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走访摩尔多瓦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7-04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走访摩尔多瓦 从布加勒斯特出发,向东北方驱车两百多公里,就进入罗马尼亚的摩尔多瓦地区。再往东行驶一个多小时,过了普鲁特河,就进入摩尔多瓦共和国。 摩'...

走访摩尔多瓦



从布加勒斯特出发,向东北方驱车两百多公里,就进入罗马尼亚的摩尔多瓦地区。再往东行驶一个多小时,过了普鲁特河,就进入摩尔多瓦共和国。
摩尔多瓦共和国原属罗马尼亚,1940年摩尔多瓦地区被一分为二,普鲁特河东岸划入苏联,变成了前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前夕,它在1991年8月宣布独立。摩尔多瓦族是这个国家的主要民族,占全国人口的65%,摩尔多瓦族同罗马尼亚族用同一种语言———罗马尼亚语。记者到这里采访,语言不是障碍。
“靠一份工资远不够用”
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有一条贯穿全市的东西大街,叫“圣斯特凡大公”街。街两侧商店鳞次栉比,全市最大的农贸市场和国营商场坐落在这条大街的北侧。5月中旬的一天,我来到了这里,只见农贸市场里门庭若市,在“乌尼克”大百货商店里有不少人在精心选购商品。
使我感到迷惑的是,他们的收入并不高,据摩官方今年第一季度公布的数字,职工平均月工资只有573列伊(约合42美元),猪肉在市场上的零售价是每公斤40—45列伊,也就是说用一个月的收入只能买到十多公斤猪肉。但在大街上我见到的是人人都面色红润、身体健壮,不像是营养不良、缺吃缺喝。从穿戴上看,大家都穿得十分讲究、得体,年轻人穿得很时髦、漂亮。
中国驻摩大使馆一位外交官对我说,他曾到几位摩尔多瓦朋友家里做客,发现他们的冰箱里堆满了各种食品。再看看大街上行驶的小汽车,那些“拉达”、“莫斯科人”等苏制小汽车已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从西方国家进口的小轿车。一次可载十几名乘客的德国奔驰小巴不时从眼前驶过。据说现在全市约有近千辆奔驰小巴。
挣钱这么少,但日子过得还不错。我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摩通社社长鲍里斯先生解释说:“这就是一些人所说的‘摩尔多瓦之谜’。”他说:“其实在摩尔多瓦,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第二职业,甚至第三职业。靠一份工资是远不够用的。如有些农村教师就兼职村文化馆的工作,每月可领双份工资。”
鲍里斯继续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做起了小买卖。街上跑的小汽车,不少是摩尔多瓦人从西方买来的二手货。回国倒手一卖,就能赚不少钱。还有很多人到国外打工,也能挣不少钱。另外,摩在经济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土地有的是,不少基希讷乌人在农村都有地和房子,闲时就在那里种蔬菜、瓜果。
鲍里斯先生说,近几年摩尔多瓦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全国约有8%的人日子过得特别好,近一半的人挣扎在贫困线上,其余的人生活还可以。
“我们都是杂种”
无论走在大街上,还是在商店里,我发现摩尔多瓦姑娘长得特别漂亮。摩尔多瓦人同其他欧洲国家的土著人种一样,都是白种人,个子高、鼻梁高、头发呈黄色或棕黄色。再细心一看,这里的少女长得比别的国家更美、更吸引人。
当我向摩通社社长鲍里斯询问摩尔多瓦姑娘如此漂亮的秘方时,他说:“我们都是杂种。”我很吃惊,在中国如果说某人是“杂种”,那是骂人的话。我把中国说“杂种”是骂人的话告诉他后,鲍里斯哈哈笑了起来。他说,自古以来,鞑靼人、匈奴人、斯拉夫人等许多民族在摩尔多瓦土地上迁徙而过,不少人留了下来。异族通婚所生出的人就比近亲强得多,不但漂亮,而且聪明。
