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东非也有“普通话”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7-26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东非也有“普通话” 提起斯瓦希里语,多数中国人可能还比较陌生。但您知道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称呼非洲友好国家的“拉菲克”一词,以及前几年放映的'...

东非也有“普通话”


提起斯瓦希里语,多数中国人可能还比较陌生。但您知道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称呼非洲友好国家的“拉菲克”一词,以及前几年放映的迪斯尼动画片《狮子王》中“辛巴”的名称,就分别是斯瓦希里语“rafiki(朋友)”和“simba(狮子)”的译音。
东非大地“通行证”
非洲大陆约有5000万人会讲斯瓦希里语,它是非洲仅次于阿拉伯语的最普及的语言。斯语是东非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官方语言,同时也在乌干达和刚果(金)东部地区广泛使用。
以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为中心,斯语也渗透到邻国的边境地区,例如莫桑比克北部、赞比亚北部和埃塞俄比亚南部。北起索马里、南至莫桑比克的整个东非地区,斯瓦希里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东非普通话”。甚至在隔海相望的印度洋岛国科摩罗和马达加斯加,当地语言中也有斯语的痕迹。
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三国总统会谈时可用斯语自由交流自不必说,就连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和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到坦桑访问时也会用斯语与姆卡帕总统拉家常。而刚果(金)新总统小卡比拉前不久到坦桑访问时,也能用斯语流利地与主人交谈。
尽管在非洲会说斯语的人很多,分布国家也很广泛,但能讲正宗斯语的人不到200万,他们大多居住在从索马里南部经肯尼亚、坦桑尼亚到莫桑比克北部的印度洋沿岸地区,以及印度洋上的桑给巴尔群岛。
斯语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是国语,也是城镇居民的第一语言,但在大部分乡村,人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因为他们还有各自的部落语。仅坦桑就有130多个部落,而几乎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记者认识的当地一些政府职员,几乎人人能通晓至少三种语言:斯语、英语和他们各自老家的部落语。
国家统一的桥梁
在坦桑尼亚,斯语的地位无可匹敌。坦桑尼亚电信公司的广告词是“一个国家、一种语言、一家电话公司”。虽然这话乍听起来与当今反对垄断、倡导竞争的潮流不大相符,但多少体现了斯语在这个国家的重要性。
有人说是斯语把坦桑尼亚统一成一个国家,此话并不为过。印度洋上的桑给巴尔共和国与大陆的坦噶尼喀共和国1964年联合成立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除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之外,两国相同的语言促进了思想上的沟通,进而也促进了联合国家的建立。
今年1月,东非3个广泛使用斯语的国家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正式成立了东非共同体,3国计划利用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相同或相似的有利条件,在政治和经济上积极推动一体化进程。说不定有朝一日也会建立一个以斯语为国语的“东非共和国”。
“茶叶”一词的汉语发音
据专家考证,斯语是非洲班图语系的一支,其语法结构以班图语为基础,词汇也主要是班图语词汇。许多学者认为斯语和斯语文化的形成是非洲本土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在非洲东海岸融合的产物,但这主要体现在词汇上,“斯瓦希里(Swahili)”一词本身最早就是由来此经商的阿拉伯人用开的,其本意是“海岸”的意思。
据统计,18世纪早期创作的斯语诗歌中,有近一半是阿拉伯语词汇,而在现在的口语用词中也有约五分之一是阿拉伯语。到19世纪,随着贸易的迅速发展,斯语才在整个东非地区普及。源于桑给巴尔的斯瓦希里方言不断向内陆扩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在的标准斯语。早期斯语使用类似阿拉伯文的文字书写,但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受西方殖民势力的影响,罗马字母逐渐成为斯语的书写符号。斯语是非洲少有的几种有文字的语言之一。
与其他语言一样,斯语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大量外来语词汇。早期主要是吸收阿拉伯语、波斯语和印度语词汇,后来随着16世纪殖民时代的开始,也相继引入了一些葡萄牙语、德语和英语词汇。
有意思的是,斯语中“chai(茶叶)”一词的发音竟然与汉语非常相似,不知这是不是当年郑和下西洋到坦桑时留下的“礼物”。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