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航遭遇“政治乱流”
近日,华航又一次引起台湾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次,是因为购机。但是,与数月前的空难事件还是有着某些关联。
早在今年初,华航就敲定了购机方案,计划采购16架区域型中程飞机,其着眼点是未来“三通”的直航大市场。原拟今年年底定案,但因“5·25”空难发生,定案时间被提前。
由于华航空难后其最大股东“航发会”释股民间,且“行政院”明确表态支持华航依专业自行完成购机计划,华航得以将整个评估及议价过程透明化,并在7月上旬将结果通告目前世界最大的民航客机制造厂家———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和美国的波音公司。
质优价廉  华航自有考虑
与世界任何一家航空公司一样,对金额如此巨大的购机方案须作缜密的考量,华航自不例外。新机的安全性能、实际用途及成本核算当为购机案定案的思考重心。
众所周知,“5·25”空难事件使华航陷入空前困境,飞行安全攸关华航的前途和生命,“飞安”是主宰华航购机的中心。而空中客车不仅有不下于波音飞机的良好飞安记录,而且此次拟订的空客机型与华航原空客机型大致相配,可以达到简化机种、便于维修、有利安全的最高要求。因此,订购空客要较波音为佳。
其次,从实用性及成本考虑,空客也较波音为好。因为华航此番购机计划是为“三通”而来,拟购的A330型客机属区域型中程客机,符合华航最基本出发点。从购价上讲,空客A330型客机也比相竞的波音777客机便宜三成,其购价加上后5年的维修费用,实际要比购买波音777省下200亿元新台币。
另外,因空客A330型客机与华航原有的空客机型飞行舱和飞行系统完全一样,购买空客A330型客机,还可节省庞大的机师训练费。
正是基于如上考虑,华航经过反复研究,并采投票表决的方式,一致决定订购16架空客A330型飞机,以替换原来的空客机型,并口头承诺空客公司将于7月18日签署备忘录。这一定案被普遍认为是从专业出发、尊重专业要求的方案。
然而,在“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最近的一连串频密活动下,情况发生逆转。华航的购机定案来不及签署,便被强行搁置,极可能夭折。
据报道,美“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主任包道格近日率波音公司副总裁从华航、“交通部”,一路游说到陈水扁。事后,陈水扁发话称:购机案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相关单位要好好研究。这一公开表态,成为华航购机案逆转的关键。
当局有关方面一开始试图回避舆论对此一案件政治动机的追究,但后来终于出面对陈水扁的讲话进行解读,把“上峰”的相关宣示昭然于世。
“总统府”秘书长陈师孟对媒体说,“最高决策者”有道理整体考量华航购机案;华航必须遵守“政府”最后的决定。并露骨表示,“美国对我们比法国好……法国连陈水扁总统过境都毫无商量余地”,“美台关系良好购机应纳入考量”。“副总统”吕秀莲几乎发表了完全一样的讲话。
而美国方面,美国国会“台湾连线”日前公开致函陈水扁,毫不避讳地表示,若华航选购波音客机,“将有利于台湾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
“政治购机” 民众投书唾弃
连日来,当局对华航购机案的介入成为岛内舆论抨击的焦点。舆论几乎完全一致地认为,华航购机原本是单纯的商业行为,但在短时间内急速变成“政治购机”、“外交购机”,凸显了台湾当局无视专业要求、视政治利益和“外交”需要高于一切的面目。
有“立委”以去年4月美国售台“基德舰”后,陈水扁随即获准“过境”美国的往例指出,台湾领导人此次中途“劫机”,是试图换取其今年9月再度“过境”美国的机会,是另类“金援外交”。
还有读者投书报章表示,“至此方知,所谓的‘军购’,有相当部分是为了应付外国军火商的需索,所谓的‘国防’也成了外商手中的‘肉票’,所谓的‘总统过境’等等‘外交成就’就可以在巨额采购上付出价金。”
舆论指出,站在“就商言商”的立场,华航放着价格合理的货不买,硬要花费多出三成的钱去买美国货,既有悖专业考量,也有负股东权益,由此增加的成本看来得由旅客承担。并感叹在这场“政治购机”中身为主人的华航的无奈。
另有舆论认为,华航购机案对当局是鲜明的反讽。指出,华航空难后,当局表示积极促成华航民营化,改组“航发会”,作出各种尊重专业的表态,而正当华航以淘汰旧机、简化机种等实际努力致力于飞行安全的改善时,当局却以其政治需要强行介入,使华航困顿难适,这种视政治需要高于一切的做法令人心寒。
华航购机案所掀起的波澜远不止这些。原定的合约方空中客车公司一再强调“自由贸易的精神”,并表示要拿出世界贸易组织“反政治干预条款”捍卫自己的权益,还以中止与台湾进行“华卫二号”卫星合作计划相胁迫。
因为空中客车公司牵涉到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四国利益,欧盟执委会也已经出面对此事表示关切。
此一事件将如何发展特别是作为购机案主角的华航的态度,为岛内民众所关注。事实上,在陈水扁发话后,华航高层以“扁桃体发炎”为由不再对外说话了,购机案重新回到评估原点。华航的代表表示,从公司确定的原则而言,华航应是只买一个公司的机种,不可能采取各买一半的方式。尽管他们认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必须坚持原来的订购方案,但也无奈地表示:未来的发展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掌握的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