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深深的爱 浓浓的情——《参考消息》70周年知识竞赛背后的故事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9-25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深深的爱 浓浓的情——《参考消息》70周年知识竞赛背后的故事 《参考消息》70岁了!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金秋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在这样的日子里,《参考消息'...

深深的爱 浓浓的情——《参考消息》70周年知识竞赛背后的故事


《参考消息》70岁了!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金秋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在这样的日子里,《参考消息》迎来了她的70岁华诞!
为了让读者更多更好地了解《参考消息》的历史,增进与读者的联系,《参考消息》报社决定举行一次《参考消息》70周年知识竞赛,这在《参考消息》历史上是第一次。截止到8月31日,《参考消息》报社共收到57669份答卷,全部答对的有14967份。除台湾、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各行各业读者踊跃参加了这一活动。参赛者年龄最大的为98岁,最小的才8岁。
许多读者不仅按时寄回了答卷,更带来了对《参考消息》最美好的祝愿、殷切的期望。他们或挥毫泼墨、或赋诗填词,庆贺《参考消息》70岁生日。更多的人给编辑部投书,把他们阅读《参考消息》的感想告诉我们,字里行间充满着读者的心声,洋溢着浓浓的情和拳拳爱心。
现在,这一活动在广大读者的积极参与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已圆满结束了。应读者要求,这次竞赛的标准答案也于同日公布。《参考消息》报社从全部答对的读者中抽出了1000名《参考消息》“荣誉读者”,并从中评选出15名“读者代表”(名单将于明日本报第6版公布)。15名“读者代表”近期将有幸代表《参考消息》近300万订户、千万名读者到北京参加《参考消息》70周年的庆祝活动(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这五万多份答卷是读者对《参考消息》70 岁生日的最好贺礼!我们相信,每一份答卷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必定都钟爱《参考消息》!
故事一:
湖北监利县退休老干部周孝贤是《参考消息》的同龄人,他的来信让我们读来既亲切又感人:“报社的同志们,你们辛苦了!我与《参考消息》同龄,都是70岁了。从1951年抗美援朝时我认识了《参考消息》,也整整半个世纪了。现在我每天要步行到近10里远的县城去取报,不管严冬酷暑,天天如此。8月16日刊登知识竞赛的试题,我觉得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特地‘打的’取回了报纸。”
故事二:
海南省乐东县的邢义福是《参考消息》的老读者,他说自己年老体弱,行走不便,有时连生活自理都有困难,退休后不得不回老家居住。但他看《参考消息》的老习惯一直没有间断,他给我们来信说:“尽管我身体很弱,但很喜欢《参考消息》,她给我力量和生活的乐趣,参加知识竞赛,只争取70分就满足了,能表达我对贵报70周年大庆的心情就行了。我不能走远,信是让孩子们寄出的。”
故事三:
黄裳老读者在来信中告诉我们,他家住在安徽金寨县县城的山岗上,那里不通公路,上下要走200级台阶,很不方便。邮递员每5天才送一次报纸。看到《参考消息》知识竞赛的公告后他决心要参加,但发现其中两份登有《参考消息》小词典的报纸缺了,心里特别着急,一面马上到邮局找邮递员要求补发,一面发动朋友到处去找,终于找到了需要的报纸。
故事四:
海南琼海的庞业鼎开了一家店,他看《参考消息》有3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他不仅自己阅读《参考消息》,还在店里办起了读报小组。他来信说,每天少则四五人,多则二十来人参加,从早上8点开始到下午都有人来看报。这次《参考消息》举行知识竞赛,店里可热闹了,大家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
故事五:
吉林白城人民银行的读者冯信不仅是《参考消息》的忠实读者,还是《参考消息》的义务宣传员。8月16日刊登知识竞赛试题那天,他正好在北京开会。知道这一情况后,特地赶到报社的发行部自费购买了50份当天的《参考消息》。前几天,他给报社来信说,他回家后已把这些《参考消息》分发给了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其他同志,还用复印的《参考消息》小词典帮助大家作答。为了让更多的人参加这一活动,他还亲自去附近的多家单位宣传《参考消息》。在他的宣传鼓动下,有70多位读者参加了这一活动。冯信很满足,他说这也算是为宣传《参考消息》尽了一点义务。
故事六:
