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穿行在地下——世界六大地铁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9-10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穿行在地下——世界六大地铁 【英国《卫报》8月22日文章】题:它们是如何做的? 原编者按 莫斯科有马赛克画和枝形吊灯;巴黎有艺术品,偶尔还放映电影;东京有'...

穿行在地下——世界六大地铁


【英国《卫报》8月22日文章】题:它们是如何做的?
原编者按 莫斯科有马赛克画和枝形吊灯;巴黎有艺术品,偶尔还放映电影;东京有戴着白手套的追求完美的司机。那么为什么伦敦只有拥挤不堪、晚点和污秽?英国《卫报》记者报道了世界六大城市的地铁系统。
巴黎(记者 斯图尔特·杰弗里斯)
巴黎关心公交乘客,就像今年年初,地方运输管理机构向地铁乘客提供一杯纾缓神经的绿茶和10分钟放松身体的按摩一样平常。宣传海报上写着:“让我们梦想,让我们微笑,让我们放松,让我们热爱……和我们一起按摩和品茶。让我们共同使城市没有压力。”就连巴黎地铁上的报站声也比伦敦地铁上的圆润,而且伦敦永远不会与放松联系在一起。
每天有440万人使用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地铁系统。与他们共同乘车通常是愉快的。不可否认,身边的巴黎人一般和伦敦地铁乘客一样表情冷漠疏远,很多人似乎整个晚上都在练习死鱼似的表情。
不过在巴黎乘地铁也有乐趣——很多是艺术方面的。埃克托尔·吉马尔设计的蜻蜓翅膀式的入口带着新艺术风格的优美曲线,这正是巴黎地铁最突出的地方。巴黎地铁去年百年庆典时耗资3000万法郎(290万美元)把各地铁站变成了艺术品。今年夏天的电影节期间,在位于电影院集中地的新博讷站,特殊的灯光效果让站台斑驳陆离,广告牌上还有影片放映。这只是巴黎独立运输公司(RATP)设计部设计的美化巴黎地铁的新想法之一。
另一个例子是法兰西喜剧院前的皇宫站。艺术家让—米歇尔·奥托涅尔在地铁站入口处设计了一个“梦游者亭”,由两个铝制穹顶组成,用多彩的玻璃珠装饰。这些珠子是在威尼斯附近的穆拉诺人工吹制的。
最重要的是,巴黎地铁效率高。已经90岁的退休司机罗贝·雷诺说:“我在奥尔良门至克利格南库尔门的4号线上开车时,走完全程必须刚好是30分15秒。如果超过一点儿,就要被扣工资。”
巴黎地铁站内没有显示器告诉乘客距离下一趟列车到站还有多长时间,原因是车次很多,乘客不需要显示器。还有一条名为RER(地区快速网)的地铁快线,于1977年开通,连接巴黎市中心和郊区。巴黎地铁普通线路和RER与其他法兰西岛的铁路系统相连。
莫斯科(记者 伊恩·特雷纳)
残酷和专制有时却能创造奇迹,莫斯科地铁便是这方面的一个好例子。它在30年代斯大林专制统治的鼎盛时期通车,原名为列宁地铁。很多人在莫斯科地下深处挖隧道时丧生。他们的劳动成果却是莫斯科和俄罗斯的骄傲和荣耀。莫斯科地铁可能是世界上最奇妙、最有效、最繁忙和最便宜的地铁。
在当时莫斯科市长拉扎尔·卡冈诺维奇的领导下,第一条隧道工程于1932年动工,3年后通车。莫斯科地铁从此日复一日地运行——高峰时间每90秒或两分钟一趟,其余时间每5分钟一趟,从早6点一直运行到凌晨1点。莫斯科地铁可能会拥挤不堪,但很少要等车。
地铁载着乘客经过一个个用大理石装饰、用灰泥粉刷的宽敞和一尘不染的车站,与地上肮脏的街道、坑坑洼洼的马路和歪斜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11条线路上有162个车站,意味着莫斯科地铁覆盖了这个有1100万人口的城市的大部分地区。你只须花5卢布就能到任何地方。对游客来说,莫斯科地铁是重要的观光点。从斯大林时期的强烈附庸风雅的风格到俄罗斯装饰派艺术,从新古典主义到平淡无奇的现代派,莫斯科地铁站不容错过。例如,市中心的马雅可夫斯基站以马赛克画、大理石、黄铜的枝形吊灯和36个穹顶为特色。其他车站使用了36种大理石、大量雕像、孔雀石和缟玛瑙。总之,莫斯科地铁是斯大林时期妄自尊大的纪念碑风格的重要建筑之一,也许是惟一的重要建筑,它永远改变了莫斯科的面貌。
东京(记者 乔纳森·沃茨)
在准时、安全和价格方面,东京地铁大概是世界城市铁路的典范。但是就拥挤不堪和性骚扰而言,它一定处于最差之列。
东京有12条地铁线路,由两家准公共性质的公司经营。此外,还有一个四通八达的私营地上铁路网。像日本各地的地上和地下铁路系统一样,东京地铁以精确著称。
列车不仅准时到站,而且准确地停在站台的标记上,这样乘客就能准确地在车门开启的位置排好队。地铁司机是份儿一辈子都受人尊敬的工作。申请者必须通过严格的体检、面试和笔试,然后才能穿戴上制服、帽子和白手套。
日本人酷爱地铁司机这个职业。在日本,最受欢迎的一个电子游戏就是模仿驾驶列车。玩游戏的人必须尽可能地遵守时刻表。乘客在市中心搭乘地铁非常合算,只需160日元。没有人在墙上乱写乱画,也很少发生案件,除了偶尔在深夜有喝醉酒的人吵闹。但是拥挤不堪意味着东京地铁远不是一个公共交通的天堂。在早晨的高峰时段,有些车站雇用兼职站台工作人员,把乘客塞进车厢。由于在这种时候,车厢内的人数一般会达到载客量的183%,有时就会挤断骨头。多数年轻女性都有在这种拥挤的状况下遭到性骚扰的经历。很多地铁站的站台上贴有布告,警告说性骚扰是犯罪行为。郊区的一些私营铁路公司还推出了女性专用车厢。
