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报道中国出现消费大国征兆
【《日本经济新闻》5月28日报道】题:中国成为消费大国的预兆(记者下原口彻发自上海)
眼下中国出现了消费热潮,尤以人口多达4亿的沿海地区最为突出。在上海市和广东省,企业家和外企职员纷纷购买私家车和公寓,还自费远赴海外旅行。内陆地区虽然发展滞后,但日本和欧美企业也看到了“消费大国”预兆而竞相投资。
“首批生产的车辆已经预售一空”,上海大众公司负责销售“波罗”轿车的人员颇为志得意满地说。这款家用型轿车是与德国合资的上海大众公司4月开始发售的,是德国大众公司3个月前才向欧洲市场推出的新款车。
广州本田公司原计划今年在中国生产5·5万辆汽车,后来又决定增加4000辆,因为市场需求大大超过了当初的预想。该公司主要在富裕的沿海地区增加了特约销售店,使其总数达到了160家。
据上海市商业委员会统计,3月汽车销量为5600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2·5%。
消费者购房也掀热潮。在北京,到处都在建设住宅楼。东直门附近的7万平方米黄金地带上,将建成27幢高层住宅和大型购物中心,目前已能见到被命名为“东方银座”的该建筑群模型展室。
“东方银座”预定明年8月完工,每平方米售价约为1·3万元。虽说价格极其昂贵,但仍不乏买主。
中国消费者还把目光转向旅游等服务业。两年前中国政府规定公民一年可享受3次长假,每次在1周左右。中国国家旅游局称,在今年“五一”长假出游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8%,为8710万。
不少前往香港旅游的大陆游客会购买宝石和金器等贵重物品。据有关部门统计,每位大陆游客在香港平均消费5169港币,仅次于来自美洲的客人。
支撑中国旺盛消费潮的是供职于外企的白领阶层。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大约40万家外国企业来华,尤其是来到上海市和广东省投资办厂。
在外资企业供职,远比在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就业所获薪水多。一般来说,30岁左右的外企职员平均月收入达到5000元。
在中国不断涌现的企业家也是高消费的一支主力。2001年底,中国私营企业约为203万家。今年3月底,上海的私营企业超过了18·8万家,占上海全部企业的一半。
一般的中国家庭里夫妇都外出工作,加上物价水平低、生活负担小,因此人们常常会有余钱。现在的中国消费者趋于把资金投向汽车等高档物品,而不愿再作无谓消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