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美军频频现身亚洲有何图谋?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6-20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军频频现身亚洲有何图谋? 【日本《读卖新闻》6月18日文章】题:美国正对中国实施包围(作者 独协大学教授竹田勇) 遭受过恐怖事件重创的美国,正在认真建立'...

美军频频现身亚洲有何图谋?


【日本《读卖新闻》6月18日文章】题:美国正对中国实施包围(作者 独协大学教授竹田勇)
遭受过恐怖事件重创的美国,正在认真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新秩序。
上月底,美国总统布什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联合发表了宣言,俄罗斯成为北约的准成员。而在认同俄罗斯影响的中亚,美军为消灭伊斯兰激进势力而驻留,美俄军事合作关系已经建立起来。
在阿富汗,美军还在清剿“基地”组织残余,并且把巴基斯坦作为后方基地。另外美国还与印度举行了首次联合军事演习。在缅甸,美国政府与缅甸军政府在山区实施联合调查以打击毒品犯罪。在昂山素季获释后,缅甸军政府高官很快前往华盛顿访问,双边关系正迅速改善。
美军还在泰国实施了代号为“金色眼镜蛇”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在菲律宾,美军以训练为名,实施着清剿伊斯兰激进势力的行动。素以奉行反美外交著称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5月中旬应布什总统之邀访问了华盛顿,并签署了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合作宣言,历来冷淡的马美关系正发生着戏剧性变化。在新加坡,章宜海军基地已大体建成,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可自由利用这里。即便是印度尼西亚也提出要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
一言以蔽之,美国又“回归”到了亚洲。如果从国际政治力学角度考虑,有必要关注布什政府因此而建起包围中国的隐性“长城”这一事实。只要看看国际政治的表层情况,就会清楚美国正逐步建立包围中国网。
那么,与美国关系紧密的亚洲国家是否在有意包围中国且支持美国的战略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所有国家在反恐问题上都意见一致,但大家又都同床异梦。俄罗斯想以削减战略武器减轻经济负担,换取欧美的经济合作与经济援助;埋头建设的中亚国家和阿富汗则认为美国的支持不可或缺。希望搞活经济的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持相同看法。
新加坡为了有一种与中国相抗衡的力量,希望美国海军长期驻留;缅甸打算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和改善对美国的关系,来争取国际组织的援助和融资;印度则企图通过与美国之间的战略关系来加强对中国、俄罗斯和巴基斯坦的牵制。马来西亚曾因压制在野党伊斯兰势力而一直受到美国的指责,现在它作为支持反恐的国家,通过把在野党势力与恐怖主义划上等号而在一夜之间得以摆脱恶名。
在经过软实力论和信息技术革命洗礼之后,美国所宣传的新世界秩序,将以反恐作战为核心在安全领域重新建立起来。借助包围中国的美国造隐性“长城”,美国正为形成新世界秩序而步步为营。
凯利等“助台”秘密讲话曝光
【路透社华盛顿6月17日电】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詹姆斯·凯利说,美国希望得到有关台湾需要的武器方面的信息。
在17日才公开的凯利在3月份美台军售会谈期间的讲话中,这位助理国务卿说:“我们希望台湾告诉我们据它估计它在中、长期将需要的防御能力。”这次会谈至少是自1979年以来美台国防官员之间最高级的一次会谈。
凯利说:“我们期望就台湾安全面临的挑战进行一次不受约束的交流和对话。”这表明,布什政府寻求同台湾建立比过去几十年间任何一届美国政府都密切的军事和政治联系。
凯利是3月12日在佛罗里达州的圣彼得斯堡会晤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之后发表这番讲话的。
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也在这次会晤时发表了讲话。他说,美国“热切希望”以出售武器和提供有关军事现代化的建议的方式来“帮助”台湾。
国防部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部长帮办彼得·布鲁克斯在会谈期间说,美国将逐渐加强飞机和航母战斗群在太平洋西部的存在。美国还在考虑增派几艘军舰和导弹潜水艇以“改善我们的前沿威慑态势”。
凯利说,美国曾“愉快地履行”1979年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的规定,帮助满足台湾合法防御武器的需要。他说:“当然,我们将继续讨论我们的安全援助关系。”
凯利还呼吁台湾更新军事思想。他说台湾必须证明其军队能克服21世纪的新挑战,包括封锁、导弹袭击、信息战等。
【日本《每日新闻》6月19日报道】题:美国要求台湾做好防御准备
记者17日获悉,3月出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举行的美台军售会谈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曾要求台湾整备防御力量,以便对抗中国大陆的海峡封锁和导弹攻击等。
上述会谈是以秘密会议方式举行的,与会者的发言内容至今还没有公布。据路透社透露,根据信息公开法,它已经得到了记载凯利演讲内容的文件。凯利的讲话虽然没有离开“一个中国”的政策,但有关新投入美军舰的讲话等必将刺激中国政府。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