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后世界走向之一‘反恐战争’后的世界
【日本《朝日新闻》1月3日文章】题:“反恐战争”之后的世界
21世纪开始的第一年,就给人类留下了严峻课题。在被“反恐战争”牵扯精力的2002年,人们能够找出课题的答案吗?本报综合四名驻外总分社社长的报道,对2002年进行了展望。
在野心与忍耐的夹缝中(驻美国总分社社长 高成田亨)
向来被称为“内向型”的布什政府,在一连串恐怖事件后,一下子成了震动世界的“外向型”政权。借着“以最小代价换得最大战果”的阿富汗战争余威,布什政府内部多数人认为,目前不仅要扫平本·拉丹领导的“基地”组织,还要狠狠教训伊拉克等“无赖国家”。
另外,所谓“布什理念”提出,“要么加入反对恐怖的我们,要么与恐怖分子一道反对我们”。一名亚洲外交官不无担心地认为,“这将导致布什政府内部强调单边主义而不是国际协调路线”。
在2002年里,政府与公众似乎都会在巨大野心的诱惑与静心忍耐之
间摇摆。  
到处都有“黑暗偏远地区”(驻亚洲总分社社长 宇佐波雄策)
来到阿富汗荒凉的沙漠地带或不毛之地的干燥山区,人的精神世界好像也变得荒芜起来。本·拉丹和“基地”组织正是以此为据点,策划实施了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
其实在亚洲,这类“黑暗偏远地区”到处都有。在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连农村的中小学生都成为兴奋剂的受害者。翻看世界地图,你会觉得仿佛毒品铺满了这小小一角。在靠近马来西亚沙巴州的棉兰老岛地区,居住着反政府的伊斯兰教徒,也是许多海盗、拐骗犯、恐怖分子和非法组织的巢穴。在反政府武装激进分子暗中活动的尼泊尔王国,在民族冲突错综复杂的斯里兰卡,以及在印巴存有争端的克什米尔地区,都存在着一些黑暗偏远地区。
与10年前相比,这些人接触到的信息量大得多,而且有着强烈的压迫和被压迫意识。这些黑暗偏远地区的主人公们正利用卫星电话、传真机和网络等现代文明的有力武器向世界发起进攻。
政治经济正在转型(驻中国总分社社长 五十川伦义)
“一枝独秀”,这是一句赞美词,指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独自保持良好势头。为了继续发展经济,实现政权的长期稳定,今年中国共产党将全力完成各方面体制转换工作。
首先是入世带来的一系列工作,这是一场以遵循世界规则为由彻底引入市场经济的巨大改革。
为推行各项改革措施,中国外交今年也将走全方位路线。同美国布什政权打交道是中心任务,不过因为美宣称实施中国所反对的导弹防御系统,同“霸权主义”进行协调也是棘手的难事。
大西洋联盟面临考验(驻欧洲总分社社长 村松泰雄)
欧元已成为欧洲12个国家的通用货币。曾因核武器问题交恶的东欧国家,大部分都将在今年年底前结束加入欧盟谈判。“大欧洲联盟”的实现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但是,人们无心庆祝。最近10年来,一直支撑着欧洲统一步伐的繁荣经济,如今却阴云密布。虽然在“9·11”事件后欧洲协从美国举起了“反恐同盟”大旗,但面对打算以军事力量定胜负的美国,欧洲的影响力显得太薄弱。在中东和平进程、人权问题和保护地球环境等必须欧洲国家参与的领域,出现了如何面对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课题。大西洋同盟面临一系列考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存在意义已经越来越难看到,但在维持前南联盟国家和平方面还发挥着重大作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