到的司法会计学,无所不包。然而,暴力或者情感犯罪的侦破需要一整套与此截然不同的手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新技术派上了用场。
自从辛普森案淋漓尽致地利用了证据以后,很多人都觉得,司法鉴定学与一样东西密切相关,那就是DNA.这确实不无道理。利用体液或身体组织中提取的细胞,就能够几乎完全肯定地识别人的身份,这对刑侦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随着技术人员的技术日臻娴熟,他们可以从更小的样本上提取DNA,这项技术的用途日益增大。只需直径十分之一英寸的汗渍、泪渍、唾液或血迹,就能够提取到含有大量证据的细胞。巴里·费希尔是洛杉矶治安部司法鉴定实验室的主任,他介绍说:“从帽带或眼镜的鼻梁架上,都可以取得很好的DNA.”
连科学家都感到吃惊的是,从一些貌似不大可能的地方也能获得DNA.一般来说,DNA只能在含细胞核的细胞中找到,这就排除了指甲、牙齿和头发毛干中的细胞。不过,这类细胞有种叫做线粒体DNA的东西,是更为原始的基因编码形式,只能从母亲处遗传。人类学家开发了一种线粒体DNA序列测定技术,有些办案人员已经率先采用。没有谁夸口称这项新技术的精确度能与传统DNA图谱相比肩。然而,这个月底,46岁的艾奥瓦人斯蒂芬·赞特可能会因1989年的一宗谋杀案而受到审判,这要归功于对现场发现的两根头发进行的线粒体测试。
但是,DNA测试尽管时下风光无限,前景诱人,真正让司法鉴定科学家感到兴奋的还不是它,而是观察仪、扫描仪和质谱仪等硬件设施,有它们在手,探案人员就能够高度精确地对获得的任何证物进行分析。
例如,测试疑犯手上的火药是探案人员常做的工作。如今,司法鉴定实验室进行测试时大都改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只需用一小块胶布粘一下疑犯的双手,然后把它放到显微镜下面,用电子流进行鉴定,火药的成分会放出清晰的X光,如果有火药,就逃不过电子流的眼睛。
同样令人激动的还有新型气相色谱仪和质谱测定仪。如果要测试证物的化学成分,气相色谱仪就派上了用场。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高强度的烤箱,将证物放入其中,使其气化。生成的气体会汇聚进一个形似螺旋管的装置中,该装置内壁的化学物质能让气体中的各种成分以不同速率逸出,这些化学成分按照原子重量进行排序,在图表上表现出来。随后调查人员把读出资料与参考资料库进行对照,确定证物的成分。
不过,气相色谱仪和质谱测定仪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分析证物时会将其毁损,调查人员必须一次成功,否则罪犯可能因证物毁灭而逍遥法外。正在开发的一种新设备——激光磨熔光谱仪——如果问世,这个问题将得到解决。它只需发出粗细如针的光柱,蚀切极小一片样本,然后在等离子炉中对其进行加工。等离子炉装备有一个质谱仪,能够极为敏感地探查物质成分。与此相仿,加利福尼亚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所的研究人员表明,一种同步加速器辐射装置能够从证物上反射一股红外能,分析反射的光谱就不用损坏物证了。此外,研究人员正在尝试运用红外硬件设施分析指纹中油状物质的构成,如果成功,不仅通过指纹的形状,而且通过它的化学成分也能辨别疑犯。
有时现实世界里找不到清晰易辨的指纹。一些司法鉴定实验室的调查人员能够从五颜六色的苏打汽水罐上拍摄到指纹的电子快照,然后对影像进行处理,从罐子上取下指纹印。一位调查人员说:“我们能够去除背景,要获取纤毫毕现的指纹,机会大得多了。”
新近出现的刑侦技术中最具未来色彩、同时也颇具争议的一种,或许就是已经为大家所知的脑电波测定法。这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大脑对它认知和不认知的影像进行加工时,会发射清楚的电脉冲,能够被头部传感器探测到。如果对犯罪现场照片呈正反应,说明疑犯此前曾到过现场;若是负反应,则有助于确认其当时不在现场。
其它的技术就没那么强的试验性了。执法人员最大的梦想就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计算机系统,保存所有已知罪犯的指纹和DNA,以及所有曾用于犯罪的枪支的弹道特征。类似这类数据库的系统已经有过,譬如:“复合DNA检索系统(CODIS)”,“国家综合弹道信息网(NIBIN)”,以及“综合自动指纹识别系统(IAFIS)”等等,然而它们都还没有完全付诸实施。附:
DNA数据库的大作用
搜捕罪犯时,DNA资料总能起到大作用。调查员们逐渐明白,同一件证据,到以后也能有益侦破,甚至还能清理积案。这正是联邦调查局建立“复合DNA检索系统”的初衷。该系统于1994年正式建立,作为国家数据库,全国的执法人员都能够将罪犯的DNA资料提交入库。加入该系统工程的各州(几乎全部都已加入)可共享DNA库的资料。迄今它已保存了120多万人的注册资料。一些评论家担心,该系统会侵犯公民自由,但是DNA证据有弊也有利。“昭雪工程”通过判决后的DNA测试,已经为114个人洗脱了罪名。
探测疑犯脑电波
脑电波能显示真话假话吗?43岁的特里·哈林顿希望可以。他被判于1978年在艾奥瓦州犯谋杀罪,但他称,罪案发生的晚上,自己正在听音乐会,而且相信脑电波测定可以助其洗刷沉冤。脑电波测定技术是53岁的生物心理学博士拉里·法韦尔开发的,它其实是探测我们看到熟悉的图像时大脑都会发出的电波反应。嫌疑人看到犯罪现场的照片后,如果没有相应的脑电波反应,则表明他对现场不熟悉,是清白的。
过滤监听器噪音
卫星的静电干扰与人类语言有着相同的频率。由于这个美妙的巧合,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通常为军方服务的航空航天公司为司法鉴定作出了惊人的贡献。卫星绕地球飞行,通讯会受到低频波的影响,分离这种低频波对该公司的科学家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他们正把这项技术引入司法鉴定领域,帮助警察去除监听器磁带中的背景噪音。
在加州福尼亚的萨克拉门托实验室,研究人员在研究炸弹。
在萨克拉门托实验室,研究人员用气相色谱仪检测街头贩售的毒品。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