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沉睡海底14个月 “库尔斯克”等待浮出水面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10-1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沉睡海底14个月 “库尔斯克”等待浮出水面 莫斯科时间10月8日凌晨,虽然远在阿富汗的战火硝烟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但在巴伦支海打捞“库尔斯克”号'...

沉睡海底14个月 “库尔斯克”等待浮出水面


莫斯科时间10月8日凌晨,虽然远在阿富汗的战火硝烟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但在巴伦支海打捞“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现场,打捞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俄罗斯人,尤其是遇难的俄罗斯海军官兵亲属期待已久的起吊“库尔斯克”
号艇身的海上作业马上就要开始了……
天公作美,10月4日起,巴伦支海上出现了难得的风平浪静的好天气
由于海上作业现场的天气不稳定,经常出现大风暴,直接起吊“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艇身的海上作业已被多次推迟。因此许多人,包括在摩尔曼斯克采访的记者们都一度对年内能否将“库尔斯克”号从海底打捞上来产生了怀疑。
确实,根据多年的气象监测,从每年的9月中下旬开始,巴伦支海多风暴,而起吊工作需要持续三四天的好天气。到9月底,整个打捞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可老天爷一直阻挠最后起吊工作。
或许是打捞人员的辛苦感动了上苍,10月4日,巴伦支海上出现了风平浪静的好天气。荷兰“马蒙特”公司参与起吊作业的专家,以及俄罗斯和英国的潜水员们抓住时机,加快了起吊的准备工作。
10月7日中午,一条发自海上作业现场的消息使人心情为之一振:“库尔斯克”号艇身的起吊作业预计于7日莫斯科时间18点开始。当天早上就有消息说,所有用于起吊作业的26根钢缆和起重机抓钩已全部固定完毕,直接承担作业的“巨人—4号”大型驳船作好了起吊前的准备。
专家们通过远距离电视监测仪看到,在分别对前后部钢缆施加起吊拉力后,潜艇艇身发生了移动
起吊之前,专家们曾经担心,由于“库尔斯克”号沉没海底的时候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很可能深陷海底被乱石卡住,在起吊时难以挪动。“马蒙特”公司的作业人员在所有的起吊钢缆和起重机抓钩都固定完毕后,于7日中午12点开始进行试验性起吊,以检查艇身能否与海底分离。
作业人员从“巨人—4号”驳船上试着对固定在潜艇艇身前部和后部的钢缆加力。通过远距离电视监测仪,作业人员发现,在对前后部的每根钢缆分别施加250吨和150吨起吊拉力后,艇身发生了移动。这表明,潜艇被卡在海底乱石中的顾虑可以部分消除。
尽管如此,在试验性起吊作业开始时,专家和作业人员还是很谨慎。因为艇身的移动还不能完全证明潜艇没有被卡住,而且艇上有两座核反应堆,专家们担心,移动和起吊潜艇会使核反应堆出问题。因此,从7日下午开始,作业人员一直小心地试着逐步增加起吊拉力,同时注意观察船体的反应,并通过安装在潜艇艇身上的放射性物质监测仪观察海底和潜艇内辐射是否超标。
专家们还担心,潜艇艇身与被切割的第一隔舱没有完全脱离。在测试阶段结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后,7日当晚,俄罗斯北方舰队部署在作业水域特混舰队指挥官莫察克宣布,起吊将于7日到8日夜间进行。
“库尔斯克”号“躺”在“巨人-4号”的“怀中”,由拖船牵引,驶向科拉湾
8日凌晨2点40分,作业人员最终确定,潜艇艇身与被切割的第一隔舱已完全脱离。3点55分,整个艇身全部脱离海底。这样,事先担心的所有问题基本上都已消除,起吊的作业开始。
随后,作业人员按照每小时10米的速度起吊躺在海底108米深处的潜艇,到早上7点,艇身已经起吊到距海底30米的地方。由于气象专家预测当天下午作业水域天气可能恶化,为节省时间,“巨人—4号”大型驳船一边起吊,一边带着尚未露出水面的潜艇向科拉湾缓慢移动。
当天傍晚,“库尔斯克”号艇身已经从海底打捞到仅距“巨人—4号”驳船船底80厘米的地方。按照打捞方案,“库尔斯克”号从海底打捞上来后还不能马上浮出水面,必须先固定在“巨人—4号”的船底,然后再用拖船将其拖往位于科拉湾内的PD—50船坞。为此,“巨人—4号”进行了专门的改造,在船底打造了一个槽型的空当。
莫斯科时间8日19点,作业人员顺利完成了潜艇艇身同“巨人—4号”的固定工作。最后,潜水员再次潜入水下,为切割后敞口的第二隔舱安装保护网,以免艇内的东西在运载途中掉到海里。
至此,历时近3个月的打捞“库尔斯克”号的海上作业基本结束。8日20点左右,“库尔斯克”号仿佛是“躺”在“巨人—4号”的“怀中”,由拖船牵引,驶向科拉湾,完成其最后一次“航行”。
几十名调查人员和专家将率先登上“库尔斯克”号,调查潜艇的失事原因
按照海上行驶进度推算,“库尔斯克”号应于10日莫斯科时间14点左右抵达科拉湾罗斯利亚科沃镇的PD—50船坞。在这里,“库尔斯克”号将在两个浮桥的帮助下,安放到船坞上,从而最终浮出水面。
不过“库尔斯克”号真正浮出水面还要等几天。据专家介绍,将“库尔斯克”号从“巨人—4号”船底停放到船坞上的工作还是很复杂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作业人员是首次将一个不能自航的潜艇安放到船坞上,因此技术精确度要求十分高。而且,将潜艇安放到船坞上还须等科拉湾潮水水位达到最高点。据预测,10月13日莫斯科时间下午4点以后,科拉湾潮水水位最高,届时才能展开作业。
即使“库尔斯克”号放到船坞上,一般人要一睹“库尔斯克”号的真面目也很难。据俄北方舰队司令部官员称,届时PD—50船坞可能将安装隔离网。其实,PD—50船坞早就被俄军方当成重要的军事设施了。罗斯利亚科沃目前已是一个军事禁区,外人禁止进入。
据悉,首批将登上“库尔斯克”号的,将是来自列宁格勒军区、北方舰队和军事总检察院调查“库尔斯克”号失事原因的37名调查人员,另外还有配合调查工作的10名专家和法医。
俄官方说,“库尔斯克”号上的两座核反应堆早已关闭,在整个起吊过程中也没有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应该说这是“库尔斯克”号发生不幸事故后的万幸。
“库尔斯克”号出水后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确认同艇身一起打捞出来的遇难者的身份。北方舰队司令波波夫海军上将9日呼吁遇难者家属不要擅自前往罗斯利亚科沃镇辨认遗体。有关方面将根据潜艇出水后的情况,通知该到场的亲属辨认遗体。
图片:
打捞“库尔斯克”号的拖船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