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小作物驱动大汽车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6-24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小作物驱动大汽车 【日本《时事解说》杂志文章】题:美国切实推进生物燃料战略——用谷物作新能源(作者 增田笃) 美国农业部网站上登载着农业部长维尼曼'...

小作物驱动大汽车


【日本《时事解说》杂志文章】题:美国切实推进生物燃料战略——用谷物作新能源(作者 增田笃)
美国农业部网站上登载着农业部长维尼曼从小型卡车车窗向人们挥手的照片。这辆卡车是靠以大豆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来行驶的,据说农业部长亲自捧场是为了对该燃料历时10年的推广行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目前美国把谷物作为新能源的农业新观念正悄悄受到关注。
业界欢迎优惠税制
美国参议院财政常设委员会2月13日批准在能源税制案中增添对生物燃料实行优惠税制的内容。具体来讲,在普通柴油燃料中每混合1%的生物柴油(上限为20%),就可得到减少1%柴油燃料税的优惠。以普及生物燃料为目的的业界团体翌日发表声明,欢迎美国首次就生物柴油采取的优惠税制。
美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加强了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以谷物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中,用玉米作原料的乙醇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
10年不用修理的发动机
据有关业界团体说,1999年1月没有一辆公务车使用以大豆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但截至2001年9月,邮政公司、空军、陆军、能源部和各州政府机关等的上百辆公务车已采用了该燃料。
文章开头提到的小型卡车为密苏里州大豆商品化委员会所有。该委员会为了宣传生物燃料的种种优点,从10年前就开始进行这一活动。而在此期间,这辆卡车除接受常规保养外,一次都没有更换过发动机。它的总行程为52·897万公里,消耗大豆16·7万吨,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大大低于普通汽车。
从花生油得到的灵感
那么,使用生物柴油到底有什么意义呢?美国能源部的主页强调其重要性时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公共汽车和卡车最理想的燃料——既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可无限量循环供给。况且,其原料能够在国内栽培,可以减少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并能推动国内经济发展。
实际上,从环境方面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吸入的二氧化碳可与作物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碳相抵消,另外,生物燃料比化石燃料燃烧时释放的黑烟、可吸入颗粒物大大减少,而且几乎不含硫化气体。
大豆油和菜籽油等植物油与通常的柴油燃料相比,粘度更低而燃点更高,它们不经改造是不能成为汽车燃料的。因此通常要向其中加入催化剂乙醇来将甲酯从甘油中分离出来,然后把甲酯用于燃料。
大约100年前,狄塞尔在设计柴油发动机时,本来是想用“花生油”来驱动的。而且据说亨利·福特最初设计汽油发动机时,也是考虑用乙醇作为主要燃料的。但是,最终由于石油这种化石燃料的普及和价格下跌,它才得以成为机动车的主要燃料。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有机物发生堆积而形成的产物。特别是石油,虽然目前不能确知它将何时枯竭,但有一点非常明确———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考虑到化石燃料的起源,把源自植物的生物燃料作为替代性能源是大家都不排斥的。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美国一设备制造业团体去年发表了有关“新柴油燃料”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首先公布了美国能源部和农业部对被誉为“液体太阳能”的生物柴油所作联合研究结果,称将生长阶段包括在内,使用生物柴油比使用石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少78%。
报告还指出,通常替代石油燃料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必须改造发动机,而且在完善供给基础设施方面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但报告强调说:“以生物柴油作替代燃料具有种种优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具有跟柴油相同的燃烧性能,不需要在发动机、设施和维修方面作任何更改。”
生物燃料多样
美国总统布什曾在广播演讲中强调,由于在多起恐怖事件发生后中东局势再度紧张,能源安全供给政策显得非常重要。他说,能源政策的支柱之一,就是在风能、太阳能和源自谷物的燃料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实施减税,并采取各种优惠措施。
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扩大生物燃料市场不仅能开发出在国内生产的能源,保证能源安全供给,还可增加国家基础产业之一农业的收入。农业部已经与能源部进行合作,在农业政策方面充分重视玉米、大豆作为“能源作物”的功能。
另外,欧洲早就普及了源于菜籽油的生物柴油,欧盟委员会还将进一步推进普及工作。据业界调查说,在1998年世界生物柴油原料中,菜籽油占84%的份额,葵花籽油占13%,而大豆油所占份额极小。
目前生物燃料经营者所关注的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生产的棕榈油。采自油椰树的棕榈油在马来西亚是赚取外汇的商品,在世界食用油市场上的地位仅次于大豆油。
油椰树种植起来不费事,与大豆油等相比价格也便宜,因此很具竞争力。目前已经有不少研究人员开始考虑如何将棕榈油转化为可实用的生物燃料。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