摩尔多瓦人同俄罗斯人通婚的较多。除感情因素外,政治大环境也是重要原因。摩通社记者图尔达说,在苏联时期,摩尔多瓦男子如能有一个俄罗斯妻子,在工作中就有机会受重用、被提升。
“只是同家人才说罗语”
在基希讷乌的几天中,早晨起床后,我就径直到饭店附近的几家报亭里寻找罗文报纸,但遗憾的是许多是我看不懂的俄文报纸和杂志。至于书籍,俄文版也占了很大比重。打开电视,罗马尼亚语和俄语的节目约各占一半。在摩通社,我同编辑记者说话全是用罗语。他们说,他们虽然是摩尔多瓦族人,但都会讲俄语,有的人俄语说得比罗语还好。为我们开车到农村参观的摩通社司机是一位近50岁的摩尔多瓦族人,他对我说,他的俄语比罗语说得更地道,“因为从小学到中学学的全是俄语,只是同家人才说罗语”。
摩尔多瓦族所讲的语言同罗马尼亚族完全一样,只是口音略有不同。5年前我到摩尔多瓦采访时,很难找到一个会说罗语的俄罗斯人,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俄罗斯人不仅能听懂不少罗语,而且也会讲。有一次,我们在基希讷乌郊区用罗语向一名男子问路。他讲了一通俄语之后,打手势告诉我们应去的方向,这起码说明这名俄罗斯男子听得懂我们说什么。
罗语属拉丁语族,而俄语属斯拉夫语族,两者差别很大。在摩尔多瓦独立前,学校一律用俄语授课,现在都用罗语。在这里,俄语作为外语从小学5年级开始学习。
在摩尔多瓦,罗语是国语,但议员在议会发言时讲的却是俄语。这无妨,因为所有摩尔多瓦族议员都会说俄语。在商店里,所有的售货员也都会讲罗语和俄语。总之,罗语已逐步进入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但俄语由于长期所处的地位,还将继续广泛使用,而且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使用下去。
“江主席赠我一块手表”
在基希讷乌市中心有一个出售各种油画、民间手工艺品的自由市场。我们下车刚进市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主动同我们打招呼,当得知我们是中国人时,他显得更为激动。他在自己的摊位上拿起一个短笛,吹起一段悦耳的中国民间乐曲。说是摊位,实际是在一个木箱里摆着数量不多的短笛、排箫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木制乐器。老人说这些乐器都是他自己制作的,木箱的盖上还贴有一张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接见这位老人演出后的照片。
他对我们说,他叫若尔卡,今年70岁,退休前在摩最大的歌舞团任编导兼演员,年轻时曾是苏联芭蕾舞团舞蹈演员,现在是摩艺术科学院院士。说着他跳起了民间舞蹈,动作麻利,姿势优美,一看就是舞蹈专家。若尔卡又说,1957年他曾在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曾向与会的中国代表团学过一些中国舞蹈,说完他跳了几个中国民间舞蹈动作,似乎是中国傣族、黎族民间舞的动作。我问若尔卡:“你如此有名气,挣钱也不少,为什么还要到这里摆摊?”若尔卡毫不隐瞒地说:“我一个月的退休金才四百多个列伊(约合三十多美元)。钱不够用,我就自己做些乐器到这里摆摊,每天还能挣些钱。”
说着若尔卡又挽起袖子,腕子上露出一块金闪闪的新手表。他说:“这是去年(2001年)江泽民主席访问摩尔多瓦时送给我的。当时,我给江主席演奏了几首摩民间乐曲,他很喜欢。他同我握了手,并赠送我一块手表。这是永久的纪念。”接着他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了不起,江泽民是伟人!”
若尔卡老人越说越兴奋,从头上方的树上摘下一片树叶,用双唇夹住,吹奏起一段十分优美动听的民间乐曲。之后,若尔卡又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个塑料盒子,里面有一片像大拇指甲那么大的鱼鳞。他把鱼鳞含在嘴里,为我们演奏了罗马尼亚民间乐曲《霍拉》。
回到布加勒斯特后,我常常想起若尔卡老人街头摆摊的情景。我想,下次再到摩尔多瓦采访,一定去看望这位性格开朗、心胸开阔的老人。

本文作者(右)和若尔卡老人在一起(摄影  张汉文)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