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有家的感觉真好——中国知青“落户”澳洲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7-26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有家的感觉真好——中国知青“落户”澳洲 对那些当过知青的澳大利亚华人来说,7月8日或许是最令人激动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当地知青自己的组织——澳洲知'...

有家的感觉真好——中国知青“落户”澳洲


对那些当过知青的澳大利亚华人来说,7月8日或许是最令人激动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当地知青自己的组织——澳洲知青联谊会在悉尼宣告成立。 
○寻找家的感觉
成立大会设在赫斯费尔区的一个电影院里。我记不清什么时候见过这么简朴的会场,也记不清什么时候见过这么热烈的场面。没有政要出席,没有张灯结彩,也没有乐队,更没有斜披缎带的小姐穿梭递茶,只有几篮鲜花给主席台添了几分喜庆的色彩——一切都保留着当年知青的纯朴本色。
这不是一个政治团体,也不是一个商业机构。他们无须邀请显贵,无须大事张扬。他们只是自己集结起来,为自己成个家,一个在异国他乡互爱互助、互诉衷肠的家。
会议进行中间,我到后台找水喝,见到一个身高一米八以上的中年壮汉在那里抹眼泪,于是和他攀谈起来。他叫孙晋福,徐州人,是看了报纸广告以后赶来的。他说,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本以为感情已经麻木了,谁知走进会场,一看见“澳洲知青联谊会成立大会”横幅,一看见这么多与自己经历相似的人,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流了擦干,擦干了又流。他曾经参加过几个团体的活动,都找不到感觉,今天,他突然感到,这是他的家,他可以放下戒心,放下矜持,可以随便对哪个人诉说自己的苦乐,可以毫无顾忌地流泪。
○无人理解的群体
他们是一个特殊群落。
当他们还是羽翼未丰的雏燕的时候,就远离父母,过早地接受了暴风雨的洗礼。30岁上下年纪时,又抛妻别子,来到澳大利亚“洋插队”。他们一无资金,二无对口的专门知识,两手空空,举目无亲,要在异国土地上,在无情竞争的社会怒涛里寻找安身之地,谈何容易!经过十多年的苦苦挣扎,有些人小有成就,有些却还没有来得及游上岸就命归黄泉。
现在,他们已经40多岁,或50出头,生存的压力轻了,精神的渴求却强了。那一缕乡愁一旦从心底升起,就难以抑制。人到中年,怀旧的情感也像窖藏的酒,发散着越来越浓烈诱人的醇香。但是,由于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区别,白人不能理解他们。由于经济实力的差异,来自港台澳和东南亚的华人不理解他们。由于代沟,年轻的一代,包括自己的子女不理解他们。他们患上了精神饥渴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许昭辉先生振臂一呼,从悉尼林立的高楼里,从车流汹涌、密如蛛网的大街上,一下子聚拢来百多人。第二大城市墨尔本派来了代表,昆士兰州的黄金海岸发来了贺电……在澳大利亚的知青沸腾了。
○都有一颗中国心
许昭辉先生是上海人,在贵州农村插队13年。在极左的年代里,他是一个“坏孩子”。家里省下来的粮票寄给他,他舍不得用,卖了;山上的山货,他采一些,悄悄拿到城里去卖,受到了批判,小小年纪游街示众。国门打开后,他把一双儿女留在上海,毅然来到澳大利亚,整整15年未曾回家看看。
但他自己也不曾料到的是,年齿日长,乡愁日浓。他终于又回到了祖国,跋山涉水来到贵州,为自己插队的地方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去年举办悉尼奥运会,他出任澳中奥运促进会副主席,为了祖国的体育健儿,为了祖国的荣誉,不但出钱,而且出力,连自己的饭店也顾不上了。这次他挑头组织知青联谊会,备受知青拥戴。 
副会长章美陵是位窈窕淑女,言谈婉约。她1966年初中毕业插队江西井冈山,10年后回上海,抱着孩子复习功课,用了一年多时间就考上了大学。来澳大利亚以后,边打工边学习,7年里没歇过一天。她的英语只有初中水平,仅限于“毛主席万岁”、“我为革命努力学习英语”。而今,在这个群落里,她已成为佼佼者。她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木器家具厂,在寸土寸金的悉尼拥有3000平米的厂房。 
秘书长倪海清先生介绍说,当知青是肢体的痛苦,在澳大利亚则主要是精神的压力。竞争社会,无退步余地。可一旦生存压力解除,精神的渴求立即接踵而至。他说,我们这些人,既有知青情结,又有祖国情结,心灵上还刻着深深的传统烙印,但举目四望,没有一个可以谈天的人,老了,子女按澳大利亚习惯,把你往养老院一送,与洋老头洋老太为伍,晚景凄凉。他告诉我,他们准备筹钱,搞个基金,请他们中间的人才来经营,使它升值,还设想盖个知青会馆,有条件再盖个知青养老院,让这些有着相同经历,相同情愫的人有一个家。【注:】【注:】【注:】【注:】【注:】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