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台湾选后观察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12-1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台湾选后观察 台湾选后观察 国民党一败再败泛蓝军何去何从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 从策略而言,民进党有策略、有步骤、有时间表地推出“国家安定联盟'...

台湾选后观察


台湾选后观察
国民党一败再败泛蓝军何去何从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
从策略而言,民进党有策略、有步骤、有时间表地推出“国家安定联盟”、抹黑国民党的招数,使国民党一直居守势。不过,民进党虽赢,但是赢的原因还是国民党和亲民党两个“泛蓝军”的内部分裂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4日文章】题:国民党为何失败?(作者 阮次山)
从数字来看,12月1日举行的台湾立法委员及县市长选举的结果是:民进党在立法院连不分区代表(即按得票率所获的配额)共有87席,成了立法院第一大党;国民党获68席,形同连战不愿承认的“惨败”;亲民党获46席,被称为是组党后首次接受党选举检验的一大胜利。
但是,即使民进党党主席谢长廷和总统陈水扁也不愿用“大胜”一词形容这场选举结果,因为,除了所获席次并未超过立法院225席次的半数外,民进党内部高层人士心中明白,这次的立法委员选举后所显示的台湾政治生态和包括去年总统大选时的状况一样,那就是:民进党的支持者依然没有突破其“1/3”的框架,在立法院改选中,民进党的得票率是33·38%,比陈水扁当选总统的得票率39·3%低很多,比1998年第四届立委选举的32·64%略高。
换句话说,民进党虽赢,但是赢的原因还是国民党和亲民党两个“泛蓝军”的内部分裂。这次立委改选,国民党得票率(28·56%)加亲民党的18·57%,其得票率共为47·13%,两党席次仍超过半数。因此,民进党从去年的总统大选到这回的立委改选,其胜果都是:自己固住地盘,把胜利建立在泛蓝军的分裂上。
无法挖走对方选票
更精确地说:台湾的政治生态改变不大,民进党挖不走泛蓝军的选票,泛蓝军也动不了民进党的选民基础。只是这次身具国民党背景却倾向民进党的前国民党主席李登辉的搅和,使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得票率都出现了3%左右的损失。
此外,在县市长的选举,民进党失去了其“地方绿色执政”的优势,以各9席的数字和国民党平分秋色。
同时,这次立院选举的总投票率只有66·16%,创下五届立院改选中投票率最低的记录。
如果这些数字能展示出台湾的政治生态现况,我们就可以体会出,何以这种结果对民进党而言,离大胜还十分遥远。正因为如此,民进党和陈水扁在2月1日之前将面临立法院长改选,2月1日后更面对组阁的风暴。
再说得明显一点,这次选举结果已必然把台湾引向一种“乱”和“危险”的状况,乱的是政治纷扰难断,危险的是,政治乱象必危及台湾已险象环生的经济现况和两岸关系。
台湾选举这次投票率极低的原因是:陈水扁执政年余,台湾经济每况愈下,政局混乱,在国会中席次过半的国民党又无法以明确的政治理念和两岸政策使民众觉得可以使国民党维持其有力反对党的可能,因此,在一篮烂苹果中,民众难取舍,干脆不投票。投票率低对民进党和国民党都不利。
其次,在大环境上看,民进党是执政党,手中握有数以万亿台币计的国家预算金额,握有授官的资源,在提名立委候选人时,比较能计划提名,对因未获提名而反弹激烈的民进党人士,能在台底下给予“名”或“利”。因此,在计划提名的状况下,票源集中,当选名额就高,不致于自相残杀。
国民党频频失误
国民党方面由于少了行政资源,其党内多年来又存在提名的过程和黑金牵扯太广,若不超额提名,往往摆不平,既超额提名,当然会自相残杀。
此外,国民党惨败最大的原因之一在于连战领导无方,缺乏魄力。连战为了避开省籍情结,他采取的依然是疏远外省干部、摆出重用台湾籍干部的形象,譬如他重用的林丰正秘书长、组织工作会主任赵守博等,非但是“本省人”,而且都是前朝遗老。最糟的是,公子哥儿出身的连战,行事一向“少干预”,大都由副手操作,他遇事又优柔寡断,使国民党内部出现近乎群龙无首的状况。在打选战的气势上,他和李登辉相差太远,再加上在两岸政策上,他未拿出一套与民进党有明显区隔的政策,又无具体的财经政策,因此,诸立委候选人只有单打独斗,导致像丁守中这种明星立委都惨遭滑铁卢。
其实,由于台湾经济一团糟,只有靠扭转两岸关系才能解套,如果连战能在选举中冒险一搏,推出积极一点的两岸政策,甚至于放胆在选前赴大陆访问,急于看到两岸关系突破的台湾民众,也许能放心支持国民党候选人。
在两岸问题上,陈水扁适时打出解除戒急用忍牌,放宽大陆民众赴台观光政策,不管实质如何,至少已使一部分选民以为,陈水扁有意改善两岸关系。另一方面,他又在两岸关系上说几句狠话,守住民进党内偏激派倾台独选民。如此左右夹攻,使左右难安的连战及宋楚瑜在两岸政策上很难出招。
因此,国民党在其部分党员偏向亲民党,部分又被李登辉带走的情况之下,当然输掉这场选举。
从策略而言,民进党有策略、有步骤、有时间表地推出“国家安定联盟”、抹黑国民党的招数,使连战一直居守势。其实,在选战后期,如果连战不和民进党进行口水战,不对陈水扁、李登辉作人身攻击,每天发表一个具实质意义的政治、经济策略,从正面意义阻挠陈水扁的“遇功自己揽”,有过失归咎在野党的基本策略,国民党或不会败得这样惨。

