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新闻界的鲨鱼默多克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5-06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新闻界的鲨鱼默多克 【德国《经济周刊》4月4日一期报道】题:新闻界的鲨鱼——默多克 50年前,一位穿着考究、彬彬有礼的牛津大学毕业生来到当时《每日快'...

新闻界的鲨鱼默多克



【德国《经济周刊》4月4日一期报道】题:新闻界的鲨鱼——默多克
50年前,一位穿着考究、彬彬有礼的牛津大学毕业生来到当时《每日快报》总编爱德华·皮克林的办公桌前自信地说,他什么都想学。他在实习期间体现的工作能力给皮克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皮克林回忆说:“他天生是办报纸的材料。”这位实习生的名字叫鲁珀特·默多克。
1953年默多克接手父亲的《阿德莱德新闻报》。当时该报是一份较为成功的地方性报纸。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他领导下的新闻集团如今已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媒体帝国之一了,而且是唯一真正的全球媒体帝国。默多克帝国拥有数百家公司,遍布52个国家。澳大利亚报界大约70%都由默多克来掌控。几乎每两个英国人中就有一个在读默多克麾下的报纸,如很有威望的《泰晤士报》和大众报纸《太阳报》。他控制的天空电视新闻网二台在收费电视领域占据统治地位。许多美国报纸、好莱坞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和福克斯电视台也都隶属于默多克。全球有3/4人口都能接触默多克的媒体,世界上没有人能像他这样有影响。 
“肮脏的挖掘工”、“野蛮人”、“撒旦”——他更像一条“鲨鱼”!
默多克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他称自己是个“相当一般、但拥有比一般人多一点点雄心壮志的人”。他的仰慕者认为他是位先知先觉的企业家。他认清发展趋势和市场机会要比其他人早得多。他是个孜孜不倦朝目标前进的人。他是个有勇气实现梦想,有勇气用自己的财产和声誉冒险的人。他曾把全部身家都赌在卫星电视网上。他在90年代初处在崩溃的边缘,当时卫星电视网每周烧掉200万美元,公司负债80亿美元。但是,他最终还是渡过了危机。如今他又决定用同样的方式推动电视数字化的发展,其代价是欧洲最成功的付费电视台天空电视新闻网二台不得不重新背上债务。
默多克喜欢独断专行。他的前任经理理查德·西尔比曾抱怨说,大部分董事聚集在一起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决议、投赞成票。速战速决是他的风格。如果谁跟不上他的速度,那就会沦为无名小卒。其助手的主要任务是控制他的扩张欲望。
他的敌人称他为“肮脏的挖掘工”、“野蛮人”、“冷血的剥削者”甚至“撒旦”。他的成功依靠肆无忌惮的商业手段和背叛。目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德国传媒巨头莱奥·基尔希便把默多克形容为一条“鲨鱼”。
有鲨鱼的地方就会有恐惧。当默多克数年前宣称要在美国建立一个新型电视网时,像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全国广播公司(NBC)这样的大鱼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然而,刚成立5年的福克斯电视网(FOX)最近在收视率方面就已经超过了美国有线新闻网(CNN)。
观察、等待、出击——他是大胆的入侵者!
1998年,默多克曾拒绝进军德国付费电视领域,因为他当时认为该领域的机遇不多。然而一年后,他就买下了德国Premiere收费电视台。他把此举视为进军德国电视市场的敲门砖。德国电视市场是全球第二大市场,默多克曾多次无功而返。这位斗士在50年的经商生涯中学会了保持耐心。德国RTL电视台前总裁赫尔穆特·托马斯对他的评价是:“默多克总能比对手坚持得时间更长。他在看清机会后便耐心等待,选择最正确的时间出击。”
在德国,默多克不被认为是数千个工作岗位的拯救者,而被视为不受欢迎的入侵者和粗俗的人。他对此心知肚明。当1976年英国《观察家报》的拥有者因为债台高筑而把该报出售给默多克时,英国媒体一片哗然。一位批评家形容说,让《观察家报》听任默多克摆布无异于羊入虎口。《芝加哥太阳时报》的明星评论员麦克·罗伊科的妙语深得全球“反默多克阵营”的欢迎:“任何一条懂得自重的鱼都不会上默多克的当。”
为什么这些人对默多克如此反感和害怕呢?原因在于这位报业大亨毫无顾忌地要求报纸适应大众口味。担任《星期日泰晤士报》总编10年之久的安德鲁·尼尔回忆说,当时上级施加的一切压力都是要求“面向大众市场”。媒体应该教育还是取悦于读者,长期来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默多克对此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泰晤士报》的报道方针虽然有损于其“传统公告栏”的地位,但是它的销量却翻了一番。
默多克对付政治家的方法和对付贸易伙伴一样。新闻公司前总裁和施普林格公司前总裁说,他们从没见过像默多克这样善于让政治家倒向他那一边的人。他对自己掌握的权力心中有数而且敢于使用。如果为了生意不得不向更强大的势力低头,他也不介意。为了不威胁在中国的发展计划,他毫不犹豫地把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踢出了卫星转播网。为了在美国电视业中站稳脚跟,这位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人不假思索地转换了国籍,成了美国公民。
也许有人会认为他这种投机行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他自己却觉得是小事一桩,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最能体现全球化。《华盛顿邮报》称他为“真正的全球信息部长”。虽然默多克感觉在美国这样特别开放的社会中如鱼得水——他的新闻公司在美国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70%———但是这位媒体大亨却经常穿梭于各大洲。
默多克打击对手的方法不仅有直来直去的,也有绵里藏针的。当他的宿敌CNN创始人特德·特纳把他比成“希特勒”时,他并没有立即反唇相讥,而是在次日的《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一篇标题为《特纳疯了吗?——由您决定!》的文章。
占领、斗争、胜利——他想控制世界!
许多总裁喜欢听取董事们对其发展计划或联盟计划的意见。在默多克的世界里,谈论的话题总是“占领”、“斗争”和“胜利”。是什么让他不断地进行战斗呢?金钱不是他所追求的。身家57亿美元、《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有名的他生活却非常俭朴。他不抽烟,只喝少量的酒,身体健康。他的生活中只有:工作——家庭———工作。在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的婚礼上,他只邀请了些亲戚和熟人,其中大部分是经理和商业伙伴。他总是不断地谈论工作,无论是在游泳池中、在马背上,还是在开车时。这位24小时工作狂人不看戏、不参加聚会、不参观博物馆。他的谈判对手非常惊讶于他对谈判的所有细节都了如指掌。
他曾经的朋友克莱·费尔克因为《纽约杂志》被默多克接管而反目成仇。费尔克认为他发现了默多克不知疲倦地工作的深层原因:他想控制世界。也许这是失败者的泄怒之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他是个极其好胜的人。即使是打网球,他也竭尽全力争取胜利,仿佛网球比赛的胜利与世界未来相关似的。施普林格公司前总裁菲舍尔曾和默多克开玩笑,打赌他不能从岸边游到1海里之外的游艇上。谁知,默多克二话没说就一头扎进海里,并获得
了成功。
他是新闻媒体界中最具侵略性、最有预见性的玩家。他比其他人更早地看清亚洲的未来,特别是中国。他于1993年得到了能让世界上一半人口收看节目的香港卫视,并成为第一个涉足日本的外国新闻媒体企业家。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