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片急需“供血”
【香港《星岛日报》8月7日报道】题:暑假票房劲跌四成 港产片拟搞融资救亡
暑假一向是电影的黄金档期,但今年6月与7月的票房总和仅为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超过四成,港产片如《少林足球》狂收6000万的盛况,一去不复还。电影从业人员由高峰期的5万多,急跌至现时的数千人,不少专业摄影师、编剧被逼转行“开的士”。
香港电影业一蹶不振,主因是缺乏投资者,所以香港影业协会计划将“香港电影融资论坛”建成永久组织,协助业界寻求国际资金,但业界人士认为,香港的电影工业不革新,投资者不会有信心投资。
阿牛是电影界的资深录音师,入行十多年来,每年参与电影的数目都维持在八至九部,“以前只会因为撞期而推戏,直到前年,接戏数目锐减至四部,年初至今,只接到一些散工,最近才接到杨凡监制的一出关于昆曲的纪录片,是今年第一部‘部头’(薪酬以一部片计)的工作。”对于电影业的前景,阿牛并不乐观,“很多人说会转好,但其实哪有人知道将来的事”。
行内人士估计,电影高峰期从业人员有5万多人,现在经常开工的只有数千人,以多产见称的著名电影导演刘伟强(作品包括《古惑仔》系列及《风云》)指本港电影业面临一个转型,“香港电影在六七十年代都有难题,问题是怎样去面对?现在虽然有不少人转行,好似灯光师转行开的士或者做电器技工,但比较其他行业,仍不算差,电影是娱乐,始终有需求,所以还是有的做。”
80年代,香港电影资金多来自“卖片花”,电影尚未开拍,制片人凭着演员一纸合约和故事大纲,便可取得大部分东南亚片商的订金,从不需要为资金而伤脑筋。金融风暴后,东南亚电影市场严重萎缩,流入香港资金锐减八成,制作人唯有缩减制作费,但亦因此走上劣质制作的歧途。
“以前一部电影制作费平均1400万至1500万元,一年200部,所需资金是30亿元左右,但现时制作费跌至700万,每年拍120部,资金只是8亿多,但港产片在传统东南亚市场票房已无保证,就算在香港收900万,扣除电影院分账及宣传费,制作公司只能收回约300万,700万元成本的电影,必须从外埠得到300万才能打平手。”香港影业协会执行总干事丛运滋表示。
他说,吸引国际资金是香港电影一条出路,好像《卧虎藏龙》,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但要向银行或基金融资,必须长时间努力。前年,影协申请得“电影发展基金”,举办“香港亚洲电影投资论坛”,邀请全球17个国家的电影专业人士,包括电影公司和投资电影的基金公司代表,他们希望通过论坛令香港电影人了解融资渠道和找到投资者。
“上次只算是播种,因为没有人去跟进,我们希望‘电影发展基金’可以再拨款,将这个论坛办成永久性的活动,有职员以及办公室,以便我们收集数据,因为掌握数据,才可以跟银行或者基金去谈融资,或者风险管理。”丛运滋说。
香港导演会永远名誉会长张同祖表示:“香港电影至今未能成为一个正式工业,因为未有制度,没有制度怎去向银行借钱,好莱坞电影有全盘计划,剧本、演员、预算及进度表全部齐备,保险公司才能评估风险,银行才会借钱。”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