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九年坎坷路 人类一小步 波恩气候协议只是良好开端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7-26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九年坎坷路 人类一小步 波恩气候协议只是良好开端 【英国《卫报》7月24日报道】题:经过9年谈判,最后终于达成协议,但这只是人类迈出的一小步 100多年前'...

九年坎坷路 人类一小步 波恩气候协议只是良好开端


【英国《卫报》7月24日报道】题:经过9年谈判,最后终于达成协议,但这只是人类迈出的一小步
100多年前,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伦尼乌斯率先警告说,人类的工业生产将把地球变成一座大温室;30年前,科学家提出,从政者应该对此采取行动;9年前,为对付日益加深的全球变暖威胁,人类制定了第一个办法,但缺乏足够力度。
科学家说,要改变目前的状况,昨天达成的协议还远远不够,但它是一个开始。
由于人类的原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惊人的速度达到也许在2000万年中从未出现的水平,这可能使气温到2100年前最多升高5.8℃,并对生命造成破坏性影响。
波恩协议的目的非常明确:让发达国家减少从工业、交通和农业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包括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在内的其他温室气体。
问题在于,各工业化国家对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存在重大分歧。
更糟的是,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提供现金援助,对气候已经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并为新式“清洁”技术提供经费支持。而沙特阿拉伯等产油国家又担心国际行动可能影响本国收入。
谈判历经磨难
通往波恩的漫漫征途起始于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全球首脑会议,那是世界各国就气候变化协议进行的初次谈判。
几年之内,情况就变得日益明显:这项协议(工业化国家同意在2000年以前自愿把温室气体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的水平)并未产生实效。当时需要的是一项国际性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协议。
1997年,这样一个协议在日本城市京都达成,协议也因此而命名为《京都议定书》。当时,这被赞誉为一项胜利。然而,麻烦出在细节上。
各国将根据其温室气体排放与规定标准的差距来获得减排指标:随着这种想法的逐渐定型,企业家和商业利益集团纷纷插手。污染达标者和污染超标者能否“销售”和“购买”二氧化碳减排指标?污染严重的国家能否把本国的森林(能够以树木和其他形式的植物把碳储存下来)称作“碳吸收器”而换取减排指标?
多年未果的谈判、再加上成千上万为向各国代表施加影响而在各大洲之间往来穿梭的说客:这一切最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通宵达旦的波恩谈判。
奔波在世界各地的公务员(有时甚至部长们)已精疲力尽,但却于事无补:谈判总是废话连篇,直到去年11月,在海牙,会谈终于崩溃。有人愤而退席,会场甚至出现了全无外交风度的对骂。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认为他已经促成了和美国人的协议。而以法国环境部长多米尼克·瓦内为首的欧盟环保主义者则愤怒地表示拒绝,普雷斯科特一气之下退席而去。
几个月后,新当选的乔治·布什总统拒绝承认《京都议定书》:这似乎宣告了这项协议的彻底失败。
协议乃妥协产物
来到波恩的186个国家对达成协议都持悲观态度,但达成协议的机会似乎却激励政界人士付出额外的努力。比利时能源大臣奥利维耶·德勒兹说:“我们不能再一次无功而返了。那样,我们会让自己显得很可笑。”
在波恩,关于减排指标的棘手细节最终敲定。最后、最危险的一点是协议的法律约束力。日本担心如果自己不能达到减排标准会丧失主权并受到严厉惩罚。在最后时刻,代表们决定取消经济惩罚。这是一种妥协,但妥协达成的决议还有待落实。
这186个国家签署的协议内容包括:
●186国就《京都议定书》达成一致,38个工业化国家许诺实现减少本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具有约束力的目标。
●欧盟将立即着手把这一协议变为各成员国的法律,强制各国到2010年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8%。英国的法律目标将是把排放量减少12.5%,为较穷的欧盟国家留有发展余地。
●这项协议估计最快将在2002年实施:即只要55个国家把它定为国家的法律、排放量占工业化国家55%的国家认可这项协议后,这项协议就立即实施。
●工业化国家每年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5亿美元,帮助它们适应气候变化,发展新的清洁技术。
●工业化国家将得以通过培植森林、维护现有森林、改变耕作模式等方法要求获得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指标。
●世界将出现碳的国际贸易。那些通过在其他国家发展清洁技术而节省下碳的公司将得以获得减排指标并出售这些指标。
●各国必须提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并且不断更新进展情况,以便在未能达到目标的时候尽早做出提醒。
●那些不能在2012年前达到第一套目标的国家必须把未完成的任务加入第二阶段,并承担再加30%减排量的惩罚。这些国家还将排除在碳贸易之外,并被迫在国内采取纠正措施。
美国孤家寡人立场不改
【法新社华盛顿7月24日电】专家今天说,使联合国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京都议定书》免于灭顶之灾的一项突破性协议进一步孤立了美国,但还不足以迫使华盛顿放弃其反对立场。
经过长达25小时的艰苦谈判,大约180个签约国昨天达成政治妥协,意在消除就如何执行这一条约所存在的分歧,为签约国批准这一条约奠定了基础。
这项协议意味着美国企业界可能被排除在具有巨额潜在价值的贸易之外,除非华盛顿批准这一条约。如果签约,美国与另外37个工业化国家必须在2012年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1990年5.2%的水平以下。
可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皮尤研究中心主任艾琳·克劳森说,这项在波恩达成的妥协可能不足以说服华盛顿。“国际压力对美国政府可能不起作用,但公众和国会的反应会起作用。”
“美国政府内部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分歧。内阁成员和白宫官员对于美国究竟应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观点不一。”
国务卿科林·鲍威尔今天在访问日本期间说:“我们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全球变暖是一个挑战,美国并不回避这个挑战。”他说,尽管有了波恩协议,美国仍将继续与日本和其它国家共同努力,解决有效对付全球变暖的问题。
波恩协议并不确保《京都议定书》能最终生效,但它加大了对布什政府的压力,迫使它尽快找出可行的变通办法。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