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阿拉伯大饼——穷人的救命草社会的稳定剂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7-1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阿拉伯大饼——穷人的救命草社会的稳定剂 早就听人说过,埃及有一种阿拉伯人都特别爱吃的大饼,圆圆的,薄薄的,街头的小贩都把它摞起来放在座位上,谁要来买,'...

阿拉伯大饼——穷人的救命草社会的稳定剂



早就听人说过,埃及有一种阿拉伯人都特别爱吃的大饼,圆圆的,薄薄的,街头的小贩都把它摞起来放在座位上,谁要来买,就从屁股底下抽一张扔过去……卖的潇洒,买的爽快。
让穷人填饱肚子
来到埃及,发觉这个故事虽稍有夸张,可阿拉伯大饼真是无处不在,它是埃及老百姓,尤其是穷人一日不可或缺的基本食物:在赤日炎炎的街头,找到任何一家大饼铺,花0·1埃镑(合人民币两毛钱)买两张大饼,一两根小黄瓜或者西红柿,一手撕开大饼,裹一点油焖蚕豆,一手端起自来水仰着脖子一饮而尽,就是一个埃及穷人一顿美味无比的大餐了。
这种圆圆的大饼是把面粉发酵后加上25%的玉米粉、食盐等烘烤而成的,每张重约130克,阿拉伯语称之为“埃食”,意即“日子”,“活命的东西”。从50年代纳赛尔总统执政时开始,一直到后来的萨达特时代、穆巴拉克时代,不论埃及政府的内外政治经济对策如何大幅度改变,但对“埃食”的政策一直不变,即实行巨额价格补贴,并严格规定售价。多少年来,埃及的物价多次车轮般上涨,但“埃食”的售价还是保持不变。
当然,市场上也有比“埃食”质量更好的白面大饼,但是它的“身价”是要比它的黑兄弟要高出几倍乃至十几倍的,穷人一般不会问津。 
“埃食”为埃及社会立下的一大功劳就是解决了六千多万老百姓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几十年来保持了民心稳定。埃及是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且贫富分化很严重,虽然失业率很高,劳动者平均收入较低,但社会基本相安无事。在精神上,宗教成为一种社会约束力量,让人们安贫乐道;而在物质上,“埃食”则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安定团结”的作用,因为再穷的人也买得起大饼呀,吃饭不成问题。
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的对面有一家“芳邻”:五十多岁的老两口艾布·什尔班和乌姆·什尔班,生了六个儿子,从埃及农村跑到城里,靠给人看车、擦车为生,加上儿媳和孙辈,全家十几口人住在阴暗的地下车库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老太太发福得像艘航空母舰,儿孙们也长得人高马大,身健体壮。多年来,就是这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埃食”养活了乐呵呵的全家人。
因此,尽管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在敦促向其贷款的埃及实行全方位的市场经济,取消对“埃食”的补贴,但埃及政府一直不敢轻易对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本国策”大动干戈。
生产要有许可证
在埃及,国有工厂和私营工厂都能生产“埃食”,但必须要有政府发给的生产许可证,如果发现厂商有偷工减料或倒卖政府配发的低价面粉等违法行为,政府将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因此,不论规模大小,厂商一般不敢轻易在“埃食”上做手脚。
我们在一天晚上抽空采访了开罗一家国有大饼厂,这家工厂有五条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生产,即使是在伊斯兰教传统的斋月里也不停产,以供应附近大片社区居民的巨大需求。“埃食”已基本实现半机械化生产:闹哄哄的巨大车间里,几十名男性工人一边载歌载舞一边辛苦劳作:有经验的老工人先把面按比例和好,再由年轻力壮的工人把面团迅速揪成圆圆的块状,扔在麸子上,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最后再放进长长的自动烘烤箱里,不到10分钟,一张张饱满的“埃食”就从几十米长的流水线上出来了,热乎乎,香喷喷,让我们忍不住拿起来尝一口,味道醇厚,甜中又略带一点咸,绵绵的清香随着夜风飘荡得很远。
已经是晚上八九点了,在工厂院子里,还停着十几辆大卡车,等着把一筐筐出炉大饼运送到全市的各个销售点,以便第二天一早就能让市民吃上新鲜货,而不远处的零售窗口边也还挤着附近的很多居民,男女分开,等着购买刚出炉的“埃食”。
“埃食”的市场投放量极大,但埃及的民风淳朴,假冒伪劣品非常罕见。每天早晨,送大饼的人长一句短一句高声叫喊着:“埃——食——,埃——食——”,把整塑料袋的大饼送到居民区,如果碰上有些人不在家,他就自动把“埃食”放在附近的石板或树丛,是谁家的到时会自己取回去,绝对不会有人偷拿,或“掉包” 。
大饼好吃问题多
一个硬币总是有两面。多少个世纪以来,甚至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法老时代,埃及人就有一个传统:把大饼和盐作为礼物赠予来访的客人,作为友谊和好客的象征。而现在情况已大不一样。不久前,埃及供应和国内贸易部发布的数据说,政府每年用于阿拉伯大饼的财政补贴已达到29亿埃镑(约合人民币58亿元),仅这一项支出就占了政府每年对埃及全部日用品补贴的一半以上。由于政府的大量补贴,“埃食”的市场售价比面粉还要便宜,这导致大饼浪费极为严重。
有的家庭大批大批地买回去后,漫不经心地随处乱放,过些日子觉得变质了,就当作垃圾扔出去;有的只揪下一两口吃就弃之如敝屣;有人甚至把这种软软的大饼当成洗碗布、擦手布使用。据统计,埃及每年丢弃在垃圾箱里的大饼竟达到上万吨。很多“埃食”的最终命运是“沦落”在农家的牲口圈和饲养棚里。在开罗,常常可以看见农民赶着毛驴车,慢悠悠地进城,以极低的价格回收“埃食”,整车整车运回去作饲料,这与政府的初衷已经是背道而驰了。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