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国际竞争 应对世纪挑战 台湾高校:变化中图发展
【中央社台北电】题:大学如何面对21世纪挑战
台湾要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希望未来二三十年产生一两所世界级水准的大学,各校目前都各显神通,积极努力。
台大:学术研究待加强
台大校长陈维昭认为,面对高等教育发展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国内大学原来各做各的,但现在资讯多而透明,竞争也大,大家想成国际一流知名大学,要有很多因素,包括对地区的影响与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最重要的仍是学术成就,这不是唯一却是最重要的指标,否则仍不算国际一流的大学。
陈维昭表示,以台大来说,有些领域现在与一般世界知名大学相比,已经赶得很接近,像电机资讯学院的资讯科技研发成果,医学研究如肝炎、鼻咽癌等本土性的研究成果等都获国际肯定。
他强调,一所好大学除了学术成就、教学品质、师资阵容、学生素质外,还有其他要素也必须考量,例如对所属地区或社会的贡献度、在某个地区或某领域所具有的代表性等,都是重要的指标。
如果从对所属地区或社会的贡献或成就而言,陈维昭说,台大对台湾的影响很大。
其次,校友们对全世界的贡献和成就,也是一项要素。陈维昭引述台大前校长孙震的话说,“只要是美国著名的大学就一定有台大校友任教,越是著名的大学越是如此,如果没有台大校友,那所大学大概就不是很著名”。
即使受到美国大学认定台大是好大学,且台大最近几年在各方面的研究确实有很大进步,但陈维昭仍认为,从整体学术研究看,台大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得努力赶上。
同时,系所评鉴、五年一次教师再评估并据以升等、资源整合也在做,陈维昭说,很多教师原来各做各的研究,但很多新领域需要整合,台大近来就整合九大重大研究计划与研究中心,包括纳米、基因体、生命科技、资讯科技、计算科学、理论科学、东亚文化中心、区域研究等范畴。
陈维昭强调,制度更有弹性已有提升教师潜力的明显成效。例如,SCI/SSCI统计资料显示,台大学者被引用的论文成长快速,2000年已超过2000篇,在亚洲地区已属难得,同时,台大教授论文质的提升也相当显著。
陈维昭观察到,台大学生不比过去水准差,但在社会环境变化大、诱因太多下,学生真正花在读书上的时间与心力不够,令人担忧。为了保有台大的一定水准,台大目前的做法,是保留学业成绩二分之一不及格即退学的严谨把关制度和书卷奖,警醒台大学生不可能“由你玩四年”。
台师大:在传统与转型间游移
面临新世纪的竞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早有警觉,在教育部政策引导下,研拟转型方案,拟朝师资培育与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新方向发展,并与其他学校结盟,校长简茂发坦承,各种可能都想试试看。
简茂发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台湾师大与中兴大学、中正大学、台北大学宣布结盟为“台湾综合大学系统”,又与台湾科技大学洽谈是否并校事宜,期望在合纵联盟中开拓新局。
事实上,身为台湾师范校院的“龙头”学校,台湾师大在固守师资培育大学系统与跨出大步转入一般大学系统两个可能的方向目标间游移不定,甚至想把技职校院体系学校纳入,雄心不可谓不大。
简茂发指出,国外师范校院的转型有成有败。台湾师大希望朝综合大学目标发展。大学系统对台湾师大来说,是志同道合的结盟与合作,借由系统内各校学术研究特色来合作互补,并可办系统学校联合招生与校际转学转系;与台湾科技大学也朝整合为一校的目标努力;更不排除参加其他大学系统,做多角化经营。
另一方面,台湾师大内部也要做系所调整整合,依照简茂发的理念,本身设有理学院的台湾师大现有光电、资讯工程、大众传播、设计、华语文、翻译等跨出师范体系的研究所,学校转型也拟尽量增加研究所规模与名额,大学部暂不扩充,近来只增图文传播、运动竞技等学系,增系都朝生命科学、机电等方向,希望把尖端科学、人文作重点突破,也就是所谓的“焦点集中、重点突破”。
简茂发认为,学校订定中长程发展计划是很重要的事,同时要有不断自
我更新的机制。
中央大学:发挥专长与友校互补
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是台湾各大学最早成立的系所,而“地球科学”正是中央大学办学的“招牌”特色。
校长刘兆汉指出,地球科学是中央大学在台湾复校时的办学重点之一,学校正全力朝研究型大学方向发展,光电研究也有几个计划拿到教育部的卓越计划补助。另外,他并强调,中央大学的资讯工程应用研究颇有国际地位,资讯科技应用研究也做得很好。
为了增加国际竞争力,中央与清华、交大、阳明等4所国立大学今年3月间宣布合组“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刘兆汉认为,四校规模都不够大,但实力接近,整合起来会有加乘作用,中央大学主要就是以研究最完善的地球科学专长与其他大学互补,并使彼此有机会走向更卓越。
