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评析东盟与中日韩会议特点要让地区合作结出硕果
【日本《朝日新闻》11月6日文章】题:要让变化结出硕果
东盟+日中韩(10+3)等一连串首脑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会议呈现出了迄今未曾见过的若干特点。
第一,会议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的核开发计划、南中国海的主权争端、反恐等安全和危机处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第二,在地区合作领域,有关贸易的讨论增强了具体性。中国和东盟签署了旨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这非常具有象征意义。
第三,中国在自由贸易协定以外,在政治和经济各领域也显示出了积极姿态,进一步增强了影响力。东盟与印度首脑另外举行了会议,与地区外国家扩大关系的举动也不可忽视。
10+3是在亚洲爆发经济危机的1997年,纪念东盟成立30周年的会议邀请了日中韩首脑参加而固定下来的。10+3与同时召开的日中韩首脑会谈一道,成为对东亚面临的课题进行实质对话的机制,这理应受到好评。
对日本外交来说,目前最大的课题之一就是北朝鲜的核开发问题。与会各国将北朝鲜的核开发问题视为东亚面临的威胁,并就和平解决达成原则性一致。特别是日中韩三国确定进行合作,以督促北朝鲜放弃核开发计划。这在美朝框架协议濒临破裂的情况下是值得关注的,对今后日朝谈判的前景也会产生影响。
针对东南亚各地频频发生的恐怖事件,各国通过了“反恐宣言”,提出要加强合作并共享情报。关于存在主权争端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报注)问题,中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维持现状,并签署了旨在预防冲突的“行为宣言”。
问题在于,这些协议具有多大的实效性。只有各国互相让步,才能产生具体成果。
小泉首相在与东盟的首脑会议中,提出建立经济合作框架,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做准备,并与东盟就在10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达成一致。这是实现小泉首相年初访问东南亚时提出的“一揽子经济合作构想”的第一步。但是,无论提出多么华丽的构想,如果继续执行双重标准,不愿在农业领域开放市场,对方是不会有热情的。
对于中国的攻势,只靠临渴掘井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日本应该制定长期的战略,并切实为此开展行动。这样才能不辜负东盟的期待。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