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做“世界工厂”还是做“技术大国”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12-04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做“世界工厂”还是做“技术大国” 做“世界工厂”还是做“技术大国” ——入世后中国面临艰难抉择 关键词:世界工厂 论点:许多专家预言中国将作为现代'...

做“世界工厂”还是做“技术大国”


做“世界工厂”还是做“技术大国”
——入世后中国面临艰难抉择

关键词:世界工厂
论点:许多专家预言中国将作为现代工业“动力室”而兴起。中国有着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它正迅速成为一个世界工厂。这不仅可以改善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将帮助跨国公司降低生产成本,刺激全球经济。中国入世将推动这种趋势的发展。
【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25日报道】题:一个世界工厂 副题:中国的劳动力大军和低工资吸引着外国制造商(记者克莱·钱德勒发自大连)
在日本马渊发动机公司大连的工厂,日方总经理西村先生站在身穿蓝色工作服的中国女工身后看着她向装配线上很小的电动剃须刀上焊接金属线。之后,他非常自豪地说:“仅用了两秒钟。”这就是说,坐在传送带旁边的6000名年轻工人要想完成生产定额都必须保持这样的速度。马渊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人几乎都是20岁出头的青年女工,她们每天工作8小时,每天上万次地重复这种在两秒钟内完成的动作。
这种工作需要工人有良好的视力、灵巧的双手和能够连续几个小时专注于工作。但是,正如其他成千上万的外国制造厂商一样,马渊公司已经在中国发现了几乎是用之不竭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能够胜任这种工作,而且愿意干这种工作,制造厂商却只须付给她们很低的工资,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从事这种工作的工人工资的零头。
西村先生说,如果在日本,“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他说,公司付给一个入门水平的日本员工的工资,在大连可以雇用十几个技术熟练的工人。因此,马渊发动机公司将它的年产量的90%转移到中国生产。马渊的年产量为17亿个微型发动机。
经济潜力巨大
马渊公司大连装配车间的女工是一种经济动态的先锋,许多专家预言中国将作为现代工业“动力室”而兴起,这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动态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大的制造工厂,不仅将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帮助像马渊公司这样的跨国公司降低生产成本。它还刺激全球经济,吸引其他国家的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形势下促使商品价格降低。中国本月初加入世贸组织将推动这种趋势——因为从中国出口的商品关税较低,因此到中国生产产品更具吸引力。
过去作出的关于中国将成为一个经济大国的预测遇到阻力,主要是因为中国从来就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人口众多的经济潜力。但是现在台湾、日本、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司,为了满足顾客降低价格的需要纷纷来到中国。中国有着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它正迅速成为一个世界工厂。日本管理顾问大前研一把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工厂的这种情况比作日本战后工业迅速发展期、美国刚刚进入20世纪后的经济兴盛期甚至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他最近在文章中写道:“这个世界以前从来没有这样高质量的经济实体。”
自从1989年以来,中国商品在美国总进口额中的份额已经增长2倍,达到了8·4%。而日本商品在美国的总进口额中的份额却同期降低了近一半,占11%;亚洲“四虎”———香港、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加在一起的份额缩减了1/3,只占8%。亚洲其他主要出口国,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出口份额只增加了一点点。所罗门美邦公司的分析家估计,如果中国能保持目前的增长率,那么它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份额在10年内将超过日本。