刘兆汉表示,中央大学与国外的姊妹校也将更密切合作研究,例如与近十年来在“永续发展”研究领先且设有“地球学院”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物理与地球科学的合作就愈来愈密切。
刘兆汉说,中央大学4年前开始推动“创意教学”,一群非常有心的教师成立“创意教学小组”,推动教师的课要有创意和教学生有创意等两个观点,每年办创意比赛,到去年成立学校级的“优质教学委员会”,由副校长召集,重视通识教育,他本身也开一门“永续发展”的通识教育课程,希望协助教师使教学能有突破。
大学的经营也要有方法。刘兆汉指出,中央大学行政系统注重分层负责,多年前即透过管理的国际标准组织ISO认证,使各行政单位的作业程式一清二楚,近来推动的公文电子化从行政大楼开始,逐步推动到各学院、会计单位、教务处与学务处,预计到9月将普及全校各单位全面电子化。
交大:发展研究型大学
台湾电子高科技产业在全球举足轻重,国立交通大学在相关人才培育上功不可没,校长张俊彦说,“研究型大学”会是交大持续的发展目标,而交大与清华、阳明、中央的四校联盟大学系统,可达到大学经济规模,国际竞争力也将会更强。
电子通讯领域可说是交大办校的特色,张俊彦自豪地说,教育部前两年推动的“大学学术追求卓越计划”,交大拿到的研究计划经费是清大与台大的3倍,一项与清大合作的计划经费更占电子资讯项计划经费的约7成,主要是交大在电子资讯研究领域有下一世代的光电技术、通讯科技与网路科技,因此能拿到卓越计划的经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也将陆续提出。
鉴于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冲击与影响很大,张俊彦说,加入“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后,四校将整合出四大研究领域,包括自然科学与工程、生物科技与脑神经研究、教育发展中心(网路先进研究)、科技与社会研究等四大跨校研究中心,借以提升研究效果。
对于大学的经营管理,张俊彦的理想是,大学要宏观,要有突破的格局,因此,交大正在研究,拟朝宏观发展的方向改造,例如招生以学院为单位;突破跨系院、跨领域研究,否则,张俊彦说,大学的规格只会变成“小鼻子小眼睛”。
另外,交大的校务发展也订有20年的长期规划,张俊彦表示,现在有人文社会、理、工、管理、电机资讯等五个学院,未来希望扩充新学院,初步规划包括生物医学、管理、环境科技、艺术、建筑、人文、社会等学院。
对于如何提振现代学生的读书精神,张俊彦说,交大未来将继续找院士等大师级的师资为低年级学生“开窍”启蒙,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意,并加强学生具有国际观,与国际社会接轨,同时吸收大陆优秀学生,让交大成为更国际化、更多元化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清华:努力提高竞争力
在新竹复校的清华大学,几十年来校誉不输北京清华大学,形象直逼台湾首屈一指的台湾大学,今年3月更与邻近的交通大学、桃园的中央大学与台北的阳明大学联袂宣布共同组成“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期望以资源互补共享,以朝向世界一流大学自许。
校长徐遐生说,台湾的大学生以前要念研究所都是出国留学,现在环境变了,好学生也不太愿意出国念学位,这样有好有坏,好处是留住人才不到外国,坏处是视野会愈变愈窄,如何给一个很好的对应措施?政府与国人已有共识要使国内大学至少一两校办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地步。
在美国担任过天文学会会长与大学系主任、曾在中央研究院协助筹办天文研究所的徐遐生,在获得遴选出任清大校长后,对大学的经营管理自有一套想法,他说,台湾的大学有些地方没有做到最好,主要是规矩太多,应该想办法松绑,让大学真正能够自主。
徐遐生指出,要发展成为一流的大学,钱并不是最重要因素,举例来说,加州的大学教育经费不是全美最多,境内却有伯克利、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圣地亚哥4所学校,分列全美大学排名第一、第六、第十二、第十三名的顶尖地位。
徐遐生认为,清大教授与学生的素质不比加州大学差,清大同样是以高标准招收学生与聘任教授,相信未来大学系统运转后,更能扩展竞争力。
徐遐生强调,加州大学系统是很好的参考模式,而清大、交大、阳明、中央四校合起来的规模,仍比伯克利规模小,但这在台湾已是很不容易达到的成绩。清大物理学若要发展天文物理,但欠缺地球物理搭配,中央大学则有,在进行对台湾与全世界都很重要的现象如“温室效应”研究时,就可把研究欠缺的漏洞补起来;在生物科学应用在人体生命研究时,阳明大学的医学院系即可合作补强,对四校而言,皆具有加乘效果。
上任以来,徐遐生频频接触清大学生,希望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下学期将开一门以天文故事为主的大一通识课,由浅入深;而他也期许台湾的教授应把热忱全力投入教学研究,给学生多点启发性的思考,减少一些外务,则好大学也必会有好学生。
图片说明 ①台湾大学网页 ②中央大学网页③清华大学(台湾)网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