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帝国”必将代替彼帝国
【日本《朝日新闻》11月20日报道】题:将美国纳入其中的世界新秩序(作者 日本法政大学教授长原丰)
原编者按 2000年出版的《帝国》一书的作者安东尼奥·内格利和迈克·哈特认为,将来会出现一种将美国包括在内的“新网络形态”,而且也把它称为“帝国”。面对攻打伊拉克的危机,该如何看待新的世界呢?正在美国任教的法政大学教授长原丰采访了迈克·哈特。
长原问:直截了当地说,贵著《帝国》中的帝国指的是什么?
哈特答:“帝国”这个概念本身很难用新闻报道语言来阐述明白,我试着作以下解释。世界政坛的领袖们目前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美国掌握世界形势的重要决定权,然后根据美国的利益来推动世界,这是布什单边主义路线即美式帝国主义;二是确立不以国民国家为中心的世界秩序。我们把后者称作“帝国”。它是一种没有中心角色的网络,由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经济组织,以西方七国为代表的主要国民国家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和跨国企业共同发挥作用。
问:最终这是另一种版本的“美式帝国主义”吧?
答:美式帝国主义的确存在。攻打伊拉克的临战危机等就是布什政府为按美国的国家利益来操纵世界而炮制出来的。拉姆斯菲尔德等人是怀着明确观点来图谋称霸世界的。但是,他们的计划只会遭遇失败的命运,而我们所说的“帝国”必然会出现。
问:为什么他们的计划会失败呢?
答:美国的单边主义首先不会给企业带来利润,对整体经济不利;其次它不会使世界上各个政权保持稳定。更有说服力的应该是全球经济的力量也就是市场的力量,譬如过去6个月美元的币值相对于欧元来说就曾大幅下跌。当然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的舞弊丑闻对此产生了影响,美元贬值也可以理解为全球资本对美国单边主义的不信任表现。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角度看,美国的路线也必将失败。即使杀掉萨达姆,占领伊拉克,也不能消除世界对美国的反感情绪。那等于是在美国身上贴上了标语——所有被统治的人们,你们的敌人在这里。
问:美国的国家利益与世贸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全球性组织的利益相吻合吗?
答:在有关全球化的争论中,常常出现非此即彼的二者择一论。主张实行全球化的人们总是否定国民国家的继续存在,而主张国民国家存在下去的人们往往又否定全球化。不过,在现实世界中,上述两者并非水火不相容,例如各国经济领域负责人和中央银行行长会以国民经济代言人身份出席世界经济论坛,但他们同时又会为全球资本的利益而做工作。各国经济领域负责人可谓身兼二职,他们会努力使国民经济的利益与全球化资本的利润相一致。如果从这一角度看,布什政府推行的新帝国主义路线是落后的,我想它会在国民国家层面与全球化层面之间筑起一道“栅栏”。
问:您不认为应该因“9·11”事件和其后的事件而改写《帝国》的内容吗?
答:我不这么认为。不过我开始考虑更多的问题:比如作为对“9·11”事件的反应,世界出现了向帝国主义倾斜的趋势;再比如在全球化时代,即使在美国这个国民国家里,人们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不安。
问:美式帝国主义失败之后,才会出现您所说的“帝国”吗?
答:我们是在谈论正在形成之中的“帝国”。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在英国整个的生产中所占比例还极小。他努力地弄清某种趋势,并推断说这种趋势将会普及。我们也在这样做。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