日本忧心忡忡
在日本,中国成为全球制造厂的现实正在使日本固有的一大堆问题更加严重,这些问题使日本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中国对日本构成的主要威胁是电子行业,而电子行业又是日本的经济支柱。许多日本大的电子公司,包括东芝、索尼、松下电器和佳能公司,都已宣布今年要扩大在中国的业务的打算。这样一来,日本国内从事该行业的数万人将失去就业机会。东芝公司的总裁冈村先生说:“我们意识到国内对把就业机会转到中国的忧虑,正如15年前美国存在着对把就业机会转给日本的担忧一样。但是,某种程度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它有着庞大的优秀劳动力大军。我们不得不寻求共存的出路。”
参观一下东芝在大连的工厂就会明白这一点。东芝今年把在日本?玉县的数字电视生产厂迁到了大连,劳动力成本因此降低了90%。冈村先生说,公司将重新安排在日本?玉厂的工人制造液晶显示器。但是业内分析家和许多东芝的职员都认为,这种产品的生产迟早也要转到中国。
包括东芝公司和马渊公司在内的四十多家日本公司,都在大连90年代初建起的一个特别的出口加工区建有大规模的生产设施。对于许多在大连的日本厂商来说,这个城市最大的吸引力是郊区农村丰富的廉价而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招聘员工非常容易。如果工厂需要招聘工人,他们只须打个电话告知当地劳动部门的官员。通常如果有一个岗位,至少有10人应聘。这就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非常挑剔。男雇员在大连出口区的装配线非常少见,因为男人通常不如女人手巧。在许多工厂,可能连一个戴眼镜或年龄超过30岁的工人都看不到。
就业竞争激烈
应聘的人过剩使日本公司在大连可以用非日本的方式运行。1994年,西村到达大连之后很快就决定马渊公司不用给工人提供永久就业保险,但是如果在日本国内,公司必须给工人提供这种保险。马渊公司并不需要雇员终身服务,它只需要双手灵巧的年轻工人,需要领取低工资却又毫无抱怨的工人。因此,公司与工人的合同是一年一签。最近,马渊公司将40%的员工的合同期改成4个月。
马渊公司大连工厂工人的实得工资按当地的水平看是非常高的———每月大约84美元。但是工厂的纪律非常严格:每过一段时间,公司就要对每个工人的业绩进行评估,评估等级为A、B或C.评估等级为C的员工将不被续聘。在大连的一家日本毛巾厂的总经理说:“在这里的就业竞争真的是非常激烈,因此人们对待工作极其认真。在日本,我们必须保证员工终身就业,并根据资历付给很高的工资。但是在这里没有人会这么想。”做“世界工厂”
关键词:技术大国
论点:中国的科学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但它追赶发达国家的热情、努力和活力,确实令人佩服。然而,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收入差距扩大与知识产权问题就会面临更严重的挑战。
【《日本工业新闻》11月20日至22日连载文章】题:中国大力振兴高科技(作者 东北艺术工科大学副校长长谷川文雄)
中国一直被人称为“世界工厂”,今后其地位将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不仅中国在入世后将变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中国正在努力成为引领世界的技术大国。前不久,我作为政策智囊机构——新构想研究会的成员,参加了赴华考察团。我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一下中国大力振兴高科技的现状。

热情令人佩服
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到惊讶,是此次考察中国的真实感想。中国的科学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但目睹其追赶发达国家的热情、努力和活力,确实令人佩服。我没想到,在日本耳闻的和亲眼目睹的相差如此之大。
“火炬计划”这项充满活力的计划遍布全国各地,大学也积极参与这项计划。目睹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引进先进技术的姿态,我强烈感到中国有些地方值得日本学习。特别是在清华大学参观时,见到的每一个学生都朝气蓬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学生有自己的梦想:只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日本有多少学生有自己的梦想呢?
我有一个朴素的疑问:中国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有能力的人和没有能力的人之间收入差距就越大。中国现行的体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高校扮演主角
中国推进“火炬计划”的是分布在从北京到西藏的全国53个高科技园区。中国规定高科技园区的重点研究领域,大学在高科技园区扮演主角,也许是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培育创业者和风险企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安交通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就在西安高科技园区里,这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动力。许多日资企业也进入了高科技园区。值得关注的是,高科技园区的做法是由大学负责研究开发,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高科技园区需要引进外资,但也许目的不是建立工业区。
据介绍,中国的政策是如何尽快赶上国外技术水平,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产品,然后出口国际市场。从这一点上讲,中国正在全力以赴地引进技术。我不仅看到了中国的不懈努力,而且感受到了各方面都在发展的中国的活力。问题是中国正处于向下一个阶段过渡的时期。中国人知识产权的观念淡薄,盗版的泛滥有可能引发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摩擦。中国要在科学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积极地制定相关法律、取缔盗版。
大学企业携手
在清华大学校园里,学生表情看上去平静,但他们一旦进入教室,个个都十分认真。我以为教室在举办研讨会,走进一看,许多教室门上挂着不同公司的招牌。这是学生创业者之家,学生来此听休学创业的学生介绍经验。由于在制度上存在很大差异,无法对比日中两国大学与企业的合作。
但是,中国有不少地方值得日本学习。中国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在推动地区发展。现在,中国可以生产产品,但缺乏开发商品的能力。于是,进行研究开发的大学和年轻创业家携手开发地区产业,培养人才。成长起来的企业又委托大学进行研究开发,形成了企业和大学合作的良性循环。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