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沉睡深海将近一年 “库尔斯克”号等待回家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8-02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沉睡深海将近一年 “库尔斯克”号等待回家 这几天,围绕着去年8月12日失事沉没的核潜艇“库尔斯克”号,俄罗斯又起波澜。潜水员在巴伦支海108米深的海底'...

沉睡深海将近一年 “库尔斯克”号等待回家


这几天,围绕着去年8月12日失事沉没的核潜艇“库尔斯克”号,俄罗斯又起波澜。潜水员在巴伦支海108米深的海底忙得不可开交,在核潜艇两侧打洞,准备把艇身打捞上来。
为什么要打捞?
“库尔斯克”号的打捞及拆解处理共需1.3亿美元的费用。人们会问,财政拮据、外债累累的俄罗斯花那么多钱捞一艘破船,值得吗?
最权威的答案出于俄罗斯总统普京之口。他最近在新闻发布会上陈述了应该打捞的三大理由:一是有助于恢复民众对领导层的信任,领导应当说到做到,这有利于保证国内政局和社会形势的稳定;二是有助于消除国内外对库艇核反应堆造成生态灾难的担忧;三是有助于破解核潜艇失事之谜。
去年8月12日库艇失事期间,我尚在莫斯科当记者,通过电视观看了普京会见遇难者家属的现场报道。一位水兵的母亲曾愤懑地责问:“为什么不早一点请求外国参与抢救?要是你们自己的孩子在潜艇上,会这么拖拉吗!”确实,俄罗斯最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在演习中爆炸沉没,118名官兵瞬间葬身海底,俄罗斯救险队从13日到18日用三个潜水装置尝试15次,别说救人,连跟库艇舱口对接都没门,而应邀前来的英国和挪威潜水员仅两天就打开舱口,进入核潜艇,查清了全体官兵遇难的真实情况。两相对照,俄罗斯人对本国海军和军事领导人的能力产生了疑问。这一事件一度还影响了普京的支持率。普京当时承诺要捞起库艇,对国人有个交代。
当然打捞库艇还有一个原因。这种最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俄罗斯共建造了12艘,其中蕴藏着对北约极感兴趣的重要军事技术机密。正因为如此,俄罗斯海军在打捞开始前就公开宣布,方圆20海里的作业区将处于俄海军的严密控制下,禁止任何舰船进入。
可是,严格的安全措施反而吊起了北约刺探情报的胃口。近日来,停在打捞作业区周围的北约国家海军侦察船和声纳探测船几度想靠近库艇沉没区,被俄罗斯护卫舰赶走;北约国家的作战飞机也频频飞临作业区上空就近观察。
怎么打捞?
沉船打捞本不是一件轻松事,何况是一艘排水量达1.8万吨、载有24枚巡航导弹与五六十枚鱼雷和水雷的潜水舰,更何况舰上还有两台核反应堆!
7月29日,北方舰队参谋长莫察克中将在摩尔曼斯克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打捞方案;研制库艇的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后来还补充了一些技术细节。
第一阶段:由于艏舱损毁严重,如果把库艇整体打捞,不排除艏舱在浮起过程中断裂以致使起吊物失衡的危险。因此先要用四十多天时间,在第5、7、8舱的壳体上打出梯形的洞,以便穿26条钢缆,每条钢缆由54股钢丝组成,每股钢丝能经受16吨重力,总承受力超过2.2万吨,远远高于切掉艏舱后的库艇总重;再用7到10天在海底搭支架,安装切割设备,用两天时间把艏舱同全艇分开,再使艇体脱离海底淤泥;大约在9月15日,用浮筒系住钢索使艇体升到水面,拖到摩尔曼斯克州罗斯利亚科沃镇船舶修理厂的船坞里。在各项作业期间,潜水员都将留在核潜艇外。这一阶段的作业由外国公司和技术人员与设备参与。
第二阶段:把隔舱一一打开,专家组将仔细探测舱内;遇难官兵遗体将搬出辨认并安葬;卸下巡航导弹和其他弹药。
第三阶段:把库艇第2隔舱前的敞口和第5、7、8舱上的洞封起来,拖运到摩尔曼斯克州斯涅日诺戈尔斯克船舶修理厂的浮船坞内,把反应堆里的核燃料卸出,再将核潜艇解体。这大约要6个月。为指挥和协调整个行动,莫斯科、圣彼得堡、北方舰队和前方舰艇上建立了各级指挥部。
留在海底的艏舱要待2002年再打捞。
7月21日,潜水员开始使用遥控机具在第5舱(辅助设备和机械舱)开洞。洞的位置选在壳体肋材之间,以防降低艇体强度。库艇的壳体有两层,第一层为覆有橡胶的薄外壳,第二层是2厘米高强度钢板制成的厚内壳,内外壳之间有复杂的填充物,需要手工清除。开洞作业的难度相当高,幸而老天爷帮忙,作业区风速仅15—18秒米,海浪只有3级。
有没有危险?
