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国亲合”呼之欲出 “连宋配”琵琶遮面台湾“泛蓝军”合作拼“大选”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5-07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国亲合”呼之欲出 “连宋配”琵琶遮面台湾“泛蓝军”合作拼“大选” 【台湾《中国时报》5月3日报道】题:下届总统大选国亲合推候选人 国民党和亲民'...

“国亲合”呼之欲出 “连宋配”琵琶遮面台湾“泛蓝军”合作拼“大选”



【台湾《中国时报》5月3日报道】题:下届总统大选国亲合推候选人
国民党和亲民党对于2004年总统大选达成重大共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昨天透露,2004年国亲两党将组成“联合团队”,为中华民国的存在好好努力,也为台湾人民好好努力。国民党也证实,两党高层已达成共识,2004年将共推一组候选人,以团结的泛蓝组合,挑战执政党候选人。
宋楚瑜2日在花莲指出,国亲两党将在下次总统大选组成联合竞选团队,在此之前,两党要先对年底北高(台北、高雄)两市长选举,达成合作胜选的目标。他强调,将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商此事。至于总统大选的“联合竞选团队”,是否意味“连宋配”,他表示,这还言之过早,年底选举是第一阶段要做好的事。
两党达成高度共识
【台湾《联合报》5月4日报道】题:北高市长选举国亲共推人选
国民党发言人吴清基3日表示,宋楚瑜对国亲共组“联合团队”的主张,其实也是国民党内的共识。连战办公室主任丁远超则转述连战的话表示,吴清基所表达的立场,也就是国民党的立场。
吴清基指出,民进党执政以来,经济大幅衰退、失业率节节攀升。多数民众体认到,“过去国民党坏虽坏,但生活不会坏”,所以希望能有第二次政党轮替,而第二次政党轮替的前提,就在于泛蓝必须合作。国民党内部对国亲共组联合团队有共识,因为这是响应民众普遍期待。国民党秘书长林丰正表示,两党高层一直在思索总统大选败选的原因,结论都指向两党必须合作。
据了解,国亲两党主席连战、宋楚瑜这两星期以来,确实已经私下展开密集的会面。消息人士透露,连战和宋楚瑜两人,最近这一段期间私下密会多是利用傍晚的时间,两人不拘形式以“朋友间极为自然的气氛轻松对谈”。连宋两人经过多次私下密商,其实已经建立了高度的合作默契,这从最近“两党良好的互动可以看得出来”。
消息人士透露,北高两市,高层是“合作定了”,困难的反而是如何说服党内不同的意见。此外,连宋初步也达成由国亲两党分别提名高雄正副市长人选的默契。至于现阶段则是希望透过管道各自安抚基层不同的意见。
北高选举决胜关键
国民党秘书长林丰正表示,现在距离下一届总统大选还有一段时间,双方必须先为合作做好准备;年底北高两市选举自是关键,将是考验国亲合作,迈向下届总统大选的重要试金石。
林丰正说,国亲对于合作的名称并没有细谈,重点在于“合作”原则已是两党高层及内部的共识。他强调,两党敲定合作原则后,把环境建立起来,朝良性发展,“有些事,自然就会水到渠成”,若是现在就谈太具体的问题,可能反而会破坏合作的默契。这也是在“合并”之外,两党共同找出的模式。 
林丰正指出,泛蓝是否能在下届总统大选合作,对于总统大选的胜败,有指针性影响。两党高层日前会谈,确立共组“联合团队”的大方向,但尚未触及具体的候选人问题,没有谈到谁为正、谁为副,是否由“连宋配”或是其它组合上阵迎战等敏感议题。
丁远超也强调,国亲合作最重要的是共识的建立,并借各种机会表达合作的信心。国亲必须先“把握现在”,在北高两市赢得胜选,才谈得到下一步。高雄市是民进党的基本票仓,国亲唯有合作才能胜选。
“总统”人选言之过早
【中央社台北5月3日电】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提出国亲两党筹组联合团队的构想,为国亲大选合作持续加温,但国亲要如何选择一组正副总统人选共同支持,也成为各界关切焦点。据亲民党立委转述,宋楚瑜强调,现在谈总统人选言之过早,“连、宋、王、马”究竟是谁出马并不重要,关键在“要把政权拿下来”。
宋楚瑜表示,面对当前施政绩效不佳的困境,亲民党已经有当仁不让的决心与信心,但亲民党也体会到,人民不希望看到又一次“好人间的互斗”,让人从此得利。
谈及“连宋配”等问题,宋楚瑜强调,人选问题言之过早,目前双方营造默契才最重要。国亲两党必须先培养默契,放下门户之见,以开阔的心胸为国举才,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他两人现阶段不必一味地急着会面,而是要维持双方沟通管道畅通,只要有符合人民期待的搭配就会“水到渠成”。
宋楚瑜表示,社会期待国亲两党合作的呼声,反映民众对现状的不满,问题不在合作或合并,而是如何提供民众更好的选择。他认为,两党必须进行三层次整合,除推出一组足以致胜的人马参选外,两党更必须整合出有能力、效率的专业团队,将民众期待反映在政策方向上。

宋楚瑜(左)与连战握手言欢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