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香港回归的见证人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6-27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香港回归的见证人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5周年,作为香港回归的见证人,英国前副首相杰弗里·豪最近在英国议会大厦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位于泰晤士河畔的'...

香港回归的见证人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5周年,作为香港回归的见证人,英国前副首相杰弗里·豪最近在英国议会大厦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位于泰晤士河畔的议会大厦是一组颜色浅淡、精雕细刻的建筑群,在阳光的沐浴下,宛如一件巨大无比的象牙艺术品,高贵含蓄、韵味无穷。满头银发的豪勋爵亲自到议会大厦门口等候记者,并陪记者参观了上院富丽堂皇的会议厅和画廊。杰弗里·豪说,他知道英国的汤姆森基金会与新华社有密切合作,他本人也是基金会的赞助者之一。
‘两组人马,一个目标’
杰弗里·豪这个名字对中国人并不陌生,因为他直接参与了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并为双方最终签署联合声明付出了辛勤劳动。
香港问题是中英两国关系史上最为棘手的问题,豪勋爵在1983至1989年担任英国外交大臣期间,直接参与了两国在香港问题上的谈判。他多次访问中国,同已故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当面讨论过“一国两制”构想的可行性问题。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杰弗里·豪时,详细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强调中国政府要保证香港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在1997年后50年不变。豪勋爵至今仍很推崇“一国两制”方针,将之喻为“史无前例的惊人创举”。
在过去的5年里,杰弗里·豪曾多次访问香港。去年访港时亲眼目睹了活力依旧的香港,他感叹地说:“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来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成功的,香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社会依然保持稳定,百姓对特区政府充满信心。”
杰弗里·豪说,英中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历时多年,进行得非常艰苦,双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1984年,在英国驻华大使馆举办的一次宴会上,他在致祝酒辞时曾用这样一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组人马,一个目标”(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wo teams, one goal)。
英国政坛“常青树”
现年75岁的杰弗里·豪勋爵被誉为英国政坛上的“常青树”。在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担任过英国副首相、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及财政大臣等要职。1992年6月,他被封为终身贵族,享受勋爵的尊称。
杰弗里·豪曾就读于著名贵族学校温彻斯特公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最辉煌的政治生涯是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担任过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和副首相等职。由于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意见相左,杰弗里·豪最后忍痛与撒切尔夫人分道扬镳,并辞去副首相职务。
他至今仍清楚记得,1990年10月28日,在欧共体12国首脑会议闭幕式上,各国首脑都将目光注视在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身上,期待她能同意1994年开始实施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二阶段计划,但“铁娘子”一意孤行,不顾英国多数内阁大臣的赞同意见,断然投下了唯一的反对票,拒绝将英镑纳入欧洲货币体系。
当时的内阁副首相杰弗里·豪和财政大臣再也无法忍受撒切尔夫人的独断与专横,相继挂冠而去。英国上下顿时哗然。1990年11月1日,杰弗里·豪来到唐宁街10号撒切尔夫人的办公室,礼貌地提出辞呈。
杰弗里·豪后来在自传《忠诚的冲突》中说:“我对撒切尔夫人的忠诚几乎胜过所有其他人,因为我对她的忠诚、对国家的忠诚、还有对我希望有利于国民的政策的忠诚之间发生了冲突,我必须作出选择,最终我选择了辞职。”
关注中国司法制度
1965年杰弗里·豪就获得了皇家律师称号,所以他对中国的司法制度特别关注。
1978年杰弗里·豪作为在野党保守党影子内阁的成员对中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这也是他第一次访问中国。当时,中国刚从10年文革浩劫中走出来,百废待兴,法制体系几乎是空白。他说:“那时,要想找到一名中国律师相当困难。我最后在北京大学找到了三名中国律师,他们正在重新筹建北京大学的法律系。”豪勋爵费了很多功夫才找到了一家“法院”,而且这家“法院”还设在一座军营里。两位法官均是退役将军,他们从未宣判过无罪开释的案件。
豪勋爵说,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并出台了多项法令。对于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辩护律师、保释、知识产权、经济仲裁和环境保护法等名词,中国百姓也已不再陌生。
三年前,豪勋爵率领一个欧盟法律代表团到中国参加与中国法学会合办的一个法律研讨会。豪勋爵坦言,中国与西方的司法制度还存在一些差异。中国的法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内陆偏远地区的法制建设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他说,英国应该加强与中国在经济和法制领域内的合作,这不但对中国的法制建设有利,也同样有益于维护其经济繁荣。
采访结束了,豪勋爵将记者送到议会门口,意味深长地说:“英国和中国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度,正因为这一点,双方才会更容易理解和尊敬对方。随着我对中国人民的了解日益增多,我越来越觉得这两个民族的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