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新闻报道1台大法律人撑起台湾政经半边天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9-03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新闻报道1台大法律人撑起台湾政经半边天 【台湾《商业时代》周刊报道】题:台大法律人撑起台湾政经半边天(记者 范荣靖) 谁孕育了台湾举足轻重的政治及财'...

新闻报道1台大法律人撑起台湾政经半边天


【台湾《商业时代》周刊报道】题:台大法律人撑起台湾政经半边天(记者 范荣靖)
谁孕育了台湾举足轻重的政治及财经人才?答案是,台湾大学法律系。
政治上,总统陈水扁、副总统吕秀莲、前行政院长张俊雄、法务部长陈定南、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张富美、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台北市长马英九、台北县长苏贞昌、台南县长苏焕智及立法委员陈文茜、王雪峰等人都毕业于台大法律系。
财经领域,和信集团大家长辜振甫、霖园集团旗下国泰人寿董事长蔡宏图、新光集团旗下台证证券总裁吴东升、富邦集团总裁蔡万才及副总裁蔡明忠、诚泰银行董事长林诚一等人也都是毕业自台大法律系。
“法律是一门生活上的应用科学,相当生活化,念法律并非只是单纯的背诵法律条文而已,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没有一件事脱离法律的范围。”6月19日,台大法律系70周年庆上,台大法律学院院长廖义男破除一般人对法律系的刻板印象,他说:“冷静、理性、热情与逻辑分析能力是法律系学生应有的特质。”
即使这些人选择进入台大法律系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不可否认,4年法律系的法学专业训练,对他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位蔡宏图的朋友就观察,蔡宏图经常问的问题是:“这样做会不会违法?法令许可了没?”
引领学界潮流
引领战后台湾法学界的潮流是台大法律系法学教育上的最大特色。1962年考进台大法律系的廖义男说:“当时有法律系的大学只有3所,分别为台大、中兴及东吴,当时政大及东海大学的法律系都还没成立,所以台大法律系便一直扮演培养台湾法律人才重要摇篮的角色。”
台大法律系教授惯于撰写教科书及论文也加深了他们的影响力。目前,台湾的法学教科书中,大多以台大教师的教科书最受欢迎,原因除了各校法律系教师里,以台大毕业者居多外,另一个则是“教材内容丰富、精简扼要”。他们致力于针对各个特定议题撰写论文。其中,为使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常态化、制度化,台大法律系教授王泽鉴更于1971年获得亚洲学会的赞助,创办“国立台湾大学法学论丛(通称台大法学论丛)”。
与“政府”合作密切
他们的声望亦使得台大法律系或法律学院的教师,经常被延揽至政府司法部门担任要职。例如戴炎辉、施启扬曾任司法院院长;石志泉、韩忠谟曾任司法院副院长;翁岳生则为现任司法院院长。不仅如此,台大法律系曾任、现任大法官的教师有数十人。
而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政府部门拟就新兴法律问题立法,或依现行法提出解决之道时,亦经常委托台大法律系做项目性质的研究计划,这再次加深了他们的影响力。
台大法律学院法律服务社的成立更使得他们走出校园,发挥无远弗近的力量。从1979年11月创社以来,在丘联恭等教授指导、学生社员热心投入下,每周六下午的对外服务时间,多是门庭若市,渐渐成为一般市民心目中最好的法律顾问。
此外,为弥补足迹未能遍及全台之憾,他们又以文字传播方式,出版《别让您的权利睡着了》专书数集,深入浅出地介绍经常发生的法律纷争及解决之道。
志愿榜上起伏不定
然而,台大法律系并非始终都是高中生们的第一志愿。日治时期,台湾人的家庭很喜欢子弟念法律。当时就读帝大政学科的辜振甫便曾提到,书念得好的台湾人被认为是高尚的职业。
渐渐地,这样的情形有了改变。60年代,法律系在联招上的志愿排名只能算“中下”。更有甚者,1971年之后的几年间,或许受法律系改制为5年的影响,法律系的排名降至谷底,后来才回升到略胜社会系一筹。不过始终都有约1/4的学生,是以第一志愿进入台大法律系,陈水扁即为其中之一。
所幸,到了80年代中期,法律系的排名超越了政治系及社会系。进入90年代后,台大法律系的排名一路超前,直奔第一位。随着律师高考录取率提升、台大法律人在政界耀眼的表现,台大法律系的法学、司法及财经组三组经常是大学联考的前三志愿。
仔细探究,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台大法律系的排名不高与当时律师录取率过低、政治氛围紧张及台湾经济起飞脱不了关系。“70年代,台湾每年录取的律师不到十位,”国际通商法律事务所资深合伙律师陈玲玉直言。
因此,许多法律系毕业生在无缘担任律师后,纷纷转往正在起步阶段的金融界服务,而这个行业的薪资相较律师也高。
但只要考取律师执照,投身政坛的人,往往受到台大法律系自由批判学风的影响,很多投向当时的在野阵营,成为民主进步党的领导阶层。例如,民进党曾任或现任的8位党主席中,竟有5位台大法律系毕业者,分别为江鹏坚、姚嘉文、林义雄、谢长廷及陈水扁。
形散神聚出“人物”
然而,不论族群或男女性别的差异,“在台大法学教育课程中,少有期待学生共同合作以完成作业者,通常各自念书即可应付课业,”《台大法律学院院史》一书这样写着。尽管如此,大部分台大法律系学生对学问仍抱持着相当大的热诚。由于荣誉心使然,学生对于学校内的考试,积极争取高分。
“乍看之下,台大法律人宛如一盘散沙,但也正因为如此,每个台大法律人才会凭借自己本事,力争上游,在各个领域成为顶尖人物,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台大法律学院院史》做了这样一个注解。
而这一群散布在党政商各界的台大法律人,也正发挥着他们对台湾政经的影响力。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