当然有!危险有三个来源,其中最可怕的危险是核泄漏。
然而,“库尔斯克”号上的核反应堆在核潜艇失事时已立即自动关闭,核反应早已停止,况且反应堆外有四层防护装置。据俄罗斯有关研究所和海军部门的专家估计,目前起码有两层防护装置尚完好无损,而且在艇体打捞和运输过程中也不会破裂;即使在打捞过程中艇体翻滚,反应堆内的中子棒也不会移位使核反应重新启动。
俄罗斯核科学界泰斗韦利霍夫院士7月29日发表谈话说,不能把核泄漏的危险留给后代,库艇应当现在打捞。目前核潜艇沉没地区并没有发现核泄漏的任何迹象。打捞过程中将最大限度地注意生态安全。
艏舱内共有18枚鱼雷,因此第二个危险来自其中尚未爆炸的鱼雷。虽然炸坏的艏舱内已有俄罗斯潜水员探测过,仍不能彻底排除存在未炸鱼雷的可能。但是,专家认为在切割艏舱过程中不存在爆炸危险,而且俄方已制订了防范措施。此外,在要开洞的几个舱里不存在弹药。
第三个危险来自24枚巡航导弹(其中2枚为无装药的教练弹),但是俄罗斯海军副总司令巴尔斯科夫中将认为,俄罗斯制订的库艇打捞过程中的核辐射、鱼雷和巡航导弹安全防护措施足以预防任何意外。他说,外国技术和生态专家对这一方案也表示赞许。不过,俄罗斯军方还是同紧急情况部制订了应急行动计划,以防在船坞内起吊巡航导弹弹头时发生不测。
失事原因能否查明?
去年8月,库艇沉没不久后,当时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在电视台发表谈话指出,该艇失事原因多半是同水下巨物相撞,而且该物体的大小同库艇相近。他透露,俄通过其驻北约代表询问,是否北约成员国有舰艇在失事地区,但对方表示否定。据他称,北约人士私下说:“哪怕当时有北约舰艇在场,我们也决不会承认。”当时,俄罗斯同北约关系相当恶劣,西方评论家讥讽道,俄军方领导此说既可使自己“出污泥而不染”,又能让死对头北约背黑锅,实在高明。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俄罗斯人的情绪渐渐平静,对核潜艇失事原因的议论也趋于客观,尽管同外国潜艇相撞说依然保留。
俄罗斯军事总检察长基斯利岑7月2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的看法是:“库尔斯克”号失事原因将在核潜艇打捞上来并对艏舱的关键部位进行鉴定后查明。他还透露,迄今为止,失事原因仍有三个说法:艏舱发生非常情况;核潜艇与其他物体相撞;核潜艇触到二战遗留的水雷。至于核潜艇受到颠覆和艇内官兵发生冲突等假设,都被一一排除。
巴尔斯科夫认为,库艇上发生过两次爆炸,而且第二次爆炸比第一次强烈好几倍,完全可能破坏了第一次爆炸的现场,所以不能排除在潜艇打捞上来后依然无法查明失事原因的可能。
如今的俄罗斯意见多样,对同一问题各有各的看法。例如,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谢列兹尼奥夫坚持说,所有专家都认为,库艇出事的最大可能是玩忽职守,或是发生了导致鱼雷舱爆炸的意外事故。
俄罗斯老百姓怎么看?全俄舆论研究中心7月底对全国各地1600人举行的一次舆论调查表明,76%的人认为当局继续掩盖“库尔斯克”号失事真相,只有9%的人认为当局对人民毫无隐瞒。对这类“民意测验”的公正性也有不少人表示怀疑。不过,最好还是把各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评价放到一边,先把“库尔斯克”号捞上来再说。到目前为止打捞作业的最新进展是,第五舱薄外壳上的洞已打好,潜水员开始在厚内壳上开洞了。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