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从戴明奖到波特奖——日学界催生企业独创性战略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7-20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从戴明奖到波特奖——日学界催生企业独创性战略 【台湾《工商时报》7月15日文章】题:从戴明奖到波特奖———企业竞争力主轴转向独创性 长久以来日本流'...

从戴明奖到波特奖——日学界催生企业独创性战略


【台湾《工商时报》7月15日文章】题:从戴明奖到波特奖———企业竞争力主轴转向独创性
长久以来日本流传着一句话:“要创造新日本就设立新奖项。”50年前的“戴明奖”造就了质量王国———日本;50年后的“波特奖”则希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新日本。
过去,全球消费者选购日本产品的考虑多是基于质量。促使日本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最大功臣,是享有盛名的一代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
1950年,戴明向日本企业提倡“统计质量管理”观念。在当时,日本产品在国际上被归类为“便宜无好货”之列。1951年起,日本成立代表质量最高荣誉的“戴明奖”,奖励企业运用统计质量管理改善质量。
日本戴明奖对日本产品的质量提升贡献很大,70年代更使其茁壮发展为经济强国,尔后不少国家和地区均仿效戴明奖,力推全面质量管理(TQC)活动。日本产品能从“便宜”转型为“精良”的形象,全拜戴明奖之赐。
在戴明奖成立50年后的今天,日本经济遭逢战后高速增长以来最严酷的考验,于是,借由设立奖项来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想法,再度在日本学界的催生下诞生。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波特奖”,在今年7月问世。日本国立一桥大学国际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竹内弘高,对波特奖寄予高度期望,并将之形容为历史重现。
在质量具备基本竞争力之后,企业如何才能在全球高度竞争的环境下脱颖而出,是波特奖的主要精神。相对于戴明奖在质量意识上的实践与推广,波特奖重在提升企业的“战略”意识,亦即“策略”创新。该奖的命名,取自国际竞争力学说教授迈克尔·波特。波特奖的重点,在于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主轴转向“独创性”。
波特奖将选出能够提出独创性策略、实践后并能持续达到获利绩优的企业。选考基准是以业界的平均获利作为比较基础,并且要能提供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不同独创性和策略革新。选考单位可以是单一企业或是企业集团。
负责该奖营运作业的竹内弘高指出,日本企业长年在成本与质量上获得相当大的优势,不过,运作效率化称不上是“策略”,所谓的策略应该是“做跟别家企业差异化的事”、“做与众不同的选择”。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