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台湾四届“立委”选举回顾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11-06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台湾四届“立委”选举回顾 台湾四届“立委”选举回顾 刘佳雁 第一届“立委”选举 到目前为止,台湾当局共进行了四届“立委”选举。1989年底举行的“增'...

台湾四届“立委”选举回顾


台湾四届“立委”选举回顾 刘佳雁
第一届“立委”选举
到目前为止,台湾当局共进行了四届“立委”选举。1989年底举行的“增额立委”选举一般被视为台湾第一届“立委”选举。本次选举与县市长、省议员选举同时举行,是台湾“解严”后的首次重要选战。在应选101席“增额立委”中,国民党获72席,成立满三年的民进党获21席,无党籍共获8席。国民党在“立法院”的人数虽大幅领先于在野势力,但民进党当选名额已超过“法定”的提案人数,增强了其与国民党在“立法院”抗衡的能力。随着所有“资深中央民意代表”到1991年12月31日终止行使职权,此次“增额立委”选举后,台“立委”选举完全实现“正常化”。
第二届“立委”选举
第二届“立委”选举于1992年12月19日举行。这是国民党退台43年来“立法院”首次全面直选,加上“立法院”在台湾政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因而朝野14个政党共推出403位候选人,角逐161个席位,竞争非常激烈。结果,国民党获103席,民进党获50席,无党籍人士获7席,社民党获1席。民进党及其他在野势力在第二届“立法院”共有58席,超过了总数的1/3。此次选举使“立法院”在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省籍结构由过去大陆籍人士为主变成以台籍人士为主,台籍与大陆籍的比例由原来的3:7变为8:2;二是年龄结构由日益老化的“资深立委”占较大比重变成由在台出生或在台长大的中青代所主导;三是政党结构由过去国民党占绝对优势变成民进党占有近1/3席位,民进党与国民党的实力差距正趋缩小。民进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增强了其在“立法院”的制衡作用,为国、民两党竞争的政党格局奠定了基础。
第三届“立委”选举
第三届“立委”选举于1995年12月2日揭晓。此次“立委”选举名额较上届增加3名,达164席。由于此次选举结果直接影响到台各政党间的权力再分配,并被视为1996年“总统”选举的前哨战,因而朝野各主要政治势力无不倾力投入,共计推出398人角逐。结果,国民党获得85席,较上届的103席大幅下降,为历届选举的最低点;民进党获54席,占总数的32·93%,比上届略有增长;成立仅两年的新党成为选举的最大赢家,获21席,占总数的12·80%,席次大幅成长。无党籍获4席,占2·44%。这表明,国民党在新党出走后政治资源继续流失,基本失去了对“立法院”的支配地位;民进党席次虽有小幅成长,但政党发展的瓶颈已暴露无遗;而新党的快速成长及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使其在两大党权力争夺的关键少数角色有所增强,三党竞争的政治格局基本确立。
第四届“立委”选举
第四届“立委”选举与台北、高雄市长和市议员选举合并于1998年12月5日举行,即所谓的“三合一”选举。本届“立委”选举各政治势力共推出498人参与角逐。结果,国民党获得123席,比上届选举略有增加;民进党获得70席,比上届有所下降。新党则大幅下滑,只得到11席。可以看出,国民党暂时遏止了下滑颓势,而民进党的上升势头则受到挫折,新党在内讧的阴影下地位迅速下降,而“建国党”等激进“台独”势力的发展空间有限。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