台湾《联合报》社论:
“泛蓝军”是2000年台湾“大选”后出现的新词。然而,经过这次选举,新党已经泡沫化,亲民党因选得不错有了更强的主体性,而国民党的重挫,更使得“蓝色”能否继续作为主调出了问题。“泛蓝军”这个称号的使用期限似将届满

【台湾《联合报》12月5日社论】题:“泛蓝军”一词即将届满使用期限
“泛蓝军”是2000年总统大选后出现的新词。新党8年前创党,炮口回射国民党;后来,宋楚瑜离开国民党参选总统,选后成立亲民党。但随着情势推移,这“一分三”的三个政党,竟然共同冠上了“泛蓝军”的称号,甚至出现“三合一”的呼声。
然而,“泛蓝军”这个称号的使用期限似将届满。经过这次选举,新党已经泡沫化,亲民党因选得不错有了更强的主体性,而国民党的重挫,更使得“蓝色”能否继续作为主调出了问题。
选季的民调指出,有8成泛蓝选民希望泛蓝军“三合一”,这应当是接近真实的民情。王建煊仓促上阵,在台北县还拿下82万票,显然是蓝色效应;而国民党“光复”的几个县市,也显现泛蓝的整合。甚至新党大败的原因之一,也是泛蓝选民向国、亲二党归汇所致。至于丁守中、赖士葆等落选的原因,更主要是在毫无中枢准则的情况下,选民盲目“配票”的后果。这些迹象显示:在这次选举中,确实曾有一片接近50%选民所构成的蓝色板块,有其整合调度的潜能,只是没有整合调度的中枢机制。
不过,这些景象在选后皆可能改变,“泛蓝军”一词也可能消失。关键在于国民党。国民党在第四届立委选举中,获得123席;选前一般预测,即使失去40席,仍尚有83席,谢长廷即曾抱此看法。开票结果,国民党却只得68席,足足掉了55席。这使得国民党摇摇欲倒,泛蓝军也垮掉了半边天。
如何解读国民党的选情?上次总统大选,“连萧配”的得票率为23·1%,这次国民党在立委选举中的得票率则为28·56%。二者相较,仍有增长。且就选票流向来看,国民党的选票主要是流向亲民党,并无巨量流向台联。这样的选情,显示国民党这两年所走的“去李登辉化”,在大体上应是正确的。选举的败因,除了选举技巧拙劣以外,主要仍是过去十余年来积弱及败坏的体质所致。不谈别的,以立委候选人而言,几乎看不到一张会给人留有印象的新面孔;除了几位明星以外,这些老面孔过去皆是喝权力当局奶水的政治啦啦队,根本没有号召社会认同的能力;查贿声紧,桩脚浮动,当下兵败如山倒。
招降纳叛的乌云罩顶,国民党的厄运似乎尚未结束。然而,危机是不是转机?选前,国民党必须力拚“国会第一大党”,这也使得国民党必须背负许多积弱及败坏的包袱,甚至在不分区立委名单中将江丙坤列为榜首的胆识都没有;选后,“国会第一大党”的憧憬幻灭,反而或许正是可以卸下包袱的时刻,危机也许变成转机。此时的国民党好像是一面正在坍塌的墙,只是国民党或许可以选择坍塌后要保留什么样的形状。
国民党内的检讨与兴革正在行礼如仪地进行,有人主张参与“安定联盟”,也有人主张弥缝分裂的蓝色板块。若国民党加入“安定联盟”,“泛蓝军”自然消失,橘旗则可能成为在野的标杆。至于弥缝蓝色板块,最激进的议案则是要宋楚瑜“回娘家”,并认为这是在实际上能够整合泛蓝板块的唯一途径。因为,只要宋楚瑜仍然自立门户,当迎对2004年总统大选时,“泛蓝军”一词就会消失,而再度出现国亲二党惨烈抢票的局面。
国民党内有人主张国亲二党之间应当建立体制性的中枢机制,亦有人主张废除“排宋条款”,而宋楚瑜在选季也曾情绪性地说:“等我有出息再回去!”选后又公开宣示“要挺住连战”。这些似皆显示两党整合不是全无条件。但是,国民党内显然对此亦有反对声浪,并已经为这样的声音戴上“本土派”的冠冕,谓如果开门迎宋,将造成党内分裂。
总之,“泛蓝军”一词即将届满使用期限,如果国民党决定进入“安定联盟”,“泛蓝军”自然偃旗息鼓。否则,国亲两党似乎必须就究竟要不要在中枢体制层次进行整合的问题,于最短期间内作出结论。倘若国亲二党出现了中枢体制层次的整合,则“泛蓝军”一词自然就不足以表达那个新的整体;反之,倘若不能出现中枢体制层次的整合,桥归桥、路归路,则“泛蓝军”一词更将很快地就消失在用之即弃的浩繁的选举语汇中。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