郑州中原区的张同有先生是位企业家,对《参考消息》情有独钟,无论工作多忙也要抽时间读报。给报社寄完竞赛答案后觉得还有好多话要说,又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我知道贵报要举办知识竞赛的消息后,很想参加。但由于最近特别忙,常出差,所以一直耽误到8月30日夜才着手翻阅有关资料答题,到31日下午4点才答完,眼看你们规定的截稿时间到了,核实一遍后赶紧赶到附近的邮局寄出。”
故事七:
福建泉州的肖和兴是位应届高中毕业生,学业繁重,家境也不富裕。这次肖和兴同学占用他宝贵的时间,不仅答了试题,还给我们写了一封信,向我们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两年前爸爸下岗后回到了乡下,家里的生活负担更重了。爸爸在家里没呆两天,便跑到镇邮局订了《参考消息》,我开始挺不理解的,爸爸让我看了他带回的积攒多年的《参考消息》,我开始理解他了。报纸来后,爸爸当然是第一读者,然后是妈妈、姐姐和我,慢慢的,就连堂哥一家也加入了我们的行列。这次答题可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因为我告诉家里人,我长大了,给我一次机会,让我考验一下自己。爸爸妈妈同意了,我真高兴。”
故事八: 
参加这次《参考消息》70周年知识竞赛年龄最大的是河北的宣锦章老人。他在答卷上的读者情况表中有两项很醒目,一是他高寿98岁,二是文化程度一栏填的是黄埔军校,这两项足以让我们肃然起敬。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老军人戴着花镜在灯下一字一句读《参考消息》,边查资料边细心填写答案的感人情景。
故事九:
比宣老先生年轻3岁的罗浩今年也已有95岁高龄了,罗先生是山西太原的退休教师,他的答题纸填得有点“乱”,每道题的题号上打了对勾,供选择的答案下面划着线。看得出来老人年纪大了,填答案的时候手有点抖动,笔画也颤颤悠悠的。我们想象得出罗先生完成这份答卷的认真劲,肯定是一条一条找到答案,先在对的地方画上线作记号,核对以后再填上,最后怕自己有遗漏的地方,检查一道题画一个对勾。
故事十:
云南曲靖的孙戬和北京通州的耿豆豆是我们这次收到的竞赛答案中参赛年纪最小的,都是8岁的小学生。别看年纪小,看《参考消息》可认真了,填起试题来一丝不苟,幼稚的笔画中透着信心。
故事十一:
青海省72岁的老人朱承宗的来信特别感人,但看后让人心里不好受。朱承宗老人说:“我是一个年迈的老人,每月只有很少很少的生活费,但多年以来,哪怕是我拣废品卖,都不愿放弃《参考消息》。为了买报,我每天要走两里多路。这次参加你们的知识竞赛买的报纸,就是我向人借钱买的。”
故事十二: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一叠订得整整齐齐的订报收据,是湖南耒阳市读者肖希杰寄来的,从1983年到2001年的19年间订阅《参考消息》发票一张不少。那一叠发票的样式各不相同,订报人的名字却只有一个:肖希杰。
故事十三:
江西南昌的杨淑珍、文水生是一对老夫妇,他们答完题后兴奋地来信告诉我们:“4月份看了竞赛公报,我们老俩口就特别高兴。50篇《参考消息》小词典一篇不落都收齐了。8月16日那天一早,我们又上街买了一份报,马上又到复印部复印了两份(一份做草稿,一份留存)。吃过晚饭我们连电视都没看,一直答到深夜零点。17日上午又反复核对了两遍才寄出。我们很想成为‘读者代表’或得到‘荣誉证书’,但我们知道《参考消息》有那么多读者,不要紧,我们从中已经得到了宝贵的知识,这比什么都好。”
故事十四:
一位1946年时16岁就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的刘汉武老人来信告诉我们,他以前文化只有小学水平,《参考消息》成了伴随他的精神食粮和学习文化知识的好助手。他在战争年代脑子受了伤,可能答题答得不够准确,他给我们写信既不想为了得奖,也不为了让编辑部刊登,只希望买一本《参考消息》小词典作为一生的礼物。
故事十五:
最近,我们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用仿古方式装订成册的《参考消息》小词典,读者陈华山告诉我们:“我想送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给《参考消息》,我买来了宣纸,用小楷毛笔全文抄写了《参考消息》小词典。”
故事十六:
中国人民解放军93018部队的秦英明来信说:“我是一名边防军人。军旅生涯20载未改变我对祖国的忠诚和对《参考消息》的厚爱。我是铁杆《参考消息》迷。我们部队地处偏远,上百人只有一份《参考消息》。为了参加这次竞赛,我每天要在别的战友看完报之后才能一一把有关材料收集起来。”
故事……
五万多份答卷,沉甸甸的,没有一点浮华与虚伪,是读者爱《参考消息》的升华与浓缩;五万多份答卷,情深深的,它的背后是更多的没有留下姓名的读者对《参考消息》的关心与厚爱。或许您没有赶上参加我们的知识竞赛,或许您太忙没时间给我们写信,但我们知道,你们的心里是有我们的,是爱《参考消息》的,你们同样是我们最可爱、最值得敬佩的人。在此《参考消息》70周年大喜的日子里,请接受《参考消息》全体工作人员深深的敬意。《参考消息》是我们的,也是你们——忠实、热心和深情的读者的。我们会一如既往地爱你们,更加努力地满足你们的要求;相信你们也会一如既往地爱我们,爱《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编辑部)
图片:
1、孜孜不倦
2、祖孙同看【注:】【注:】【注:】【注:】【注:】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