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这样毒化企业形象
【台湾《工商时报》7月10日社论】题:美国企业财报丑闻应引以为戒
美国近期爆发财报丑闻,性质各有不同,但毫无例外均重创资本市场。安然公司是把亏损的金融交易账目列于持股不到3%的子公司名下,但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全额保证,却未在报表中认列亏损,数额超过10亿美元。施乐公司则是将未来维护合约列为当期收入,在过去5年虚增19亿美元营收及14亿美元的获利,违反会计原则,被要求重编过去5年的财报。至于世界通信公司则是把费用支出列为资本支出,使账面盈余虚增,金额高达38亿美元。而默克公司案,则是把消费者直接给付药房作为医疗自付额的钱计入营收,不过公司也提列同额的支出费用相抵,因此对默克的获利没有影响,但却可能使投资人误解该公司的营收规模而错估股价。比较前述四者,安然与世界通信作弊程度最严重,施乐次之,默克的金额虽最大,但作弊的程度反较为轻微。
美国一向被认为会计制度较为健全,财务报表透明度高,企业内部治理较佳。但历经前述弊案,资本市场形象备受冲击。究其成因,乃是美国急功近利之企业文化及泡沫经济破灭后遗症所致。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等高层主管,对短期盈余及股价表现过度关注,为讨好华尔街分析师,不惜将业绩灌水以符合市场预期。而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要酬劳是丰厚的股票期权,股价下跌会重创其个人财富。由于重视盈余及股价,致使会计专业素养不受重视。首席财务官不务正业,忽视基本会计原则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
漫画文字
站立者:“您在找烂苹果?”
(木桶上的文字)苹果
(梯上人衣服上的字样)证券交易委员会
梯上人:“我在找好的。”
角上人:“他们说,为找个好苹果把整桶烂苹果都兜出来了。”
(原载美国《纽约时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