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司丑闻面面观
来自投资者的声音—岂容黑手翻云覆雨
(一)限制企业高层卖出股票
【美国《纽约时报》7月9日报道】美国企业假账丑闻接连曝光,逐渐酿成民怨,要求限制企业高层主管出售股票的声浪日益高涨,这也成为改革美国企业的重点目标之一。
在90年代的经济繁荣期间,这种想法简直不可思议,但如今愈来愈多投资大户、决策人士甚至部分企业领袖均表示认同,主张企业高层主管在位时,不得出售自己在公司的持股。
支持这种看法的人包括高盛公司首席执行官保尔森等。此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员说,他们正以更积极的手段惩罚以假财务报表获取不当利益的企业主管。
许多批评人士认为,企业会计丑闻最可恨之处是一些主管在股价飙涨时获取暴利,与公司最后的悲惨命运形成强烈对比,这是民怨沸腾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世界通信公司首席财务官沙利文,近两年前以每股37美元的市价,卖出世通几乎全部的持股,获利近1000万美元,而今世通股票7月8日的收盘价只有23美分。
(二)寻求制定统一标准
【英国《金融时报》7月8日报道】题:投资者寻求单一会计标准
今天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公司财务的质量现在是影响机构投资者决定的最重要因素,大多数投资者都在呼吁建立国际统一的会计标准。
由麦肯锡咨询公司对31个国家200多家机构投资者进行的调查还发现,大多数人都支持将执行官们的优先购股权包括在损益表中。调查是在四五月份进行的,当时投资者只知道安然的丑闻,对世通的问题还一无所知。
投资者说,公司管理的质量——包括董事会的效率——也很重要,超过3/4的机构称它们会给管理良好的公司一笔额外奖金。
在问到对投资决定影响最大的因素时,71%的投资者提到了会计透明度,大大高于其它的因素。
要求股东平等待遇的占了47%。而有43%提到了它们计划投资国家的市场规范情况。
(三)用脚投票惩罚做假
【英国《金融时报》7月8日报道】题:投资者在呼唤
从安然到世通,一系列震撼美国商界的丑闻使管理和会计制度成为2002年最热门的公司话题。
在牛市时,许多经理人一边大谈管理之道,一边享受着大多数投资者的赞扬,还有股东默示认可的丰厚的一揽子报偿。那时,在沉默的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和直言不讳的活动分子构成的奇怪联盟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如今,长久的熊市和前牛市明星的黯然无光使投资者开始形成一种共同利益。
团体投资商委员会的执行主任特斯利克女士说:“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希望自己投票选出代理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这种态度上的剧变可能对公司行为产生巨大作用,其影响甚至将超过政府正在考虑实施的某些管理举措和法律手段。
在国际方面,为加强公司管理采取的举动包括敦促公司限制管理人员的薪水,这一行动的倡导者是国际公司管理网络。在美国,先锋共同基金的创始人杰克·博格尔正在动员持相似观点的资金管理者和投资者要求公司考虑像股票期权计算等棘手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安然和世通垮台后损失惨重的美国国家退休基金也在施加影响。上周,来自纽约、加利福尼亚和北卡罗来纳的国家退休基金的经理们扬言要从那些不能对不良管理和可疑会计操作采取严厉措施的投资银行和资金代理人那里抽走业务。
机构投资者终于坦率表态了;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形势大好时的漠然可能促成了眼下颠覆整个体制的问题。
来自外国管理者的声音—“公司神灵”露出原形
【《今日美国报》7月11日文章】题:美国的影响令外国人忧心忡忡(作者 詹姆斯·考克斯)
被美国公司的一系列丑闻所震惊,外国管理人员和公司主管正在重新审视他们对公司行为的管理,并反躬自问他们是否太热衷于模仿美国式资本主义。
多年来,美国一直是全球强化公司管理的先驱。管理人员和公司主管一直争论说,欧洲、亚洲和拉美地区需要打破传统,增加透明度,结束董事会会议室那种安逸舒适的现象。
美国人曾严厉指责俄罗斯没有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指责日本允许公司、银行、客户和供应商之间交叉持股;指责亚洲和拉美国家喜欢把企业和政府挂钩;指责西欧迟迟不愿向外界开放董事会,不愿为公司主管的表现提供鼓励措施。
本周,一名欧盟高级官员对美国的批评予以回敬。欧盟发言人乔纳森·托德说:“人们会有这种印象,即美国的会计制度是用来抬高股价的工具,而不是反映公司的真正价值。”
对很多外国公司主管来说,美国的企业文化向来把首席执行官视为神灵,不仅让他们享受极为优厚的待遇,而且只要他们能抬高公司股价,即便走捷径也无所谓。
前英国赫尔梅斯养老金管理公司负责人阿拉斯泰尔·罗斯·戈比说:“这种首席执行官一手遮天的公司模式使一些人相信他们并非凡人。”来自美国公司的声音—硅谷模式不容动摇
【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7月8日文章】题:硅谷坚守自己的企业文化(作者 马特·里希特尔)
接二连三的丑闻和股价暴跌使美国公司面临改革压力,然而,“震中”硅谷却以强硬的态度拒绝改革。
虽然目前接受联邦政府调查的公司(包括世通、安然和全球有线通信公司)并不在硅谷,但批评者说,构成上述公司种种问题的不负责任的举动已经在硅谷泛滥成灾。不仅如此,批评者说,硅谷自身特有的以新兴企业为中心的风气使其成为管理不善的沃土。
但是,许多硅谷公司的管理人员都拼命为董事会辩护。硅谷公司的董事会拒绝改变股票期权的计算方式,并且拒绝把所有股票期权方案交由股东大会表决——他们认为,这些措施将对公司治理造成无正当理由的自动侵害。
与此同时,纳斯达克(硅谷公司青睐的股市)正在考虑实施的管理改革在程度上也远不如纽约证券交易所提议的改革,在股票期权方面尤其如此。
对硅谷及其惯例的捍卫者来说,这些传统才是充满活力的企业家精神和深谙市场之道的新兴企业成功的要素。
但是,批评者认为,硅谷企业的典型经营方式意味着股东还会遭受更多灾难。
拒绝变革的态度表明,技术领袖们对创造硅谷的商业模式有着深刻的认同。简而言之,硅谷模式就是这样发挥作用的:工程师发明一种新技术——风险资本家把钱注入新兴企业,帮助其雇用管理人员并建起基础设施——公司上市,工程师、投资者和雇员都从股票期权中获利。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