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个家
【台湾《讲义杂志》文章】题:找到一个家(作者 刘墉)
儿子修完博士班的课,搬回家来。在哈佛一待就是八年,突然把他的东西全运进家门,屋子里塞不下,连车房都堆满了。两个星期过去,才见他理出一点头绪,又看他在装箱,说要去台湾一段时间。
“这家啊,”我对妻叹口气说,“在他心里只是个旅馆。”
“算了吧,”妻恨恨地说,“只怕是个堆房。”
“问题是,什么地方是他的家呢?在他心里总有个家吧。否则他怎么回家?回哪个家?”
“说得难听,他根本没家;说得好听,他以四海为家。”
想起儿子八岁时,第一次到美国。那时我已经买了房子,非但锅碗瓢盆俱备,连钢琴都为他买好了。小鬼一进门,先前前后后跑了一圈,然后居然对我笑笑:“你的家不错嘛,好像比我家还大呢。”我一怔:“我的家不是你的家吗?”小鬼却歪歪头、耸耸肩:“我家在台北。”又过了两天,听见小鬼偷偷对他奶奶说:“我不喜欢美国,我们回家吧。”
女儿对家的看法也很奇怪。有一年,我和妻带她去旅行,旅馆的房间很大,最里面有扇门,打开来,原来是个小房间。“这是我的房间。”女儿立刻就把她的行李拖了进去,接着将衣服挂好,再把日记本、铅笔盒摆在桌子上:“这里属于我,好好哟。”再接着,她居然把门关了起来。
“你为什么关门?”我大声喊。
“这是我的家,”她在里面大声地回答。
有一天把这事说给朋友听。他居然一笑:“这有什么稀奇?我女儿啊,才十三岁,已经不回家了。”看我惊讶的样子,他解释:“因为我家里小,她的两个弟弟都大了,住在一起不方便,所以她总是住到同学家去。”
“同学家长愿意吗?”
“愿意,因为他们是新移民,小孩子英文不好,就需要有个同学帮忙。”
“问题是,孩子总不回家,你不操心吗?”
“唉,”他叹口气,“家好,那是个家;家不好,就不算个家了,连我都不想待在那个家里,又何必要求孩子呢?她在哪儿高兴,哪儿就是她的家。”
看《读者文摘》上访问金庸的“书剑生涯”。出身杭州望族的金庸,先在嘉兴中学读书,因为写讽刺训导主任的文章被开除,转学去了衢州。中学毕业,金庸又考取了重庆的中央政治学校。访问稿写得很有意思——
“他(金庸)自嘲在中央政治学校读书的唯一好处就是方便,免受家庭约束。那学校衣食住行样样供应,以致他跟家庭几乎断绝了,可以擅自离校。”
我阖上书,了解为什么儿子念大学的时候,连暑假都不愿意回家,也了解为什么金庸能有那么侠义的精神和海阔天空的想像力。
“女儿三十好几了,前天劝她找个对象,她居然火了,你猜怎么样?”朋友对我说,我摇摇头。“昨天她居然买了一个新床回来,”朋友瞪大眼睛,“天哪,她难道打算留在家里一辈子?”
“你以前不是常怕女儿大了,嫁掉,变成别人的吗?”我笑着回问他。
“可是……可是……也不能总留在爸爸妈妈的家里啊,她总得有她自己的家啊。”
带女儿看哈利·波特电影,影片结尾,几个上魔法学校的孩子一起上火车回家。“要回家了,感觉真是怪怪的,”一个小女生说,好像心不甘情不愿。哈利·波特更沮丧:“我的家根本不是我的家。”
走出戏院,我低头问女儿:“为什么他们都不想回家呢?不管怎么样,学校不是家啊。家是他们长大的地方,回家多好。”
“回家不一定好,”小丫头居然淡淡地说,“学校里多好玩,”又歪着头想想,“而且他们离开学校,就不准施展魔法了。”
“噢,”我说,“施展魔法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重要,那是一种自由,如果家里没有自由,就不算家。家要是自己的,爱怎么样变,就怎么样变,才有意思。”
突然领悟为什么俗话说“女大不中留”,又说“年岁到了,就该成家”。其实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就没认为自己的家也是孩子的家,最起码不是孩子永远的家,否则何必要孩子“成家”呢?“没成家的孩子”不是就代表没有家、没有属于他自己的家吗?所以那些年轻人离开家,甚至想跑得愈远愈好,就是为了摆脱对父母的依恋,而能够成立自己的家。
于是我拿起电话,打给地球另一边的儿子:“你找到了吗?”
“找到什么?”
“家。”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