如今在高峰期,最繁忙的线路每两分钟有一趟车。这使拥挤程度降低了约20%,但却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危险性。严格的时刻表被认为是造成4名乘客去年死于一场脱轨和相撞事故的因素。这是一起罕见的致命事故。1月份,日本政府的一个委员会提出对东京地铁系统作全面整改,包括耗资280亿英镑修建和改善18条线路。还不清楚从哪儿弄到这笔钱。东京都政府财政枯竭,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又承诺要限制中央政府开支。东京地铁系统有两条干线:都营线(有4条线路,由东京市政府经营)和营团线(有8条线路,由中央政府和东京市政府与私营企业共同经营)。
纽约(记者 简·马丁森)
随着气温在上星期升至破纪录的40摄氏度,人们不止一次地把纽约地铁与地狱相提并论。除了效率高之外,人们用不了多久就能发现纽约地铁的缺点。首先,车站内没有空调。这个缺点尤其让纽约人恼火。再就是缺少电梯。纽约地铁有25条线路,656英里路段,但只有为数不多的电梯。纽约地铁还没有公共信息显示屏。
据自我监管的准公共机构纽约市运输公司说,去年的正点运行率达到95%。这一数字突出了就速度、可靠性和价格而言,纽约地铁优于伦敦地铁的实际情况。
70年代可不是这样。当时的纽约地铁系统在资金危机的重压下,似乎快要倒闭了。80年代整改后,地方当局实施了战后最大规模的公共交通服务扩展工程,购置了1775节新车厢,彻底检修了4870个车厢,整修了530英里路段。一种新的照明系统和严厉打击逃票也在那一时期帮助把犯罪率降低了一半。一系列截止到2004年底的5年资本投资计划共向地铁拨款340亿美元。这笔钱中约有1/3来自市政债券,这些债券的利息通过增加票款收入筹措。这一办法为改造纽约地铁提供了资金,而不必使地铁私有化。纽约地铁的利用率在过去5年提高了30%。
墨西哥城(记者 乔·塔曼克) 
墨西哥城的地铁快速、相对安全,而且非常便宜。地上是杂乱的一片,地下却是一片秩序和效率的“绿洲”。墨西哥城地铁有11条线路,长99英里,是南美洲规模最大的地铁系统。1.5比索的固定票价使其成为世界上获补贴最多的交通网。墨西哥城地铁系统由法国人在60年代末修建,以拥有让人记起巴黎地铁的轮胎式车厢和长长的中转通道而自豪。但是大群的小贩气喘吁吁地在车厢中穿行,贩卖从公文包到马铃薯剥皮器的各种商品,让乘客想起他们身在何处。
让乘客想起这是在墨西哥城的还有专为妇女和儿童辟出的前3节车厢。人们抱怨,在通常是拥挤不堪的状况下经常发生性骚扰。这一举措是对这种抱怨的反应。清晨5点和午夜后,第一班和最后一班地铁从始发站开出。在这个有2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它们载着普通老百姓在郊区低收入住宅区和难得的工作岗位之间往返。
墨西哥城的地铁也吸引了人数众多的一批中产阶级乘客。他们不愿在令人窒息的堵塞的车流中花上数小时,或者冒在路上遭打劫的危险。经常发生在路上的打劫案件破坏了在墨西哥城里随处可见的浅绿色大众牌出租小汽车的美好形象。
如果没有地铁,墨西哥城将无法运转。因此,墨西哥城地铁系统急需扩大,以缓解令人窒息的拥挤状况,并跟上这座城市的发展步伐(墨西哥城正日益向拥有私家车的方向发展)。墨西哥城市政府制定了一项总体规划,修建新的线路和延长现有的线路。但是由于经费有限,加之地铁系统穿过不同辖区,因此工程进展缓慢。
(N、O)
布拉格(记者 凯特·康诺利)
考虑到价格和效率,还有冬日里暖融融的车站,甚至是暖融融的座位,1974年始建的布拉格地铁系统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来布拉格的游客如果不乘坐地铁将错失一种体验:乘着细长飞速的电梯深入地铁站内,那些鼓出的金属墙壁类似于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场景。在白天,等不上3分钟就会来一趟车,夜间不超过10分钟。
布拉格地铁系统仿照令人着迷的莫斯科地铁系统,更为实用,但同样也非常吸引人。地铁车站正逐个进行翻修。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淘汰噪声大的俄制车厢的过程中,这些车站也变得时髦和西化。
不久以前,布拉格的一名男子花钱在所有940列车上张贴广告,恳求他的女朋友重新接纳他。捷克人了解地铁内在的浪漫,因此地铁出现在相当多的捷克现代文学作品中。
地铁是布拉格综合运输系统的一部分,与一个庞大的有轨电车系统(设有残疾人专线)和公共汽车互为补充。即便如此,布拉格还是存在严重的交通问题。遗憾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不能体会布拉格交通系统的优点,而更喜欢购买小汽车。据说,目前小汽车的数量超过了居民人数。
图片:
1、莫斯科地铁
2、布拉格地铁
3、纽约地铁
4、墨西哥城地铁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